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特級英雄黃繼光》:用生命捍衛祖國尊嚴

電影快訊 1117℃

原標題:《特級英雄黃繼光》:用生命捍衛祖國尊嚴


電影《特級英雄黃繼光》:用生命捍衛祖國尊嚴 - 陸劇吧


近年來,不少主旋律電影以精良的製作水平和鮮明的價值導向,贏得了觀眾口碑和市場表現雙豐收,為主流文化傳播和主流價值引領起到了良好示範效應。今年國慶期間上線播出的網絡電影《特級英雄黃繼光》,以精緻光影再現紅色經典,以真摯情感致敬英雄先烈,正是對這一題材、類型的延續和接力。


毫無疑問,對於創作者來說,戰爭片有着很高的行業門檻。一方面,這一題材、類型的影片往往需要兼顧多個敘事角度,如敵我雙方、大小人物等,在多數情況下敘事結構龐大、線索紛繁。另一方面,相關戰爭場面的拍攝在技術上有着相當難度。因此,無論是敘事還是影像,戰爭影片的創作,即便是對於電影產業發達的國家而言,都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同時,作為講述歷史故事的影片,與史學教科書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史詩兼具的藝術品格,需要寓情於史,才能打動觀眾。


限於網絡電影的投資體量,《特級英雄黃繼光》無法像院線大片那樣,通過多條故事線全面展現宏觀戰爭場面,但影片巧妙地聚焦在黃繼光參軍前後的故事上,以他在上甘嶺戰役中的具體任務為敘事中心,用日常真實的對話場景和小體量的戰爭場面,在由宏觀到微觀的起承轉合中,真切體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當影片鏡頭來到1952年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的部隊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的敵軍發起反擊,雖然多次與敵軍對戰,卻依舊未能摧毀敵軍火力點,離天亮只有不到一小時了,時間就是生命,站在參謀長身旁的黃繼光看着一個又一個戰友倒下,毅然提出:“把任務交給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氣,保證完成任務。”這一場景,精準交代了黃繼光完成英雄壯舉的大背景,構成了影片史詩合一的敘事基礎。


拍攝戰爭片的最大難度,是要儘可能還原真實的戰爭場景,使觀眾產生沉浸式的觀影體驗,這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和高概念的影視技術加持。《特級英雄黃繼光》把精力用在了局部戰場這個“刀刃”上,黃繼光犧牲前的一系列戰爭場景,採用升格慢速鏡頭,以遠景和特寫鏡頭兩極之間的無縫銜接,以及後期製作的整體統合,實現了對“捨身堵槍眼”前激戰場面的充分渲染,使得敘事極為緊湊,形成了層層遞進、密不透風的戲劇效果,也使戰爭場面的表現更加“硬核”,把觀眾的注意力始終聚焦在核心事件、關鍵場景,為重現紅色經典作了充分的畫面語言鋪墊。


故事的高潮部分,黃繼光接受任務後,立即提上手雷,與兩名戰友冒着槍林彈雨向敵軍的火力點衝去。在距離目標只有三四十米時,一名戰友犧牲,另一名身負重傷,黃繼光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對敵人的猛烈掃射,他忍着傷痛一步不停地前進。在距敵軍火力點八九米的時候,他舉起右手將手雷接連投向敵軍,但由於對方火力點太大,只炸毀了半邊。當部隊趁勢發起衝擊時,地堡內的機槍又突然瘋狂掃射,志願軍反擊部隊的衝鋒又受到了阻攔。這時,黃繼光負重傷再次倒下,眼看天就要亮了,身邊已無多餘彈藥,千鈞一髮之際,黃繼光做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他頑強爬向火力點,衝著敵軍狂噴火舌的槍口,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剎那間,敵軍正在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黃繼光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勝利前進的道路。這永遠刻印在中華民族烈士豐碑上的經典一幕,在影片畫面語言的精心調度下鮮活重現,升華為可知可感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由於戰爭片場景、主題的特殊性,在該類影片中塑造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對任何創作者來說都是一種挑戰。《特級英雄黃繼光》雖然以黃繼光作為主要線索人物,但是在全片的人物塑造上卻做到了對志願軍隊伍的“群像式”謳歌。六連的每個英雄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形象,並不是某些外國戰爭片中為了配合“主角光環”如零部件一樣的配角,而是被還原成一個個鮮活生動具體的“人”。在戰鬥不同階段的敘事展開過程中,影片以單元式的結構,分別塑造了戰士肖登良、李旭、趙克春等有血有肉、可親可敬的戰士形象。他們雖然經歷各異、個性鮮明,但都能在決斷時刻毫不猶豫、不怕犧牲,給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特級英雄黃繼光》在國慶假期上線播出後,得到廣大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的高度認可,也再一次向我們證明,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相信在觀眾的激勵下,會有更多製作機構、播出平台精心投入,用視聽精品把更多打動人心、催人奮進的英雄故事講給今天的人聽。(作者:盛詠)


《光明日報》(2022年10月19日 15版)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