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崢: 人性的救贖是主旋律, 一味的迎合是作弊器

電影快訊 1646℃

縱觀徐崢的影視作品,人性的救贖幾乎成為了主旋律。主人公在影片開始,總是在人性方面有着缺憾,《我不是葯神》中的程勇是個靠走私發財的商販,唯利是圖。

《人在囧途》的李成功,是一個認為金錢萬能的老闆。《無人區》中的潘曉是個名利至上、混淆黑白的律師。而在經過了各種複雜事件後,他們都改變了,程勇從走私到無私,走私藥品不再為了滿足一己私利而是為了拯救別人,完成對自己的救贖。

李成功發現,親情、感激、信任等是用錢買不來的,這些都比金子還要珍貴。潘肖在遭受了非人的對待之後,幡然醒悟,名利是過眼雲煙,捨棄自己的生命去保護舞女。而這些影片中關於人性救贖這一主題大體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一、親情的救贖

徐崢電影中,親情救贖主題和我們實際國情結合的非常好。《人在囧途》這部電影,以“回家”作為影片的主背景,這裡的回家其實隱含着更深的寓意,人性的“回家”,回家也即意味着真情的回歸。

徐崢: 人性的救贖是主旋律, 一味的迎合是作弊器 - 陸劇吧

影片表面展示的是一個老闆和一個擠奶工結伴回家,卻遇到各種阻撓,一路囧態,最終回家過年的事。然而,影片埋藏着一條暗線,片子一開始,事業有成的李成功被小三逼婚,準備回家後和妻子攤牌。

但是,在一路的坎坷經歷中,他逐漸清醒了,一件件有悖他認知的事件顛覆了他的人生觀。他遭受了種種磨難,讓自己的內心產生了疑問,為什麼這趟回家之旅如此艱難?在最後他有所頓悟,自己是要回家和妻子離婚,這一系列的磨難其實是命運之神在為挽留親情設置的障礙。尤其當他們遭遇了喪偶、毀容的厄運的乞討女子時,他們為乞討女子堅守信仰的行為感動。

徐崢: 人性的救贖是主旋律, 一味的迎合是作弊器 - 陸劇吧

女子的舉動觸人心靈,讓李成功感到了金錢無用、親情無價。在影片最後,他重新投入了親情的懷抱。讓影片有了一個溫暖的結局。無疑是傳統家庭倫理及其道德觀念的偉大力量,其能使得任何充滿“原罪”的感情得到升華,也能使得本就真誠的感情變得更加真誠。回家的路也許會坎坷,但是沒有一件事情可以阻擋人們回家的腳步,因為和家人團聚,跟親人在一起才是人心最終的歸宿。

《泰囧》故事表面上類比《西遊記》,以取授權書為敘事明線,但其實埋藏暗線展示親情回歸。利用情感來感化商業家,促使商人回心轉意。

影片開頭,就讓主人公做了一次人生選擇,要授權書還是親情,主人公選擇了前者。當時在徐朗心裡,親情和金錢的天平是傾斜向金錢一方的。

徐崢: 人性的救贖是主旋律, 一味的迎合是作弊器 - 陸劇吧

之後他在去拿授權書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阻隔,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好事多磨。這些苦難像是對他人性的歷練,就同西遊記中,唐僧經歷的苦難是一樣的。唐僧最後修成了正果,而徐朗最後終於悟透了人生。

一次次的苦難洗滌了他的心靈, 他終於放下對前途的執念,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抓緊即將遠去的親情,他兌現了對女兒的承諾,換回了女兒對他的信任,他的妻子也感受到了他的變化,從而又一次接受了他。至此,人們感悟,名利都是過眼雲煙,親情、友情、愛情才使我們的人生富足而充實。

徐崢擔任監製和主演的電影《幕後玩家》里,徐崢飾演的億萬富豪鍾小年,在慾望中迷失自我,為了金錢和成功,一次次傷害身邊摯愛。在事業和家庭之間做了很糟糕的選擇,直到生死關頭才幡然醒悟,逐漸尋回了初心,也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

二、“道德”與“慾望”的角力

在徐崢的電影中,這種“慾望與道德”的較量充斥全篇。《我不是葯神》中,程勇一開始是一名唯利是圖的藥商,在經歷了病人好友的死之後,道德的譴責讓他走上了救贖之路,他用金錢去換取無數病人的生命,他的慾望被道德戰勝了,最終生命得到了升華。

《港囧》中,徐來是個感情生活不如意的人,儘管已經有了穩定的家庭和深愛他的妻子,但是他腦海里一直無法忘記他的初戀,始終有一個“美麗的初吻”沒有完成。

當他得知自己初戀的行蹤後,便在慾望的趨勢下趕去完成當年那欠差的“美麗初吻”,而這個過程中的他的小舅子蔡拉拉一路跟蹤一次次給他製造麻煩和障礙,這個蔡拉拉表面是一個人,實際上是人們道德觀念的一種外向表現,徐來和蔡拉拉觀念上的爭執,恰恰便是“慾望與道德”的爭執。

而當徐來最終見到了自己的初戀,完成了那一吻,滿足了自己的慾望之後,他停住了,他沒有讓那個讓身體愉快的惡欲繼續野蠻生長。他發現他真正愛着的是他的妻子,一個深愛他,願意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這時,崇高的道德徹底壓制住了惡俗的慾望。把影片的格調瞬間提升了一個維度。

三、靈魂的涅槃

《摩登時代》中,騙子魔術師歐大衛在和痛苦和絕望的鬥爭中,他完成了靈魂的升華。

《催眠大師》這部由徐崢擔任監製和主演的懸疑大劇,複雜展示了一個催眠師從逃避現實,到最終接受現實的過程。

《我不是葯神》中,主人公經歷了三個階段,自私,無私,奉獻。自私的階段,他是一位扮演救世主的狡猾商人,因為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自救式的商業點子積累了大量財富。

也因此,他和這名病人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因為做的不是正經生意,他最終把“商業渠道”賣給了更加貪婪的假藥販子。這導致那位給他帶來初始財富的病人老友間接死亡。

這位病人老友的死,觸動了他的心靈,促使他的靈魂產生了第一次的蛻變。他重新開始走私藥品,和上次不同,這次走私是平價買進,平價賣出,走私目的已經不是盈利,而是為了救命。

而隨着他對慢粒白血病人群體的更深入了解,他的心靈接收着一遍又一遍的洗禮。當藥品源被當地政府截斷後,絕望的壓抑感迫使他再次蛻變,為了這些在絕望中掙扎的白血病人能夠活下去,他高價買進平價賣出,捨棄自己的財富救助這些慢粒白血病患者。

普通人的逆襲並非偶然

徐崢從名不見經傳普通演員一下躍到如今這個地位,也並非偶然,仔細看過他的作品會發現,徐崢的影視作品中各種類型人物的藝術塑造迎合了不同的消費群體,“成功人士”“小人物”“女性”這些角色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的憧憬訴求、社會認同感以及娛樂品味。

與此同時,徐崢把大多數影片的主基調定位為喜劇,利用喜劇天生的“優質觀眾緣”來號召票房,並將自己對喜劇藝術的獨特理解用到影片當中,將喜劇電影的藝術性和商業性進行了成功的融合。因而他的電影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贏”。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