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經濟”正成為新加坡經濟和國際聲譽的新增長動力。
3月2日至9日,美國歌手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在新加坡國家體育場一共舉行了6場演唱會。超過30萬張門票在放售時迅速售罄,演唱會現場也座無虛席。
馬來亞銀行(maybank)宏觀研究主管艾麗卡·鄭(erica tay,音譯)估算,斯威夫特的演唱會預計將為新加坡帶來約3.5億至5億新元(約合18.9億元至27億元人民幣)的旅遊收入。
而承辦大型演唱會對新加坡來說不只是一筆經濟賬。
“新加坡政府一直想打破新加坡給人的刻板形象,打造一個蓬勃發展的遊樂城(fun city)的形象。”長居新加坡的黃女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國際上對新加坡的印象是整齊、刻板的‘花園城市’,所以這些演唱會、音樂劇紛紛引進到新加坡,新加坡政府也通過旅遊局大大支持,不管在資金方面,還是設施、場館等。”
▲新加坡(來源:新華社圖)
演唱會經濟學
滙豐銀行的東盟經濟學家劉雲(yun liu,音譯)在近期一份報告中稱,新加坡的會展業中商務旅行一直佔大頭。大型全球音樂活動的增加對新加坡旅遊相關的服務業來說是一大利好,這類服務業收入佔到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
除了門票收入外,牛津經濟研究院在一份分析報告中稱,現場音樂活動的經濟影響十分寬廣。例如,演唱會的營銷成本、法律服務和專業服務都需要大量付費,外來觀眾還會給當地餐館、酒店、酒吧、零售商和小企業帶來收入。
以斯威夫特演唱會為例, 旅遊網站trip.com稱,與3月15日至23日相比,斯威夫特演唱會期間(3月1日至9日)新加坡入境航班增加了186%,住宿預訂增加了約460%,景點和旅遊預訂猛增了2373%。酒店分析公司史密斯旅遊研究公司(str)稱,3月新加坡酒店的入住率有望達到今年前八個月中的最高水平。
穆迪分析公司經濟學家林師順(heron lim)分析,鑒於新加坡在東南亞的獨特性和有限的客房,即使考慮到3月是休閑旅遊的淡季,也預計斯威夫特演唱會當周的每間可銷售房收入(revpar)將比2023年3月的平均值增長50%以上。
新加坡最大的商業銀行星展銀行(dbs bank)經濟學家蔡漢騰(han teng chua,音譯)認為,得益於外國遊客消費的增加,新加坡的酒店、餐飲和零售業收益將增加,在第一季度推動gdp提升0.2個百分點(約增加3億-4億新元)。
艾麗卡·鄭表示,隨着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坐飛機去參加音樂會或體育賽事,娛樂活動驅動的旅行正在重塑疫情後的旅遊業。
家住上海的鄧女士今年1月飛往新加坡觀看了了一場演唱會。她對第一財經記者算了一筆賬:“往返機票是2000元人民幣,住宿是1500元,演唱會門票是1500元,這是第二或第三檔的票價。在新加坡看五月天的演唱會,搶票難度總體上低於國內,還可以順便再玩玩別的。再加上距離合適,去個兩三天也不算太折騰。”
小型經濟體更容易賺錢?
亞太地區內,除新加坡外,斯威夫特的全球巡演還在日本和澳大利亞舉行。
根據日本經濟影響研究實驗室(eirl)的報告,斯威夫特在日本東京為期四天的演出對當地產生的經濟影響將達約341億日元(約合16.7億元人民幣),其中門票收入為54億日元。但相比之下,澳大利亞則感到“虧了”。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首席經濟學家雷恩(brendan rynne)稱,斯威夫特在澳大利亞巡演對該國經濟的凈促進作用僅有1000萬美元,但卻從該國帶走了1億美元的利潤。這是因為在澳大利亞站巡演中,約98%的購票者是當地人。
雷恩分析稱,與這些本地觀眾相關的任何消費,都是從他們可能會花在其他地方的消費(或儲蓄)中轉移過來的,並不是創造了新的經濟價值。“真正的經濟增長來自國際遊客,他們的消費將作為旅遊出口計入國民經濟核算。”雷恩說,疫情前數據顯示,來澳大利亞的國際遊客平均停留11天,花費約6000澳元。
野村證券亞洲經濟學家杜思穎(toh si ying,音譯)稱,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型經濟體可能會從斯威夫特的巡演中獲得最大的提振。
這一紅利的誘惑也在東盟國家內部造成了一些爭議。泰國總理賽塔近日透露,演唱會主辦方aeg向其表示,新加坡政府向斯威夫特的每場演出提供了200萬至300萬美元的補貼,作為交換,東南亞站的演出只能在新加坡舉行。
據報道,新加坡當地官員則透露,新加坡政府還在協議中提出要求,如果有足夠的票務需求,巡演的場次可以相應增加。最終,演出從原本的三場增至六場。
艾麗卡·鄭補充說,舉辦此類演唱會好處不止於直接收入,因為國際巨星還會起到為主辦國提升聲譽的作用。新加坡可以藉以宣傳其交通便利性,以及其亞洲一流的活動承辦能力。其他國際巨星也更有可能將其巡迴演唱會帶到新加坡。
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