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人格分裂電影, 一定能想到這部, 主角11種人格, 卻多而不亂

電影快訊 1949℃

提到經典的懸疑驚悚電影,能想到的經典無非十幾部,要麼意味深遠,要麼細思極恐,要麼血腥暴力,要麼極致燒腦。其特有的魅力使得各部經典屹立影界不倒,甚至幾十年後,重溫之下也會重被震撼。本篇要為大家帶來的是其中之一——《致命ID》,一部關於多重人格救贖失敗的經典作品。

可以說這部電影把多重人格數量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不同於《搏擊俱樂部》、《黑天鵝》、《禁閉島》等同題材影片,《致命ID》分裂人格數量多達11個,可謂是此類題材中人格數量最多的影片之一。

前段時間由一美主演的《分裂》,人格數量多達23個,不過實話講,除了一美的演技,這部片子距離“經典”二字相差甚遠。而小李子萊昂納多將在2020年上映一部《擁擠的房間》,改編自著名人格分裂小說《24個比利》,分裂人格數量多達24個,好壞與否,我們拭目以待。

提到人格分裂電影, 一定能想到這部, 主角11種人格, 卻多而不亂 - 陸劇吧

主人公麥肯,從小飽受妓女母親的虐待,造成了人格分裂,一共十一個。其中一個極度邪惡,在其控制下,麥肯殘忍的殺害了六個人,因此被捕並判以死刑。在心理醫生的支持下,控方證人要求案件重審。

過程中,心理醫生展示了所有真相併幫助麥肯在內心殺死了所有分裂人格,案件改判,麥肯被關押到監獄醫院。在運送途中,真正的兇手,那個邪惡人格突然出現,殺死了陪送的心理醫生和司機。

提到人格分裂電影, 一定能想到這部, 主角11種人格, 卻多而不亂 - 陸劇吧

片中製造暴雨的是機器噴槍,裡面的水事先加熱到適當溫度,以保護演員。但是整個拍攝過程中,大雨持續了整四十天,不得不說是非常用心的。而角色中只有艾德華一個是穿雨衣的。

主演約翰·庫薩克可謂又一次挑戰角色,不同於《2012》中小人物的掙扎,片中的約翰多了一些陰鬱與穩重,正義感十足的表現也是圈了一大波粉。

提到人格分裂電影, 一定能想到這部, 主角11種人格, 卻多而不亂 - 陸劇吧

老戲骨普魯特·泰勒·文斯亦是傾心演繹,即便鏡頭不多,但那種人格分裂直接是深入骨髓的寒意,尤其是最後對於劇情的反轉,更是使得電影留下了恐怖的討論空間。

發生在麥肯的內心世界的連環殺人案很值得討論。十一個人格分別是(排名按死亡順序)過氣女星卡洛琳,男青年路,殺人犯緬因,丈夫喬治,妻子艾莉絲,女青年吉妮,旅館老闆賴瑞,冒充警員的殺人犯羅德,前警官艾德華,從良妓女帕瑞斯,兒子提姆西 。

不同的分裂人格對應着麥肯內心的不同心理。帕瑞斯積極的生活態度,緬因的罪行與羅德的偽裝,艾德華的正義。一場大雨使得這十一人相聚一個沙漠旅館。

帕瑞斯在車裡找火機時無意間將一隻高跟鞋丟到了路上,艾莉絲、喬治和提姆西一家駕車經過恰巧軋上爆胎,艾德華為卡洛琳擔任司機經過時,不慎撞上了艾莉絲,五人共車趕往旅店尋求救助,因電話線路不通,在老闆賴瑞的指引下,艾德華只能再次駕車去醫院。

半路上碰到車熄火的帕瑞斯,兩人一起繼續趕往醫院,結果路況糟糕,車陷進路里,無助之際遇到了路和吉妮夫妻兩人,只能回到旅館,這時警員羅德押解人犯緬因入住。

人物介紹齊全,故事隨之展開。

電影在介紹角色與鋪墊陳序的時候不厭其詳,這對情節發展與幫助觀眾理清脈絡至關重要,但也不免失之繁冗,但緊湊的情節設定與現實情景的描述使得腦迴路應接不暇,觀看時並不會感到無聊。

相反,一系列巧合使人感到了大事來臨前的焦慮與躁亂。影片結尾時的轉折也對整個案情做出了最終解釋,提姆西,這個由麥肯的妓女母親催生出來的邪惡人格,才是真正的兇手。

在艾德華殺死羅德時,羅德對艾德華說不是他乾的,對方說知道。這也為結局埋下了伏筆。最邪惡的靈魂,往往表象最無害,隱藏得最深。

小編總是喜歡從電影的一個點出發來分析現實,本篇也不例外。

片中醫生對於法律的懲罰對象提出了疑問,是懲罰身體還是懲罰心理。這讓小編想到了關於法律的一個問題:你怎麼知道他該死?有些法律是以道德為基礎去設定的,在這些條款中是找不到受益者的,而道德算是各個時代特有的產物——認知不同,標準不同。

單純以道德來判斷是非是很沒有人性的,造成一種後人看來近乎荒誕的悲劇,這就是所謂的時代的悲劇。圖靈被化學閹割後的憤而自殺就是一場人類史上的一大遺憾,而諸如此類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數不勝數。

還有就是自我認知。我們絕大部分人是不會人格分裂的,但通過影片中的麥肯,我對於自我認知產生了疑問:我怎麼知道我是我?隨着社會交際的日益繁多,我們很容易陷入一個矛盾的境地。

身體要與外界做出極頻繁的交流與互動,但內心卻孤獨空虛,證據之一就是對各種娛樂的依賴。給你充足的時間,拿走你的手機電腦和書籍,你是否能夠獨處一段時間?大部分人會感到焦慮,這是因為與外界缺乏互動。

我們也正是通過互動來認知定位自己的,這是一個群居動物的“剛需”,整個群體(社會)要求我們必須嵌入其中,否則無法生存。那麼面對有些生硬的要求,我們如何去準確認知呢?

這時,我非常推崇周國平先生的一句話:為心靈留一片凈土。找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去扮演,但內心知道自己是誰,有種是欣賞並評判自己表演的評委的感覺。凈土會使自己保持真我。

或者很不幸,真的變成了那個角色,也沒有那麼嚴重,因為那是內心對外界做出的妥協。像麥肯,如果不是提姆西的邪惡不死,他將以帕瑞斯的身份快樂的種着柳橙。為何不這樣為自己造一座伊甸園呢?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