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愛樂之城》:只是當時已惘然
電影《愛樂之城》是一部關於愛情與夢想的影片,講述了男女主角之間相識、相戀,一起追逐夢想後又因夢想產生分歧,遺憾分開的愛情故事。自2016年國際首映以來,收穫頗高的口碑與票房,狂攬數項國際電影獎項,形成了現象級的轟動效應。本片日前再次登陸內地院線復映,用輕歌曼舞和曲折愛情收穫觀眾的歡笑與淚水。
“迷影”的狂歡派對
“迷影”(Cinephilia)是一種文化現象,亦是一種精神。其不僅僅由所處時代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現實因素影響,也根植於電影這一“銀色之夢”的造夢機制,是一種蘇珊·桑塔格所說的“電影藝術所激發的某種特別之愛”,源自對電影的虔誠和熱愛所導致的“痴迷”。《愛樂之城》的導演兼編劇達米恩·查雷澤,無疑處於“迷影”的行列之中,他深諳電影史的類型流變與風格展演,最終呈現出一場屬於“迷影”的狂歡派對。
正如《愛樂之城》中“浴室會議”的台詞一樣,“你還有什麼時候能有機會在一間屋子裡看到所有好萊塢的套路呢?”,《愛樂之城》高濃度地對影史經典影片橋段進行致敬。不僅致敬了好萊塢黃金時代的諸多佳作,如《隨我婆娑》(1937)、《百老匯歌舞1940》(1940)、《卡薩布蘭卡》(1942)、《一個美國人在巴黎》(1951)、《雨中曲》(1952)、《無因的背叛》(1955)、《甜姐兒》(1957)等好萊塢經典影片,也追憶了《紅氣球》(1956)、《八部半》(1963)、《瑟堡的雨傘》(1965)、《柳媚花嬌》(1967)等歐洲電影。影片中,塞巴斯蒂安(瑞恩·高斯林飾)和米婭(艾瑪·斯通飾)的情侶形象也深深縈繞於觀眾腦海當中,成為繼《卡薩布蘭卡》中里克(英格麗·褒曼飾)和伊爾莎(亨弗萊·鮑嘉飾)之後的又一經典銀幕情侶形象。影片的“BE美學”(即Bad Ending,指代遺憾且不完美的結局)更是讓觀眾產生了“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惆悵之情,亦激發出對於《愛樂之城》更多的解讀空間,被“迷影”反覆回味。
蘇珊·桑塔格認為,“迷影”正是“被電影影像的真實在場所征服”。這個在場,不僅僅是具身化在場,同時也可以理解為對於現實場景的影像呈現。正如時下流行的City Walk一般,《愛樂之城》也可以看作一次關於洛杉磯的City Walk。米婭和塞巴斯蒂安的愛情故事發生在洛杉磯的無數角落,如米婭租住的長灘玫瑰塔、盡情舞蹈的格里菲斯天文台、一起壓馬路的科羅拉多街大橋、一起約會的華茲塔和大中央市場、一起談論夢想的燈塔咖啡館、觀看《無因的反叛》的里亞托劇院、唱出《City of Star》的荷摩沙海灘碼頭、二人共舞的凱西角、米婭工作咖啡店所在的華納兄弟影城,甚至是兩人告別的格里菲斯公園等場景,代表着洛杉磯的城市風光和人文景觀。塞巴斯蒂安和米婭從歡喜冤家到甜蜜戀人,再到漸行漸遠到分道揚鑣,最後久別重逢並相逢一笑,種種的美好與破碎、歡樂與心傷都圍繞着一座城市而展開,進而再次幻化於“迷影”的狂歡派對之中。
愛情與夢想,二者不可得兼?
《愛樂之城》的英文片名為“La La Land”,可以看作是一個美式俚語,意為脫離殘酷現實的、夢一般的極樂狀態,對應了影片中的夢幻之地——洛杉磯好萊塢。無論是男女主角對於夢想的無畏追求,還是美好愛情的夢幻呈現,都指向了電影本身的“造夢”機制,電影那一塊方寸銀幕成為了一個夢幻之地。
《愛樂之城》從人物設置到劇作結構都可以稱之為“老套”。男主人公塞巴斯蒂安是一名夢想擁有自己古典爵士俱樂部的落魄鋼琴師,女主人公米婭則懷揣演員夢想來到洛杉磯,放棄法律生涯成為一個咖啡館打工妹;歡喜冤家的銀幕情侶爛俗橋段,更是“俗不可耐”。可《愛樂之城》為什麼可以憑3000萬美元的投資換回近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並狂攬數十項獎項呢?
如果說愛情片或歌舞片是《愛樂之城》的類型表徵,那麼這部影片的主題始終落腳於夢想。縱觀影片不難發現,兩人的高光時刻總是圍繞着追求夢想。無論是塞巴斯蒂安在燈塔咖啡館談論古典爵士樂時的神采奕奕,還是米婭在試鏡時講述姑姑踏入冰冷塞納河的動人故事,抑或兩人共同彈唱《City of Stars》的含情脈脈,都是在敘述着各自的追夢之旅。他們的夢想看起來是遙不可及的“白日夢”,兩個人就像是反覆跌倒又爬起來的“傻子”,但正是相互理解讓彼此如此合拍。在致幻造夢的電影機器中,做個有“白日夢”的倔強“傻子”又有何不可呢?
可正是由於他們太了解彼此,以至於太知道如何傷害對方——刺破夢想的泡泡。迫於生計的壓力、追夢路上的屢次失敗,隨着天花板漏水的那一瞥成為壓倒夢想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成了兩人愛情裂隙滋生的開始。塞巴斯蒂安為了所謂愛情,選擇妥協於現實,最終兩人也在數次爭吵中遺憾地失去了愛情。
伴隨着專屬於二人的經典曲目《Mia&Sebastian's Theme》,片尾夢幻的走馬燈式展演彷彿暫時隔絕了遺憾,將二人的故事引向另一個維度。一曲終了,如夢方醒,只留下“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惆悵。爵士樂俱樂部的聚光燈照亮了追求夢想的塞巴斯蒂安,也重回了那短暫卻夢幻的美好歲月。那一綹垂下的劉海是為夢想狂熱的不羈與性感,也只會出現在塞巴斯蒂安和米婭兩人相遇與重逢的忘我演奏瞬間。兩人最後的相視一笑,相顧無言卻又充滿默契,終於領悟到原來愛情是互相成就的夢想。
《愛樂之城》與其說是一部愛情歌舞片,不如說是對於好萊塢黃金時代和電影史上偉大電影的追憶與凝縮,大量的電影橋段被複刻,代表着一段過往歲月的回憶和消逝。這是一種“此情可待成追憶”的懷舊,也是一場“只是當時已惘然”的舊夢重溫。誠然,《愛樂之城》有許多瑕疵,比如穿幫鏡頭、瑞恩·高斯林和艾瑪·斯通不太純熟的舞姿等,但或許再沒有哪一部電影能夠再次復刻這部電影的成就。借用電影《卡薩布蘭卡》的經典台詞“我們永遠擁有巴黎”,我們也永遠擁有那座“只為我們閃耀的繁星之城”。(作者:馬恩扉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