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失利後,黨主席朱立倫展開大規模黨務組織改造,6日正式裁併黨中央及各縣市“黃復興黨部”,引發島內關注。
據台灣《中國時報》6日報道,根據國民黨中央擬定的方案,將成立退伍軍人服務工作委員會,簡稱“黃復興工作委員會”,名稱保留、重要幹部也留用。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李彥秀稱,政黨在選舉過後都會根據時代變化調整組織,國民黨這波再造盼能讓黨“輕量化”“扁平化”“內造化”,加入新戰力,更快速反映民意。李彥秀表示,這次人事調整目前沒有裁撤任何一名黨工,未來“黃復興”幹部加入地方黨部後,大家的工作只會更重大。
除了裁併“黃復興黨部”外,朱立倫還提出重新調整青年組織,把組發會青年部、青年部轄下的各縣市青工會及全台青工總會等統合為“青年數字部”,除了從事青年服務工作外,重要的是為2026年基層地方選舉全面儲備人才,首要目標是培訓年輕人參加2026年的里長選舉。國民黨組織改革的第三個重點是智庫,未來“立法院”8個委員會的“立委”,將加入智庫內政、防務及“外交”等8個組,進一步實質整合智庫與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為了加強統治,國民黨在兩蔣時期成立不少“特種黨部”,像“王師凱黨部”在“戒嚴”時期代表國民黨軍方人員,寓意為“王師凱旋”,其他深入軍方的黨部還有“賀定成黨部”“岳忠義黨部”等。“黃復興黨部”的正式名稱為“國軍退除役人員黨部”,又稱“榮民黨部”,“黃復興”為其代號,寓意是“炎黃子孫,復興中華”。該黨部於1956年7月在蔣經國的主導下成立,成員主要是退役除役官兵及其眷屬,以及“退輔會”所屬事業機構成員;各縣市多以“黃國x黨部”或“黃榮X黨部”命名,黨部則全設在國民黨中央及各縣市黨部內。國民黨在2000年大選中首度失去執政地位,選後進行黨務改造,裁撤八大“特種黨部”,只留下“黃復興”。近十幾年,“黃復興黨部”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許歷農,黨部的政治主張包括“中國國民黨絕對不能改為‘台灣國民黨’”“‘台灣獨立’絕對不能成為中國國民黨主張的選項”以及“儘快恢復‘中正紀念堂’與‘大中至正’匾額和軍中蔣介石銅像”等。
2020年國民黨敗選後,吳敦義辭去黨主席一職,國民黨主席職務改選時,“黃復興黨部”黨員約8.3萬人,占國民黨黨員的24%。該黨部向來有較高的動員率,在國民黨內有着很大影響力。2021年9月香港《亞洲周刊》稱,國民黨主席選舉是一種封閉式選舉,只有黨員可以投票,而“黃復興黨部”投票率一向最高,被視為國民黨“鐵票部隊”,一般認為如果能取得“黃復興黨部”的支持,等於穩住半壁江山。
《亞洲周刊》提及,由於當年“換柱”心結,“黃復興黨部”很多深藍與軍系成員對朱立倫一直不諒解。台灣聯合新聞網5日稱,“黃復興”黨員名冊只有黨部能掌握與聯繫,將其裁併一事過去在國民黨內部一直有人討論,但從未真正動手。有國民黨黨內人士5日表示,此舉不是裁撤而是合併,也沒有所謂的裁員,“黃復興”的人員將全部在地方黨部工作。至於為何進行整合,該人士稱,“黃復興黨部”現在已經不純粹只是退伍軍人加入,任何人都可以進入,有點失去以前的意義,也造成明明都是國民黨卻還有兩套系統的結果,加上地方黨部與“黃復興黨部”常互相抵觸,因此進行整合,讓優勢互補、發揮最大戰力。
裁併“黃復興黨部”在島內引發不小的關注。一些“立委”表態支持,認為“國民黨不該再被過於強烈的意識形態綁架”,預計會有強烈反彈,就看朱立倫能否將反彈降到最低。“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6日肯定“黃復興”對國民黨的貢獻,但國民黨必須走向“扁平化”和“內造化”。但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對,身為“黃復興黨部”成員的台北市議員應曉薇6日喊話“黃復興永不凋零”,即使整合至地方黨部,“也永遠不會走入歷史”。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6日稱,這是一個路線的抉擇,不只是一個單位的裁撤與否,“黃復興的存在象徵著國民黨的中國魂、民族魂依舊存在,黃復興的裁撤意味着什麼,當然就清楚了”。“黃復興黨部”副主委羅睿達表示,佩服朱立倫對黨務改造的決心與勇氣,但時機和方向不對,“適逢黃埔創校百年,更凸顯這是讓人失望與痛心的決定”。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6日呼籲,不要讓黨員灰心喪志甚至懷恨而去,要審慎處理。台北市市長蔣萬安說,相信黨中央會做好各項溝通與對話,也一定要傾聽基層黨員的聲音。
台灣《聯合報》6日稱,“黃復興”黨員票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朱立倫競選黨主席時,特地回桃園升旗,自稱是軍人子弟。韓國瑜在競選黨主席時也曾喊出“我才是真正的黃復興”口號,而黨部鐵票也是韓背後堅定支持的力量,去年大選時,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特地在“黃復興”67周年慶暨動員大會上公開向韓國瑜道歉爭取支持,被視為侯韓和解的第一步。文章稱,裁撤“黃復興黨部”的決定無異揮刀自宮,且裁撤的時間點正遇上今年黃埔百年,令人不勝唏噓。(陳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