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看電影學歷史:《203高地》—強盜的崛起

電影快訊 1327℃

(81)看電影學歷史:《203高地》—強盜的崛起 - 陸劇吧

今天推薦的是一部日本拍攝的戰爭片--《203高地》。

影片拍攝於1980年,時長180分鐘。由舛田利雄導演, 仲代達矢 / 丹波哲郎 / 三船敏郎 / 青井輝彥主演,豆瓣評分7.6分。

影片以晚清時期的日俄戰爭為背景,詳細描寫了日軍第三軍司令乃木希典在攻佔旅順港的戰役中攻佔203高地的經過。

影片由東映株式會社出品,耗資15億日元、歷時3年拍攝完成,在那個年代也算是絕對的大手筆,曾經在大陸以批判的方式放映。

單就一部戰爭電影本身而言,即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除了血漿的特效和炮口煙霧顯得老土外,影片在戰爭場景營造、人物性格塑造、服裝、道具以及音樂的製作上都表現上乘,很有一種史詩大片的味道。

影片在敘事上採用了“天地線”,將高層決策和小兵戰鬥對立統一,把戰爭的歷史背景、原因、過程高度寫實地還原於大銀幕。可以說是舛田利雄“戰爭三部曲”里個人認為拍的最好的一部。

至於網上有說影片是反戰影片,大叔對此是持懷疑態度的。雖然影片也反映了戰爭的殘酷和滅絕人性,但完全沒有上升到反戰的高度。

雖然導演對這場戰爭的非正義性十分清楚,但要他花15億來罵祖宗,還是不太現實的。

事實上影片也幾乎開創了另一種軍國主義美學,把日本武士道、忠君愛國、慷慨赴死的精神和鮮血與音樂摻雜一起,經過電影的包裝,不僅很有迷惑性,而且居然散發出格外誘人的一面。

正因如此,影片也幾乎成了日本此後許多同類題材的教科書級典範,之後的《男人們的大和》、《永遠的零》、《啊!海軍》、《日本海大海戰》等此類作品,都能尋到此片的影子。

國與國鬥爭的本質,歸根結底是文化之爭。從好萊塢大片到火遍網絡的番劇,都在此之列,這塊陣地我們必須守好,決不能掉以輕心。

好了,關於影片就介紹到這,下面咱們照例來回顧下片中這段歷史—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是指1904年到1905年間,日本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為了爭奪中國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控制權,而在我國的國土上進行的一場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戰爭,是一場帝國主義之間的不義之戰。

以上是歷史書給的定義,說白了就是一場狗咬狗的爭鬥。更奇葩的是當時的清政府居然宣布在戰爭中保持中立。

這就相當於你的鄰居張三和李四都看上了你媳婦,兩人為了爭你媳婦都打到你家客廳了,然後你義正言辭的表示:你倆誰打贏了我媳婦就歸誰,我全程不參與!

清政府這個熊樣,也是沒誰了!為什麼慫成這樣,因為被打怕了。

1900 年,中國爆發了義和團運動慈禧這個瘋婆子為轉移矛盾,自不量力地向列強宣戰,結果引來了八國聯軍一齊揍大清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瘋婆子被迫跑路,並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賠償價息合計超過9.8億兩白銀。

一直垂涎我國東北的俄國人認為時機成熟,趁亂出兵佔領了整個東北。並且在簽訂條約後其他國家都撤兵了,依然賴在東北不想走。

北極熊這一番操作馬上引起了其他國家的不滿,尤其是英國人、日本人和美國人

這三國也是各懷鬼胎,大英帝國作為當時的世界一哥,一直對北極熊是嚴防死守,勢不兩立。為了圍堵北極熊出海的勢頭,雙方在克里米亞也曾打的頭破血流。

由於當時英國正深陷南非的布爾戰爭,一時半會也騰不出手來對付俄國人。

對日本來說,更是新仇舊恨湧上心頭,本來甲午戰爭後根據《馬關條約》,大清已經割讓台灣、澎湖、遼東半島給日本。

結果被心中早有想法的北極熊拉着法、德硬逼着日本讓大清用三千萬兩白銀把遼東又贖了回去。

到口的肥肉硬吐了回去,這還不算完。北極熊馬上以“還遼有功”為名,向清政府租借了旅順和大連兩港,使得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終於得以在亞洲立足。這都讓日本氣的牙痒痒。

對於美國來講,也不願意看到北極熊過於強大,妨礙了自己在東亞病夫身上多拿多佔。

既然有共同的敵人,那就簡單了,於是一個聯盟就此誕生。

1902年1月30日,大英帝國開啟攪屎棍技能,與日本結成同盟,將日本培養成自己的反俄急先鋒。美國沒有站在檯面上,但一直在背後偷偷出錢。

有了世界一哥的背書,又有了美國大資本家的天量巨款,日本人開始拚命擴軍備戰,誓要把當初吐出的肥肉奪回來。

1904年2月8日,日本聯合艦隊依靠傳統技能,偷襲旅順的俄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就此爆發。

由於深知自己資源匱乏,無力長久堅持,抱着賭徒心理的日軍在戰爭開始之初就將重兵派駐到了遼東半島。

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勢頭正盛,軍隊士兵也已經被武士道精神洗腦完畢,打起仗了那叫一個不要命,號稱戰鬥民族的毛子也抵擋不住。

可是在旅順攻堅戰中,毛子卻給了日軍當頭一棒,逼的日軍拉出了甲午戰爭中被封為戰神的乃木西典挽回局面。

乃木西典帶着13萬士兵朝着旅順要塞玩起了排隊衝鋒,很快報銷了2萬人,連自己的兩個兒子都死翹翹了。

懵逼的軍神轉而主攻203高地,經過近半個月的奮戰,死傷無數的日軍終於突破俄軍的防線,搶佔高地。

日軍立刻在高地架設炮火,轟擊港內毛子艦隊,導致俄軍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

此次攻堅戰日軍投入了13萬兵力,6萬多人陣亡,堪稱典型的慘勝。

(81)看電影學歷史:《203高地》—強盜的崛起 - 陸劇吧

此戰也是世界上第一場大規模的現代化要塞圍攻之戰,當中所使用的手榴彈迫擊炮、速射榴彈炮、機關槍和戰壕、鐵絲網等都成了此後一戰塹壕戰標配。

此時,毛子依然在不斷向戰場派兵。早在交戰初期,沙皇尼古拉二世就命令俄波羅的海艦隊前往遠東支援太平洋艦隊作戰。

但這支苦命的艦隊自起航那一刻起便命運多舛。不知哪來的謠言說日軍已經派出艦隊伏擊俄軍,俄軍上下精神高度緊張,竟在半路上將一英國漁船當成日本軍艦擊沉。

日後聲名遠播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也在這場鬧劇中身中5彈,這真是狠起來連自己都打的節奏。幸虧俄軍水平太菜,不然十月革命的第一炮就不可能在阿芙樂爾號上打響了。

此時正愁怎麼使絆子的英國馬上把事情搞大,擺出一副不惜與俄軍一戰的態勢。

毛子本來就理虧詞窮,這當口不能再給自己添亂,在賠償遇難者6.6萬英鎊和整個艦隊被扣押7天後,才又再次起航。

英國也藉機給出了相應制裁——不許俄艦隊在英國殖民地停靠休整。

本來也沒啥,地球又不是都是英國的,但擁有世界第二的殖民地的法國,雖然與俄國是盟國,可在維持當前的世界秩序這一共同目標下,也不讓俄艦隊停靠。

這下好了,英法這種大哥級人物打了樣,那西班牙、葡萄牙這樣的小弟也就得跟上了。

由於當時英法兩國的殖民地幾乎佔到了半個地球,再加上這些落井下石的小弟們,這支俄國艦隊的處境只能用可憐來形容了。

茫茫大海上,威武的波羅的海艦隊瞬間成為孤兒。唯一給俄艦隊提供補給的居然是德國,這也難怪,希望打破現有秩序好趁機撈一筆嘛。

可憐的俄國艦隊由波羅的海出發,由於無法通過英國控制的蘇伊士運河,只能繞過非洲好望角前往中國,途經北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海,繞過半個地球,行程約3萬公里,那叫一個苦。

艦隊一旦找到補給之處就拚命加煤,艦上所有地方、乃至船員睡覺地方都必須儘可能的裝上煤。

搞的士兵怨聲載道,生病的、跳海自殺的層出不窮,甚至爆發過士兵暴動。

當俄海軍增援艦隊滿頭大汗在大海上遠航時,俄陸軍也在奉天(今瀋陽)集結了30多萬兵力準備南下和日軍決一雌雄。

此時日軍物資緊缺,逼的賭徒特質再次爆發,又梭哈了。集結25萬兵力主動出擊,又一次賭贏了,但這一戰日軍也損失了近7萬人。

1905年5月,長途跋涉、疲憊不堪的波羅的海艦隊終於抵達作戰海域,原計劃是先赴海參崴休整後再出戰,但狡猾的日本海軍可不會給俄軍這個機會,他們早已在對馬海峽恭候多時。

舉世矚目的對馬海戰中,俄軍十六艘戰艦被打沉六艘,七艘被俘,而日軍只損失三艘魚雷艇,堪稱史詩級勝利。

戰鬥到此時,日本財政已經見底,毛子國內也眼看要爆發革命。

不想讓日本太嘚瑟的美國跳出來斡旋,1905年9月,在美國總統老羅斯福的斡旋下,日俄兩國代表在美國的朴茨茅斯簽署《朴茨茅斯條約》,正式宣布結束戰爭。

按照條約規定,沙俄將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的所有權益轉讓給日本,並割讓南庫頁島。

(81)看電影學歷史:《203高地》—強盜的崛起 - 陸劇吧

日俄戰爭中日軍參戰40萬人,死亡8萬多人,傷15萬多人,被俘約2000人;俄軍參戰50萬人,死亡不足1。5萬人,傷14萬多,被俘近8萬人。這樣看日本的確是一場慘勝。

此戰令日本鞏固了對朝鮮半島的絕對控制,得到了旅順港,同時令日本躋身世界列強行列。

戰爭結束後的日俄和談中,大清作為戰爭的最大受害國,卻被排斥在和談之外,最終也只有接受日俄重新劃分東北勢力範圍的現實。

雖然戰爭期間名曰中立的大清曾不遺餘力的偷偷幫助日本,寄希望於靠日本力量收回東北,但事實證明,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尤其是豺狼身上是愚蠢的,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真正站起來。

--------------------

讓電影照進歷史

讓歷史照進未來

--------------------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