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丨“憨豆”拄拐走向豆田

娛樂頭條 1926℃

■ 海南日報記者 邱江華

車輛疾馳而過,車窗外,一片片綠油油的田洋映入眼帘。在三亞市天涯區妙林田洋附近,從實驗站到試驗田這近一公里的小路,今年68歲的農業農村部黃淮海大豆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孟臣走了數十年。

從最初的徒步下田洋,到如今拄着拐杖或乘車前往,雖然方式變了,他的目標卻依舊如初,“用好海南南繁資源,為中國選育出優質大豆品種”。從河北到海南,從青春到華髮,張孟臣始終圍着大豆轉。親近的人曾評價他是“憨豆”:“人憨憨的,就這麼執着地和大豆打了一輩子交道!”

海南周刊丨“憨豆”拄拐走向豆田 - 陸劇吧

海口市美蘭區三江鎮的一處農田,種植戶給豆苗澆水。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1982年開啟南繁之路

出生於河北衡水湖畔的農村,張孟臣對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告訴記者,以前家中壯勞力少,日子過得很緊巴。“還記得,奶奶牙不好,過年就想吃頓豆腐,家裡卻沒有黃豆,無法滿足她的心愿。”這讓張孟臣心裡很不是滋味。

中國人喜歡吃豆類食品。黃豆即大豆,古代叫菽,起源於中國,至今已有數千年種植史,在農業領域地位重要。然而過去幾十年里,國產大豆不能完全滿足國內需求,需從國外大量進口。

“歸根結底,是我們種子被‘卡脖子’,在產量和品質上與歐美國家差距不小。”張孟臣說,我國大豆畝產量只有國外的三分之二左右。

讀大學後,張孟臣立志選育出中國的優質高產品種大豆。在河北大豆一年只能種植一茬,為開展數代試驗選育,縮短育種年限,到海南進行南繁加代勢在必行。1982年,26歲的張孟臣大學畢業後第一次來到海南。

種地、除草、施肥;收穫、脫粒、晾曬。在外人看來,相較於研究人員,張孟臣更像是穿白大褂的農民——從種到收,幾乎每天都待在地里。

40多年來,張孟臣像候鳥一樣,每年“跟着大豆走”,冬春時節來海南赴育種之約,次年夏季再把成熟的種子帶回河北開展研究。張孟臣的愛人對他說:“你對大豆比對我和孩子還親!”

早些年,南繁條件艱苦,張孟臣深有體會。“我們幾個年輕人從地里忙回來,還要自己做一日三餐。”他回憶說,海南多雨,要多備乾柴,不然陰雨天就要斷炊。放晴的日子,戶外紫外線很強,他們經常頂着太陽忙碌,一個個曬得黝黑。

遠離家鄉,張孟臣與親人聚少離多,好在家人都能理解、支持,讓他能全力投入育種。

“以前沒有電話,全憑一紙書信聯繫。”張孟臣回憶,有一年,過年又回不去,他心懷愧疚。沒想到父親主動來信說,不用惦記家裡,在海南早點把“爭氣豆”弄出來!這讓張孟臣十分感動。

選育一批優質大豆品種

做農業的人都知道,選育一個品種有多麼不易。這就如同大海撈針,有着太多不確定性,往往要付出萬倍努力,而成功的可能只有萬分之一,甚至一無所獲。

大豆有個“怪脾氣”:再好的種子,換個地方,產量就容易變少;產量上去了,蛋白質和油分含量又容易降低。要培育出高產優質且適應性好的大豆種子,磨的是大豆的“脾氣”,耗的是研究者的心血。

國產大豆不能完全滿足國內需求,且耕地資源有限,不能無限擴種大豆。因此,通過科技創新培育高產穩產的優質大豆品種,成了張孟臣及其團隊奮鬥的目標。

20世紀90年代,張孟臣培育出以“冀豆7號”為代表的早熟高產夏大豆品種,改寫了一年兩熟制夏大豆低產的歷史,大幅提高夏大豆產量,他因此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

21世紀初,張孟臣育成高產、廣適應的“冀豆12號”,這是全國首個跨春、夏生態區審定推廣的高蛋白大豆品種,為後來培育高產優質大豆奠定了基礎。據農業農村部統計,“十二五”以來,“冀豆12號”一直是全國推廣面積最大的高蛋白大豆品種。

他還培育出高油大豆“冀黃13號”,其含油量超過進口大豆,成為我國與國外高油大豆抗衡的優勢品種;他參與完成的“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利用”項目,再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攻克高產品種、高蛋白品種兩道難關,張孟臣在大豆研究領域一次次取得突破。這些年來,他累計育成大豆品種20多個,相關品種推廣面積達1億多畝;獲得20多項科技成果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雖然獲得了很多榮譽,但張孟臣說,作為“農民的兒子”,他把農民的評價看得最重。一次,一位老農人稱讚他說:“張老師,你的無腥味大豆,生吃就像花生!”張孟臣聽了十分高興。

海南周刊丨“憨豆”拄拐走向豆田 - 陸劇吧

張孟臣在田間查看大豆長勢。受訪者供圖

拄着拐杖去搶收大豆

40餘年間,張孟臣不僅帶領團隊創造了我國大豆育種的一個個紀錄,也解決了不少世界大豆育種難題,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張孟臣回答:“成果多少取決於你離農田的遠近。”在海南,他白天下田看大豆實驗材料生長情況,晚上回到住處加班加點分析總結。

2010年,張孟臣被檢查出雙側股骨頭壞死,如果走路太多腿就會疼。即便身體不便,他仍然堅持拄着拐杖下田。“我用拐杖還能撥拉豆莢,看它的生長情況呢。”他向擔心他身體的同事打趣道。

有一年南繁季,張孟臣選育的大豆正值採收期,一天三亞突然出現風雨天氣,當時育種基地只剩他一人。“一場大風大雨,可能會讓辛苦培育的大豆毀於一旦!”張孟臣的心緊張了起來。

為了搶收,64歲的他拿起鐮刀,拄着拐杖走向大豆田。下田後,他嫌拐杖礙事,索性把拐杖扔在一旁,“再痛也要忍住”。

“張老師,我們來幫你收吧。”風雨中,兩個從福建來三亞做科研的學生被張孟臣打動了,冒着雨幫他採收大豆。時令不等人,越來越多的大豆進入成熟期,他和兩個學生實在收不過來,周邊的人見了也下田幫忙。

入夜,張孟臣躺在床上,腰腿疼得睡不着覺,但天一亮,看到待收割的大豆,他又顧不得別的了。正月的海南,白天氣溫很高。一天,張孟臣在大豆田裡蹲久了,眼前一黑暈倒在地。過了一會兒,他慢慢蘇醒,自己爬了起來。

60多歲了,還往地里跑,忙起來飯都顧不上吃,正因為工作中的這股子投入勁,張孟臣得了個“憨豆”的稱呼。在他看來,搞農業的人,只有貼近土地這個“第一現場”,才能精準掌握數據和信息,把工作做好。

如今,張孟臣仍奮鬥在南繁一線。每次來海南,一進實驗站,他都會立即換上長袖衣服,戴上草帽,拄着拐杖,迫不及待地去豆田裡轉一圈,摸摸田裡的豆莢,像見到了久未謀面的老朋友。

(來源:海南日報)

標籤: 娛樂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