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願望》撲街, 原因不在劇情, 而在於對“性”的態度

電影快訊 1390℃
《小小的願望》撲街, 原因不在劇情, 而在於對“性”的態度 - 陸劇吧

文|胡慕之

上個月,電影《小小的願望》在經歷了撤檔風波、修改片名、重新配音、糾正主題等一個接着一個的絆子後,憋着僅剩的半口氣,終於苟延殘喘地上映了。

可剛上映沒多久,就又被傳出製片方擅改番位,主演彭昱暢被孤立,疑似兄弟反目的“新料”。

不管“新料”是片方的花式營銷,還是見不得光的娛樂圈潛規則,這部完全照搬自韓國電影的“半進口影片”,還沒來得及適應“水土不服”,口碑和票房就已經雙雙撲街。

《小小的願望》撲街, 原因不在劇情, 而在於對“性”的態度 - 陸劇吧《小小的願望》撲街, 原因不在劇情, 而在於對“性”的態度 - 陸劇吧

《小小的願望》的預告片剛放出時,是沒什麼差評的。相反,大家都很驚喜。

電影劇情很簡單,講的是由彭昱暢主演的高中生忽然得了肌肉萎縮症,他想在完全不能動前,破處。為了幫他實現願望,他的兩個朋友想了各種各樣的歪點子,鬧出很多囧事。

劇情簡單,但反映出的轉變可不簡單。以往的國產青春片,不是愛得死去活來,就是懷孕流產墮胎,哪有一點青春的樣子。

生活中,能有幾個人在高中談過戀愛?又能有幾個人在談戀愛時就衝破底線?大多數人不過是懷着敢想不敢做的悸動,嘴裡說著恬不知恥的“騷話”,臉上卻羞得跟“火燒雲”一樣。這才是大多數人青春的模樣。

所以,大家對《小小的願望》的期待,也無非是期待在電影中看到曾經青春時的自己。

可電影正式上映後,大家卻發現被“騙”了。

“我要破-處”被改成了“我要戀愛”。

“你是處-男嗎”被改成了“你會不會大保健”。

“打-飛機”也被改成“通過點穴體會戀愛的感覺。”

連“喜歡胸大的”這句台詞,也被完全剪掉。

這哪是什麼青春電影?完全就是個大型兒童劇。

儘管對國內電影審查的嚴苛性早有耳聞,但把電影中青春少年對“性”的好奇和懵懂完全隱藏,還是讓人有些吃驚。

中國人對“性”的諱莫如深,由來已久。早在七十年代末,華裔女作家聶華苓夫婦回國訪問,見到中國的一批老牌作家,好奇問:為什麼國內的作品都不寫性。

一位年長的作家鐵青着臉回答:我們對此不感興趣。

聶華苓又問:那為什麼國內的出生率這麼高?

作家又答:我們像吃苦藥一樣做那件事!

這並不是個例,對老一輩人來說,讓他們去公開地討論“性”,似乎是一件很傷風敗俗的事。早些年,甚至有男人因聽《甜蜜蜜》被女人坐大腿,而蹲了號子;西安還有一馬姓女子,因聽《南屏晚鐘》跳舞,就挨了槍子。

現在的女性巴不得把自己整成C罩杯,那個時代的女人卻因擁有較明顯的“第二性特徵”而感到恥辱,因為那是女性不自愛的標誌,所以她們熱衷於購買最小號的內衣,拼了命的把自己的胸部裹緊勒平,以掩蓋自己高聳的胸脯。

中國的父母也鮮少會對子女有所謂的“性”教育,他們會做的僅僅是耗盡所有恐怖骯髒的詞彙來描述“性”的不堪,讓孩子懷着對“性”的好奇和恐懼,度過一個又一個青春難耐的夜晚。

電影《喜宴》中曾有這樣一個片段,一位參加中國婚宴的外國人不明白什麼是鬧洞房,在裡面客串的李安向他解釋: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

捂着耳朵偷鈴鐺,中國人對性的態度,用一個傳統遊戲形容似乎更為貼切——摸瞎驢。

在中國,對“性”教育的啟蒙開化,開始的並不晚。

早在1896年,譚詞同就在《仁學》中提到:“性乃自然之事,毫無可羞丑之處。”

一百多年後,中國土地上的高樓大廈飛速蓋起,但人們對待“性”的觀念,卻像是永遠停在了上個世紀。

可悲的是,止步不前的,不光是國人諱莫如深的性觀念,甚至連基本的生理衛生常識,都是在歷經波瀾後,才得以被正確認識。

在1930年出版的《初中生理衛生學》一書中,男性的夢遺和女性的月經,竟被看作是一種疾病,需被醫治。在1941年上海黎明書局出版的《性教育法》中,也對手癮行為持徹底批判態度,說其“何等危險”。

到了五六十年代,好不容易有一批懷着業界良心的醫學家,合編了一本《性的知識》,第一次對男女生理衛生有了相對正確的解讀。結果,其中一位編纂者卻被侮辱為“流氓學者”,因此自殺。

直到如今,即使學校早在初中就開設了生理衛生課,但在國內大部分地區的大部分學校,一大半的老師都選擇讓學生自己學習這節課。造成的結果就是,男孩們露着猥瑣的目光在下面交頭接耳,女孩們面色緋紅強裝鎮定,飛速地翻過印有男女生殖器的幾頁。

所謂的生理衛生課,反倒加劇了“性”的神秘。

本質上,中國的性教育水平直到如今也沒有多少進步。卻由此衍生出了一批頗具特色的“中國式”家長——孩子未成年時,他們拚命渲染“男女的授受不親”,到孩子成年,他們又想讓孩子瞬間懂得“男女間那些事”,以滿足他們抱上大胖孫子的願望。

所以,中國的孩子,男生的“性啟蒙”全靠日本小電影,女生的“性啟蒙”要靠遇到幾個渣男。

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是,需要接受“性教育”的不只是孩子,還有成人。

前幾天,有公號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李銀河的文章,文章中列舉了性的七種含義,包括繁衍後代、表達感情、肉體快樂、延年益壽、維持生計等。

看起來非常正常的學術文章,文章中也並無太過露骨的詞彙,卻遭到了很多成年人的破口大罵。

啟蒙之路,何其漫長,由此可見。

王小波曾在《讀書》雜誌上發文,說:“性在中國人的生活里是很重要的事,這個方面沒必要裝神弄鬼。文學不能迴避它,社會學要研究它,電影要變現它。”

幾十年走來,我們似乎並未看到因對“性”的謹言慎行,而使性犯罪率得以下降。相反,我國的性犯罪率、未成年少女未婚先孕、墮胎率都呈現出上升趨勢。

明面上極端的禁錮,導致的是私下極端的放縱。

性從來都不可恥,可恥的是止步不前的教育,是鄙陋陳舊的觀念,是狹隘的人性。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