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影逐光 乘風破浪——致敬中國電影工作者(四)追夢人篇

電影快訊 1958℃

1905電影網專稿 都說電影是造夢的機器,編織出來的五彩絢麗,吸引了無數追逐夢想的人。有人耕耘於幕後,有人閃耀在台前。

這些追夢的人,有渴望將自身經歷、個人表達拍成電影的青年導演;也有想要在銀幕上留下身影的演員。追夢不易,路途上固然有阻礙,但拼搏和奮鬥永遠是追夢路上的主題。

什麼是成功?只要努力,不負夢想,便是成功。

這一次,我們採訪了幾位帶着自己夢想進入電影行業的青年人。

追影逐光 乘風破浪——致敬中國電影工作者(四)追夢人篇 - 陸劇吧

青年導演黃梓,從萌生對電影的熱愛去學習電影,到以執着的精神將自己身邊的故事搬上銀幕;

演員萬國鵬,三年的“橫漂”經歷,讓他從影視劇中的路人甲,變成《我是路人甲》的主角;

影視從業者晨翌,願意從事影視行業中的各種工作來支持自己的表演夢想;

《攀登者》的跟組演員徐超,即便最終的鏡頭裡沒有自己,也將每一次表演當做一項神聖的使命。

我們講述這些人的故事,希望能回望追逐夢想的初心,更是在蒼白無助的時候,看到青春熱血支撐着的努力與認真,鼓勵每個人不忘初心,不負夢想。

追影逐光 乘風破浪——致敬中國電影工作者(四)追夢人篇 - 陸劇吧

黃梓:小姨投資的處女作,夢想離不開家人的支持

結束自己的碩士學習回到國內,導演黃梓也陷入了迷茫。父親患癌症去世帶來的巨大震撼讓他開始反思自己的家庭關係。2年的時間,他寫出了《慕伶,一鳴,偉明》的劇本,記錄了一個普通家庭在父親患病後如何共同面對傷痛的故事。

曾經的黃梓一帆風順:高中畢業後決心到更大的世界裡闖蕩,於是赴美國留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本科畢業後,他考上了紐約大學在新加坡設立的導演碩士項目,是個標準的“海歸”。

追影逐光 乘風破浪——致敬中國電影工作者(四)追夢人篇 - 陸劇吧

黃梓說,自己電影的啟蒙是在課堂上:他看到了楊德昌拍攝的3小時長片《一一》,整個人感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力。

因為這部電影,他確立了自己拍電影的夢想,申請碩士時選擇了偏實踐的項目,並拿到了電影專業在業內頗為知名的紐約大學錄取通知書。但天不遂人願,上了一年課之後,新加坡政府突然決定不再支持紐約大學的這一項目,黃梓選擇退學,回到了國內。

在這期間,黃梓的父親被查出癌症。他的生活變成了一邊陪父親,一邊繼續拍短片。曾經懷揣夢想,但現實讓他陷入迷茫。

黃梓有時候也問自己:如果父親不生病,自己的道路會不會不一樣?拍出來的第一部電影會不會還是《慕伶,一鳴,偉明》這樣一個故事?

但現實沒有如果。父親去世後,他強打起精神,將人生中最困惑的兩段時期寫成了劇本——高中畢業出國前與母親無休止的爭吵;以及回國後遇上父親生病。他把兩個時空和同一種“想逃離家”的狀態寫成了電影里這個故事。

劇本寫得很慢。黃梓往往晚上動筆,卻陷入一個字都寫不出來的困境。在寫劇本的那段時間裡,他常常失眠,時時焦慮:擔憂改不好,第一個長篇劇本連自己都無法滿意。

好在劇本成型了。但黃梓又陷入了資金困境,他拿着劇本接觸了幾家公司,卻發現溝通的效率並不高,直到最後也沒能達成合作協議,但黃梓並沒有放棄,在小姨和影視創投資金的幫助下,他最終完成了夢想。

起初,黃梓對小姨的善意有些抗拒,“小姨一直都說,她可以(投錢)幫我完成拍攝,不必去求別人。”但在黃梓看來,投資電影是門生意,他不希望自己一旦失敗,讓親人的錢有去無回。他更希望劇本能在得到充分的專業評估,被影視公司看好的前提下順利推進。

《慕伶,一鳴,偉明》這個項目後來也順利進入了一些創投單元,獲得了業內認可和資金支持。最後,黃梓以向小姨借錢的方式完成了影片的主體拍攝,又用創投獎金完成了後期製作。

黃梓坦言拍電影對於新導演來說確實很不容易,但他也認為,只要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就會獲得機會:“真正能堅持下來把電影拍出來的人,他們肯定具有優秀的意志品質,肯定是希望把自身經歷,或者他們對社會觀察到的一些正能量的部分,傳遞給觀眾。作為電影創作者,我們有義務記錄這個時代,把精神力量轉化到創作之中,我覺得這是新導演需要做的。”

電影成片後得到了在電影節展映的機會。影展上,黃梓遇到了對電影感同身受的觀眾,哭着和他訴說自己與家人類似的經歷;他還見到了對他感興趣的影視公司,追問他下一部電影的拍攝計劃。半年前,他從家鄉廣州搬到了北京,希望能夠更好地規劃自己未來的電影。

提及拍電影的動力,黃梓說,自己相信生活,也相信自己的電影可以為大家帶來新的思考和正能量的意義:“我希望觀眾看完我的電影之後,可以修復自己跟父母的關係,我希望我的電影(能夠對觀眾和社會產生)正向影響。創作表達(這件事)是我能夠堅持繼續拍電影的原因。”

徐超:鏡頭拍不到的他,卻哭得最動容

徐超:鏡頭拍不到的他,卻哭得最動容

7月16日,一條最敬業群演的微博火速傳播,15秒的視頻,觀看量達到了42萬次。視頻里,攝像機正在拍攝一群身着登山戲服的人落淚的戲份,其中一個大男孩,哭得格外動人。但也明顯能夠看出,攝像機的鏡頭根本拍不到他,這個男孩卻如此入戲、投入,不免讓人感慨。

網友留言說:“看完之後很心酸,願每個為了夢想努力的人都不被辜負。”還有人說:“哭了,每個人的夢想都應該被尊重,總有一天會被人發現光芒的。”

這個演員叫徐超,是今年國慶檔電影《攀登者》的一名跟組演員。當我們聯繫到他的時候,他非常驚訝,朋友把這條微博轉給自己時,他被幾百萬的點贊震驚了:“多年的努力有一個肯定,還是很開心的。”

上高中的時候,徐超萌生了做演員的想法。為了自己的夢想,他從200斤減重,成了一個瘦子。大一下半學期,原本學習建築專業的他,決定為了夢想奮鬥一次。當時,揣着父母給的800塊錢,徐超隻身一人來到了北京。

剛到北京,經濟拮据的徐超只能租住床位房,群演的收入不高,演一天戲有不到100塊的收入。但徐超說,只要努力,總能接到戲,但想要在片中露臉,機會少之又少。

來北京跑了半年群演後,他意識到只有更厚的底子才會有更好的發展。於是,他用自己攢的錢報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進修班。上學的這一年沒辦法長時間接戲,他就到處打工掙錢,也對老師布置的作業格外認真。

從進修班畢業後,徐超有了特約的角色,在電視劇里能拿到十幾秒的對白。在片場,他特別喜歡看資深演員拍戲,他會默默“偷師”,提高自己的技能。

聽說《攀登者》正在招跟組演員,徐超十分興奮,只是第一次面試狀態不好,他又鼓起勇氣為自己爭取到了第二次試鏡的機會,進入劇組後的終面,他留了下來。

徐超在《攀登者》中一人演了三個工種的工作人員:測繪隊隊員、登山隊隊員,以及後勤隊隊員,很多時候只是作為“人肉背景”,根本不會給到鏡頭。

但徐超不會為此氣餒,他樂觀地說:“演員是我的夢想,我能從事這項職業就很開心,至於鏡頭能不帶到,那不會影響到我的表演。”

為了幾乎拍不到自己臉的戲,徐超卻花了大量心思研究。他說因為真心愛表演,才會更用心。他也舉例:彭于晏說自己就是沒有那麼優秀才這麼拼;吳京也始終豐富自己。

而徐超最喜歡的是黃渤說的一句話:“這個時代你阻擋不了任何人閃耀,但任何人也不能阻擋你發光。”

每個人的努力都不會被忘記,每個人的夢想即便再微小,也都會閃耀。徐超傳遞的這份堅持,恰恰說明,人生沒有小角色,人人都是舞台上發光的一份子。

想當一個好演員,不管紅不紅

2006年,中國戲曲學院附中面向全國招生,晨翌瞞着家人偷偷報了名,全省最終只選中了他和另外一個考生。他給哥哥打了電話,哥哥鼓勵他追尋自己的夢想,借錢給他付了學費。

同年年底,陳可辛執導的《投名狀》挑選小演員,飾演主角的少年時代,晨翌被選中。可惜的是,隨着劇本調整,少年時代的線索被取消,他改演了一個小角色,最終也未能被剪入成片。

晨翌並未把這件事當做挫折,反倒覺得給了自己不小的激勵,他說他真正體會到了表演的樂趣。

回憶起2007年電視劇《想愛都難》的試鏡,晨翌說,當時由於太過緊張,導致發揮失常。但萬萬沒想到,因為自己形象和人物貼合,導演讓他回去好好練習,過一周再去試戲。最終,晨翌獲得了與張國立對戲的機會,在《想愛都難》中飾演張國立患有自閉症的兒子。

接連和大導演、大明星拍戲,晨翌擔心自己變得浮躁,決定潛下心來把基礎打好。他說自己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當一個好演員,我沒有想紅不紅的問題。”

為了養活自己,他選擇先去公司上班,然後繼續尋找各種機會。工作之餘,他仍然不忘表演:每天努力練台詞;通過看電影去體會、琢磨優秀演員的表演方式。慢慢的,他每年能接到不少出演短片的機會。

晨翌的情況也有了不少起色,有人會直接邀他上戲。說到生活和工作的轉變,他眼裡充滿了光。

為了支撐自己的表演夢,晨翌讓自己“生活”在了劇組,以便全方位了解劇組的運作。他做過執行導演、演員副導演,還做過美術、攝影,不一而足。

朋友們看到他為自己夢想努力的樣子,也為晨翌介紹工作機會。劉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蘭》,晨翌得到了給製片人Barrie做中英文雙語助理的工作。

在此之前,他還在張藝謀的《長城》中待了7個月,擔任美術助理和英文翻譯。在綜藝《我們相愛吧》《作戰吧偶像》中擔任韓語翻譯。

儘管憑藉流利的英文和韓文,晨翌就可以找到一份薪水不錯的穩定工作,但他說自己更喜歡錶演,還要為了夢想拼盡全力。

現在,晨翌也會和幾個有同樣夢想的朋友一起拍短片,大家每周都會聚在一起寫劇本、一起表演,簡單而快樂。

和徐超不同,晨翌有過專業的表演訓練,但同時也因為自己的選擇錯失了一些良機,至今依然需要努力尋找拍戲的機會。追夢的路上總有曲折,但保持樂觀的心態和永不言敗的鬥志,相信終將不負韶華。

下一頁:《我是路人甲》主演萬國鵬:幸運是我,一直有夢一直追

幸運是我,一直有夢一直追

“感覺很有同感,很多人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特別去相信一個東西的時候,就會感覺有一種天真在裡面。”說起今年春節檔的《新喜劇之王》時,萬國鵬這樣說。

《我是路人甲》和《新喜劇之王》似乎是漂在橫店的演員們心中的兩束光。和《新喜劇之王》中的如夢不同,《我是路人甲》里的故事,70%都是萬國鵬的心路歷程和成長經歷。

抱着當演員的信念,萬國鵬來到橫店。前兩個月非常艱難:性格內向的他一個人都不認識,每天都在為吃飯和住宿發愁。

做群演的第三天,萬國鵬連續工作了48個小時,接了幾個劇組的日戲和夜戲。沒有經驗的他並不知道休息時間可以睡覺,沒有自己的戲時,他就站在一旁候場。非常累,但又覺得還有揮霍不完的精神頭兒。他特別開心,覺得自己在演員這條路上走起來了。

兩個月後,他接到了一個跟組角色,從組裡出來,遇到了爾冬陞導演開設表演培訓班,萬國鵬成了被選中的二十一分之一。

培訓班裡的這些人,讓爾冬陞萌生了拍《我是路人甲》的念頭。接下來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萬國鵬成為了這部電影的主角,連梁朝偉都為他寫影評,說他讓自己想起了日本演員染谷將太。

但《我是路人甲》之後呢?萬國鵬說,自己接下來演的第一部戲,因為動作戲太多,他在一場追車的戲裡右胳膊骨折了。

爾冬陞導演看不下去,把他帶到《三少爺的劍》劇組實習。萬國鵬每天跟在爾冬陞導演身後,了解一個劇組的運作,幕後工作人員如何配合完成一場戲,他覺得特別神奇——幾個月前自己連鏡頭都找不準。

在橫店待了三年,萬國鵬來到了北京。雖然演的戲越來越多,他卻意識到自己的表演進入了瓶頸期。萬國鵬告訴我們,自己可以塑造好本色出演或者帶有自己特質的角色,但對如何讓一場戲充滿感染力而有些力不從心:

“那個時候我很迷茫,真的特別想去演好每一場戲,想去抓緊每一場戲,但特別痛苦。那個時候會想,這場戲我到底怎麼樣才能讓它充滿感染力,充滿生命力?”

在最苦惱的時候,萬國鵬去周迅、陳坤和陳國富導演創辦的山下學堂里學習了三個月,通過解放天性、小丑表演等訓練,他發現自己再去演角色的時候,可以有不同的發揮,演戲變得過癮了。

現在,萬國鵬每年還會回到橫店拍戲,那裡的街頭讓他熟悉又陌生。萬國鵬說,橫店是自己的情意所在,是熱血三年的美好回憶所在。

“那三年是我一直追夢的三年,也是我找到自己真正所愛的三年。”堅持到現在,萬國鵬覺得自己很幸運,“真的要很喜歡很喜歡才可以一直有夢,一直去追,然後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如今,黃梓已經開始籌備起自己的第二部電影作品;晨翌則繼續追尋着自己的演員夢,他和朋友創作的短片也走上了正軌,開始定期產出。

徐超也在每天堅持健身、看電影、讀書……不斷充實自我,積蓄力量,為自己下一個角色尋找機會。他在朋友圈裡這樣寫到:“對我來說,做演員,是多麼的令我嚮往,求索,狂喜,滿足。在我這個尊重藝術的孩子心裡,演員不只是演員,表演不只是表演。”

這些已實現夢想,抑或還在路上拼搏的人,都帶着可貴的單純。談到自己的理想,他們的眼神透着一種執着。心中有力量,才會不怕路途萬里遙,夢想再高也能追得到。

對於這些可愛的人來說,他們追夢,步履不停。而對於我們來說,當想停下腳步時,不妨抬頭看看這些目光凝在夢想上的人,讓他們的拼搏和努力也成為我們追尋夢想的力量。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