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秋檔,《哥,你好》無疑是最大贏家,票房已經突破1.4億——中秋檔總票房共3.7億,《哥,你好》的貢獻十分突出。
同時,這部電影的票房增速隨着假期的結束,正在從剎車緩緩轉向熄火。“開心麻花口碑沒了”的論調,也已經越來越響。
溫情小品
每個橋段都可猜
“不好笑”是《哥,你好》的原罪。
小伍(常遠飾)到了而立之年,一事無成。他的母親因難產去世,和父親老伍(魏翔飾)相依為命。
一直以來,這對父子的關係要麼平淡、要麼惡劣。老伍患上老年痴呆,意外墜河,陷入昏迷。一本媽媽的舊日記,帶小伍意外地穿越到了過去。
在80年代,小伍撮合了父母的愛情。為了讓媽媽活下來,小伍甚至不惜使勁渾身解數,抹除自己的存在,奈何最後只是徒勞。
整體來看,電影借救母的橋段,解決了一段僵化的父子關係,最後落在“感恩親情、珍惜當下”上。電影情節十分常規,開頭就能猜到結局。在開心麻花的很多前作中都能找到同款。
觀眾對這部電影的判斷,已經從豆瓣5.6的評分里體現出來了——《哥,你好》並不是一部水平在線的電影。
這部片子的笑點並不多,刻意營造的淚點更多。但是,觀眾們是為了笑才來的,淚只是附贈品。一部親情題材的喜劇片里,一旦沒有突出的、爆炸式的笑點,其他情節就容易變成流水賬。
因此,《哥,你好》在五一受疫情影響撤檔後,必然要再次選擇節假日上映,以在一個一家人能一起走進電影院的時候,佔領票房優勢——它一看便是一部合家歡電影,“有笑有淚”,中規中矩,最好能趕個熱鬧,不然就什麼都趕不上了。
國產電影的觀眾,要求一年比一年高,對好電影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放在十年前,《隱入塵煙》這樣的反營銷奇蹟大概不會發生,套路式的喜劇片更被看好。而現在,《哥,你好》這樣的“常規電影”,已然被內卷的浪潮拍在沙灘上。
幻想里的聖母
現實中的怨婦
都2022年了,文藝作品裡居然還有“保大還是保小”的問題。
電影中,小伍的媽媽陸春麗堅定地、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保小”,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兒子。陸春麗是一個傳統且典型的“偉大母親”形象,是一個被所有人肯定的完美女人。
在工作上,她水平出眾,是廠里人人稱讚的優秀工人;在家庭里,她獨挑大樑,彌補老伍“小男人”的缺陷,事事操心、任勞任怨。
她在事業上幫老伍查漏補缺,在生活上給老伍一個歸宿。就連她主動選擇死,最後都成全了一把兒子的英雄主義情懷——不是兒子沒救人,而是母親太倔了。
一萬個人裡面,也挑不出這麼一個如此偉大的聖母。當然,此處的聖母不是貶義,而是絕對的純潔、高尚,一塵不染。陸春麗的形象,和大部分男性英雄形象如出一轍,美麗、強大,充滿犧牲意識,帶着強烈的悲劇性,拒絕被拯救。
這樣一個完全奉獻的、犧牲的人,是反人性的。而可怕的是,陸春麗式的聖母形象是一把尺,被用來衡量、裁定所有當媽的女人們。
八十年代的很多母親,的確都做到了既能相夫教子,也能大殺四方。而很多人都沒意識到,這相當於是一個人幹了兩份全職工作——把傳統的女人責任,和現代的職場責任,套在同一個人身上,還要說一句“都是應該的”。
通過陸春麗這個形象,我們大概可以看出,現實中的“怨婦”們為何對生活不滿——強烈的重擔被看作一種常態,完美標杆則是“沒命”式的給予。
陸春麗式的付出,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帶着一種“我的付出必須要得到”回報的要求——這才是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有血有肉的人,在家人、愛人面前是有情緒、有需求的,不是一個只有偉光正、沒有私慾、沒有壞脾氣的虛擬形象。
陸春麗的完美和偉大,正是建立在虛構的基礎上。如果陸春麗是一個現實中的人,人們只會覺得她可憐,覺得她的人生中,好人太少,罪人太多。
因此,《哥,你好》並沒有打動觀眾的本領——主角是一個樣板戲形象,又何來感動呢?
開心麻花的口碑
能被消費多久?
開心麻花的佳作很多,爛片也不少。但凡趕上節假日檔,相當一部分觀眾會為“開心麻花”這四個字買單。
《哥,你好》自然也不例外。這部電影的票房號召力,主要依賴馬麗,常遠和魏翔居次位。《獨行月球》也是,借用沈騰的臉,讓觀眾湧入電影院,看了一場莫名其妙的電影。近期兩部開心麻花電影,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仰仗着《夏洛特煩惱》的餘溫。
同時,《哥,你好》此前能被看好,或許是因為它很像一部性轉版的《你好,李煥英》——只是穿越的主角變成了兒子。
以上兩個因素,讓我們不難看出,開心麻花中,個人創作能力遠遠大於團隊整體能力。同樣是穿越戲碼,《夏洛特煩惱》好看,《哥,你好》就不行。而且,沈騰、馬麗這樣的台柱子,更容易陷入角色同質化的瓶頸。《哥,你好》中,陸春麗這樣的大姐大,馬麗已經不知道演過多少回,很難讓人驚喜。
只能說,開心麻花已經捧紅了演員,但作品的硬實力完全不穩定,留不住“開心麻花”四個字的口碑。近期,開心麻花的另一部電影《愛情的代駕》,就慘遇票房滑鐵盧。類似的電影還有《李茶的姑媽》《李茂扮太子》《溫暖的抱抱》等,討論度高,好評寥寥。
開心麻花的爛片片單,似乎已經拉得太長了點。而這些低分電影,似乎並沒有損害沈騰、馬麗的票房——演員的演技是硬實力,只要演得好,觀眾就會買單。但是,開心麻花的喜劇效果,正在不斷被觀眾重新審視、衡量。爛片的確已經損害了開心麻花的口碑,不好笑,就只能早一點散場。
不論如何,《獨行月球》拿到30億票房,《哥,你好》在中秋檔一騎絕塵,都能證明這個品牌在觀眾心中,依然是電影院的里的首選。
只是,不知“開心麻花”四個字的票房號召力,還能被爛片消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