國劇市場半年總結

娛樂頭條 3820℃

2024年下半年的伊始,《長相思第二季》開播,暑期檔激戰正酣。而對於劇集市場而言,也該來一場半年總結了。《繁花》開局,《玫瑰的故事》收尾,劇集市場展現出哪些新的變化?

爆款不斷,市場洗牌

2024年上半年始於《繁花》,終於《玫瑰的故事》,數得上名字的“爆款”多達近10部。先是王家衛十年磨一劍的《繁花》開場即“炸”,開了個好頭,隨後的《煙火人家》《南來北往》《與鳳行》《追風者》《慶余年2》《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玫瑰的故事》《墨雨雲間》等劇題材包羅萬象,有愛情、古裝、玄幻、武俠、懸疑、家庭、諜戰等題材,在不同圈層引發討論,國劇市場“高光時刻”頻現,在數量和質量上都迎來雙豐收。

國劇市場半年總結 - 陸劇吧

據豆瓣,2024年上半年豆瓣打分8分以上的作品有:8.9的《我的阿勒泰》,8.7的《繁花》,8.3的《天行健》,8.0的《大江大河之歲月如歌》,而人氣作品《慶余年2》《與鳳行》《追風者》《歡樂家長群》《微暗之火》《煙火人家》《春色寄情人》《要久久愛》《南來北往》《新生》等也都在7分以上。在這些上半年的“優等生”中,德塔文數據顯示,景氣指數排名前十的分別是《慶余年2》《繁花》《玫瑰的故事》《與鳳行》《追風者》《我的阿勒泰》《墨雨雲間》《新生》《南來北往》《承歡記》。

據云合數據,2024h1(h1指上半年)全網劇集有效播放第一名為37.9億的《慶余年2》,雖然相較於去年一位《狂飆》的102.1億有較大差距,但在正片有效播放量上,2024年上半年排在第5名的劇集已經超過去年的第3名。同時,燈塔專業版發布的《2024h1劇集市場洞察報告》顯示,2024h1有效播放劇集149部,較去年同期減少12部,累計正片播放量卻反增35.1%,部均播放量提高0.97億。這些數據都證明,2024年上半年的劇集品質上比去年有所提升。

國劇市場半年總結 - 陸劇吧

市場表現不俗,黑馬頻出,最直接的反饋就是廣告投放。開年“劇王”《繁花》拿下40家品牌;《與鳳行》開播“迎鳳禮”奪人眼球;《墨雨雲間》爆紅後番外引來植入;《慶余年2》創造平台招商天花板,把“綜藝體系”的招商運用到了劇集營銷里;《狐妖小紅娘月紅篇》官微感謝的客戶多達50多個;就連只有8集的《我的阿勒泰》也吸引到6個品牌23個廣告……熱門劇集為平台創造效益的同時,也積極賦能文旅,《繁花》中的黃河路、和平飯店等標誌性建築變身網紅打卡地,《南來北往》帶火了濰坊,最誇張的是,《我的阿勒泰》開播20天後,阿勒泰全地區接待遊客數量同比增長42.05%,北疆文旅熱一直持續到了暑假。

熱劇的背後,劇集公司進行新一輪洗牌。接連推出《與鳳行》《慶余年2》《玫瑰的故事》的新麗傳媒無疑是最大贏家,手握三部騰訊視頻站內熱度破3萬的爆款劇穩固頭部地位。而傳統的“六大影視公司”有人歡喜有人憂,華策憑藉《承歡記》算是平穩過渡,耀客、慈文、完美世界的新作品皆反響平平。被稱為“國劇良心”的正午陽光,《歡樂頌5》《大江大河歲月如歌》兩部續集作品未能延續高口碑。古裝領域新秀恆星引力,重金打造的《狐妖小紅娘月紅篇》沒能復刻《蒼蘭訣》的成功。而一直專註電影的儒意影業轉戰劇集市場後收穫頗豐,聯合出品的《追風者》《微暗之火》《我的阿勒泰》三部劇均收穫較高好評。

國劇市場半年總結 - 陸劇吧

長劇“短劇化”

今年上半年,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出圈作品當數《我的阿勒泰》。這部根據李娟散文作品改編的短劇開創了散文影視化的先河,獲得了豆瓣8.9的高分,也是今年上半年評分最高的國產劇。

該劇由馬伊琍、周依然、於適、蔣奇明主演,導演滕叢叢是電影圈新秀,通過質樸療愈的影像、輕喜劇的敘事風格獲得了觀眾喜愛。改編後儘可能地保留了原著的散文韻味和美學風格,以獨樹一幟的美學風格為觀眾再現北疆風土人情,成為影視+文旅的又一標杆之作。

另外,作為一部體量只有8集的迷你劇,《我的阿勒泰》只用了4天就完成播放,讓反對注水、呼喚精品的觀眾為之興奮,也為國產迷你劇這一新形態作出有益探索。

國劇市場半年總結 - 陸劇吧

此外,同樣是由電影導演執導的《‌新生》也為國產短劇,播出期間在國內外獲得了較高熱度。該劇導演申奧,去年熱門電影《孤注一擲》便是出自他手。該劇僅有10集,‌採用“暴雪山莊式”的傳統戲劇模式展開,通過沉浸式的戲劇模式,用大尺度的劇情揭露人性,上演了一出真實且帶有社會議題的貪婪與慾望的故事。《新生》不僅在國內取得了高熱度,‌更成功“出海”,‌在奈飛上超越了韓劇《‌眼淚女王》‌。‌其會員收入和廣告收入可觀,‌實現商業模型的良性運轉。‌

短劇、迷你劇日臻成熟,長劇“短劇化”漸成趨勢。去年短劇“狂飆”引起全民議論後,以“爽”見長的短劇思路今年在長劇市場激起浪花。《墨雨雲間》出現之前,2024年的多部熱播劇如《繁花》《我的阿勒泰》都是憑着慢工出細活出圈,與之相應的是,前些年霸屏的“爽劇”卻漸漸失去市場。而伴隨《墨雨雲間》開播,曾一手開闢國劇“爽劇”賽道的於正和吳謹言,迅速打破局面,讓“爽劇”類型劇來到了2.0時代。

國劇市場半年總結 - 陸劇吧

《墨雨雲間》導演多達三人,侶皓吉吉曾一手打造《太子妃升職記》,白雲默是香港導演李惠民的徒弟,而另一位導演馬詩歌則是短劇導演出身。馬詩歌在採訪中曾坦承,執導《墨雨雲間》時用了不少短劇思維製作。“短劇一般沒有明星卡司,製作成本也相對低廉,那靠什麼吸引觀眾?只有劇情。劇情是短劇唯一的武器。”他表示,姜若瑤下藥陷害薛芳菲這一場戲,為了提高敘事效率,改成了閉門推演,就是為了加快敘事節奏,完成戲劇任務。

而前段時間引發刷屏的《玫瑰的故事》也在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向短劇借力的痕迹。今年的上海電視節頒獎典禮上,廣告人出身的辛爽憑藉12集網劇《漫長的季節》斬獲“白玉蘭最佳導演獎”,評判劇集質量不再以長短論高低,未來的劇集市場,長、短之間也不再是涇渭分明。

流量+ip都不足信

從上半年的戰績來看,無論是改編自傳統文學作品的《繁花》《我的阿勒泰》《玫瑰的故事》,還是網文作品改編的《狐妖小紅娘月紅篇》《慶余年》《與鳳行》,儘管流量、ip一再被唱衰,主流市場延續的依然是“大ip+流量”的黃金公式。有所不同的是,公式早不再萬能,能否成就爆款,關鍵在於是否匹配現在觀眾的審美喜好。

楊冪、龔俊領銜的《狐妖小紅娘月紅篇》主演陣容豪華,原著粉數量眾多,從籌拍起就被全方位關注,但市佔率最高僅為10.3%;《慶余年第二季》早早就預定年度“劇王”,在第一季結束後到第二季播出的四年里,反覆被提起,但第二季開播後,一方面是話題和熱度持續刷屏,另一方面口碑相比第一季卻稍有滑落,只有7.1分;同樣備受矚目的《與鳳行》市場表現也沒有達到預期的高度,前期熱度超高,爭議中後勁不足。

提質減量、降本增效已是行業共識,精品內容頻現,行業只會越來越“卷”。當大牌電影導演頻頻“下凡”,電影感、高級感成了電視劇“標配”,觀眾審美提升,口味變得挑剔,真正意義上的“全民爆款”變得可遇不可求。而在一眾大製作中,中等體量的作品反而有了突圍的可能,上半年就出現了多部黑馬作品,比如《獵冰》《微暗之火》《新生》等。

眼下《長相思2》《你比星光美麗》《孤戰迷城》正在展開下半年的較量,誰是下一個爆款尚未可知,可以確定的是,ip、流量都不足信,高出平均線的內容質量才能讓觀眾留下來。

記者:任曉斐 編輯:徐敏 校對:劉恬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