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電影一般都是120分鐘左右? 聽聽影評專家是怎麼解釋的!

電影快訊 1155℃

這其實是一個連帶關係的原因,大多數電影設在120分鐘左右(上下可適當浮動)對於電影本身、製作方、觀眾來說,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範圍。

對於電影本身

如今在市面上,受眾最廣的電影類型有三類,分別是漫改(即超級英雄)、科幻、動作。

為什麼電影一般都是120分鐘左右? 聽聽影評專家是怎麼解釋的! - 陸劇吧

這些電影有什麼共同點呢?就是特效、大場面才是重點,故事與劇情本身不是說不重要,而是相對來說要求不會有那麼高。

甚至對於一些商業電影來說,文戲只是連接武戲的過渡橋段。

在這種前提下,如果電影時長過長,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就是影片會不得不加長文戲,使得電影變得主次不分。

有童鞋就說了,那你不加文戲,加多點特效、場面、武戲不就行了嗎?

但這又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預算。

為什麼電影一般都是120分鐘左右? 聽聽影評專家是怎麼解釋的! - 陸劇吧

特效大片燒的都是真金白銀,很多時候就是一個鏡頭都要渲染很久,花很多的錢,所謂的“多加特效場面”說起來容易,但實際操作起來往往都是會受限於資金,畢竟不是所有商業電影都能有《復聯》那個級別的製作成本的。

倘若壓縮整片的特效質量,那倒是可以多添加一些場面,但後果就是使得場面、特效看起來失實,就是俗稱的“五毛特效”,這樣顯然又得不償失。

畢竟現在是一個“重質不重量”的時代,觀眾的審美水平一直都在提高的。

為什麼電影一般都是120分鐘左右? 聽聽影評專家是怎麼解釋的! - 陸劇吧

因此,對於絕大多數電影來說,120分鐘是一個恰到好處的時長。

對製作方來說

一般的商業電影,2個小時左右已經足夠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而超出120分鐘的影片,其劇本通常屬於線索極多或者多線並行的,這類劇本對比普通劇本可不僅僅是故事長度加長了,對於製作方來說還需要添加許多額外的準備工作。

比如《復聯3》就是典型的雙線故事,一條線是泰坦星,另一條線是瓦坎達線,倘若《復聯3》的故事設計成單線的話,那顯然對於製作方來說電影的預算、前期準備、演員陣容等工作量都可以減低不少,當然,鑒於《復聯3》這部電影的定位,單線故事顯然不符合漫威宇宙的規劃,不過這點並不在話題中,所以略過。

倘若是劇情片,電影時長越長,對故事劇本的製作難度就會越大,需要編劇具有很高深的功力,也需要導演具備極高的劇本審核水平。

另一方面,時長越短的電影,在影院上線時其排片就會越多,只要觀眾口碑不錯,其票房收益對比時長長的電影就會有明顯的優勢,片方賺到的錢自然也會更多了,畢竟像《復聯4》《阿凡達》《泰坦尼克號》這種3小時片長也能斬獲高票房的電影是極少數,不能作為通常情況的標準。

換句話說,電影時長超過120分鐘,製作方的工作量會明顯增加很多,對排片也會稍有不利,因此除非是影片本身定位需要超過2小時的時長,否則製作方一般都希望將時長控制在120分鐘以內。

對觀眾來說

會進影院觀看電影的主力是青少年們,而如今社會的生活節奏相當快,電影時長較短的話,即符合青少年的生活節奏感。

假設有童鞋打算晚上下班以後再去看電影,他是上班族的朝九晚六,吃頓晚飯之後7點,到影院看2小時電影9點多,之後回到家洗個澡差不多也到休息的時候了。

如果電影時長太長呢?那對於他來說時間就會更緊迫,說不定人家就乾脆取消這個計划了。

另外,電影存在着所謂的觀影感受這一個環節,而觀影感受涉及到影片整體的文戲、武戲分配,電影時長越長,對影片文武戲分配的要求就會更高,而一旦分配得不夠均衡,就會使得觀眾的觀影感受非常糟糕。

即使放眼到好萊塢,影片時長很長但其節奏又控制得很好的電影也屬於少數,因此對於觀眾來說,2小時左右的電影其節奏再差也屬於還可以繼續看下去的範疇,倘若是一部接近3小時的電影但其節奏相當差,那恐怕不少觀眾都會直接離場了。

綜上所述,120分鐘左右的時長,不管對於電影本身、製作方還是觀眾來說,都是一個較為標準的長度,也是一個普遍能被大眾接受的時長。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