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電影快訊 1086℃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網絡劇從管理到質量,都在向電視劇靠攏,包括評獎標準也在趨於統一。從日常經驗來看,現在的年輕觀眾其實沒有什麼網絡劇和電視劇的意識,叫什麼不重要,好看就行了,網絡劇和電視劇在這個意義上的界限在不斷縮小。


另一方面,網絡劇和電視劇的審美和藝術特徵正在融合,形成了新的美學風格。網絡劇的美學最主要的是爽感製造,這是網絡文藝與生俱來的,而傳統影視劇最大的美學特徵就是現實主義表達,這兩個正在融合。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網絡劇發行許可制度是這麼多年來規範化管理的一個最終成果,這個措施的實施,從發布那天開始得到了觀眾、生產部門和平台的一致擁護與認可。大家都希望對網絡劇有更加規範、更加正規、更加符合主流價值的管理方式,讓它有更好的發展,這是我們社會大眾對文化關注的心態更加成熟的表現。


這麼多年,我們一直在努力做的,就是網絡劇跟電視劇一直要實現內容同標、管理同規。那麼,在2022年這個許可制度的實施已經完成了在制度建設上的重要的一個步驟,這是它的標誌性之一。


網絡劇和電視劇確實是極其相通的,都是文藝的門類,戲劇化的形式,影視化的表達,但是畢竟有不同。當前我們完成了“同”這一步,內容同標,管理同規我們完成了,在完成這個層面的“同”之後我們一定不能忽略它的“異”,這個“異”就是電視劇和網絡劇怎麼區別。


這個不同點如果我們看不到,會丟掉很多創新性的東西,也會失掉一部分青年觀眾。況且網絡劇相比於電視劇有三個特點,這三個特點跟它的互聯網原生屬性是一致的,也就是互聯網文化屬性、技術屬性、用戶屬性,這些決定了網絡劇發展不同於電視劇。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第一是互聯網的文化屬性,表現在題材多元、手法多樣、風格多彩,這是我們互聯網文化的基本特性。網絡劇誕生於互聯網,它天生就具備這種胎記,就具有這樣的屬性。它在這樣的屬性的基礎上蓬勃發展、健康發展,才既有優勢,又不會另類孤獨。我們現在網絡劇在題材的多元、手法的多樣和風格的多彩上還有巨大的空間,這個空間有時候是電視台不具備的,網絡應該給文藝創作提供這個空間。


所以網絡劇要符合網絡的第一個屬性,多姿多彩也是文化的特性,不能單一,否則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更大的束縛。


比如《開端》,它本來按照原有的題材類型,講述一個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用一個極端事件來報復社會,要炸毀公共汽車的故事。這在新聞報道上都算是負面,文藝創作上如果在這個範圍內開掘,肯定不行的,連備案都不能通過。但是《開端》對這個題材做了全新的一種手法上的表達和內涵上的改造,將它的題材改變成為了青年人成長、見義勇為的題材。同時,它通過公共汽車上幾個被懷疑對象的現實生活,關注社會小人物心理的純樸善良,成為了一個美好的故事。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因此我覺得互聯網這種特性是可以改變一個題材性質的。更重要的,它用了電視劇一個不敢用的方法就是時間循環。雖然在國外不新鮮,但是國內第一次。我跟它的創作人員談的時候,他們也講這只是一場試探,電視劇還不能試探,因為肯定不行,在網絡上試探,一炮打響。網絡平台給創新提供了無限機遇和無限可能。它的手法創新符合年輕人求新求異,它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角度,把一個銳度極高的很敏感的題材變成了一個溫暖的向上的有主流價值的,而且跟年輕人又特別貼近的一個題材,這都是網絡之功,是網絡劇發展過程中探索出的方向和角度。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補充一下,我覺得《開端》這部作品以後我們回過頭來看,會是一個界標性的作品。它在美學融合上表現很充分,一方面在結構上,這個劇用了“無限流”的結構。“無限流”來自於網絡,但內在精神氣質上是現實主義。《開端》反映了社會問題,反映人的焦慮心態,反映了社會情緒,它非常準確地集中了當下的痛苦點。回過頭來看,反映這些問題的題材如果讓《開端》兩個青年演員作為普通電視劇駕馭它,沒有“無限流”的結構,不見得有這麼好看,也不見得能夠把這個題材把控得如此恰當,讓人覺得既恰當又說出了我們的心裡話。可以說,這部劇把現實主義的內涵重新做了一種包裝和表達,用特別有網感的藝術形式講述了一個特別有現實主義感的故事。


這樣的形式是網絡劇標誌性的藝術風格,它用互聯網文化所形成的文化生產機制,去強化了我們傳統的現實主義精神的視覺表達,使現實主義的作品可看性更強,關鍵是在年輕觀眾中覺得它的可看性更強,從而使現實主義的精神在代際獲得了一種接受延續。同時用現實主義精神充實了爽感的內涵,使爽感的消費不那麼蒼白和空洞。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第二,互聯網的用戶屬性。互聯網有一個特徵是為用戶服務,這個用戶是鮮明的,首先它對自己的內容產品要鎖定用戶,不鎖定用戶,用戶不買了不看了,互聯網就沒有經濟支撐了。所以用戶思維決定它的作品一定是精準地為用戶服務,而它的用戶是年輕化的。


年輕化這是很泛的概念,青年人的特性,青年人的審美,青年人的知識結構,這些東西如果在網絡劇當中不給予獨特關注,甚至作為邊緣另類把它磨掉的話,是不符合網絡的發展規律的。當然,在鎖定用戶、滿足用戶的同時還要有引導力,這兩面是要同時並舉的,不是用一個替代一個。


因此,還要加強作品引導力。引導力對用戶的審美有提升,同時也讓作品有更廣泛的社會輻射力和影響力。引導力提升之後,用戶還會擴大,又是相互促進的,所以我們一定要保持網絡劇服務於用戶需求和提升引導力,二者同時發展。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例如《夢華錄》,雖然有些聲音對它的內容評判有點不大好,但是我看重的一點是它回到我們的傳統文化,是元雜劇的原型,依然向傳統文化來獲取資源和素材。同時它的製作精美度很符合年輕觀眾的娛樂心理需求,就是很好的體現。


第三,互聯網的技術屬性。它不是像電視台那樣是單向的,它是可以互動的,觀眾可以隨時看着發彈幕,好了讚揚,不好可以吐槽。技術是互通互融互聯,共情共性共融的。網絡劇如果沒有這個特性,沒有給觀眾在觀賞過程當中提供想象空間、表達空間,給他提供情感宣洩需求、獲取需求的話,那也扼殺了網絡劇的特性。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坦率地說,現在我們網絡平台的播出影響力已經大於電視台了,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無論是數量、質量,還是關注度,特別對青年觀眾的影響力都超過了電視台。以前,31家衛視都播劇的時候,網絡只能跟在後面播二輪,那時候是先台後網。現在,省級衛視能買起新劇的就那麼幾家,每天晚上最多給觀眾提供3部新劇,加上央視,也就是5部左右,而且有些還是網台聯播的,所以現在的影響力和關注度已經轉移到網絡了。


所以我心裡有點憂傷,就是電視劇怎麼辦?電視台現在買劇買不起了,不得不強烈地依靠網絡。所有的有品質有規模的大劇,如果沒有一家網絡參與播出,只是電視台獨家是不可能的了,因為收不回成本。


電視劇繁榮的時候,曾拉過網絡劇一把。現在網絡劇也要幫一幫電視劇,要更深層次的考慮在生產上創作上更強的融合,讓電視台和互聯網雙方發揮各自優勢,把中國的電視劇網絡劇的生產質量再提升一個台階。目前完全有這種基礎,也是最好的時機。


網小藝訪談|網絡劇與電視劇:雙向奔赴,美美與共 - 陸劇吧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