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突破20億 導演講述《護航》背後故事

電影快訊 1424℃
《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突破20億 導演講述《護航》背後故事 - 陸劇吧

上映剛滿第7天,國慶檔大熱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票房正式突破20億元,成為我國第18部票房突破20億的電影,國慶檔總票房昨已破40億元。

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7位導演,每個人都用自己擅長的風格,為觀眾帶來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激動人心的歷史瞬間。大銀幕上,在歷史的浪潮中普通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銀幕外所有觀眾則被喚醒了共同的回憶,與片中的主人公一樣心潮澎湃。片中7個故事,時間與我們離得最近的,是由《我不是葯神》的導演文牧野執導的《護航》。

它以“備飛”女飛行員的獨特視角,以2015年9月3日天安門閱兵以及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閱兵的歷史事件為背景,細膩展現中國空軍女飛行員的颯爽英姿和她們肩負重任背後的默默堅守與無悔付出。

■獨特視角

“飛得最好卻是備份,這很矛盾”

這段故事中,我們看到了空軍殲10梯隊“備飛”女飛行員呂瀟然(宋佳飾)的成長經歷和部隊生活,這就是中國女飛行員的真實寫照。

她們視國家大禮為己任,肩負“藍天儀仗隊”的使命,苦練精飛向世界展現中國力量,打造藍天上閃亮的“國家形象名片”。讓觀眾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好奇的,無疑是為何導演會選取大部分觀眾其實都不太了解的“備飛”飛行員的角度,來講述這個故事。

原來,導演文牧野最初也與許多人一樣,並不清楚閱兵時飛行員的具體配置。在籌備電影、調查搜集閱兵資料時他發現,原來還有“備飛飛行員”這一位置,去了解之後才知道,原來飛得最好的那一個卻要成為“備份”,因為飛行時有隊形,飛得最好的那個人每一個位置都要飛得很好,都會飛,所以他就會變成備飛飛行員。

“這個很矛盾,我最優秀,但我卻不能飛越天安門。恰巧空軍殲-10梯隊備飛飛行員是個女孩,所以我們這個角度就誕生了。”

2015年天安門閱兵,駕駛殲-10戰機飛過天安門上空的兩名女飛行員是何曉莉、盛懿緋,另兩名女飛行員余旭和陶佳莉作為“備份”,這是宋佳在《護航》里扮演的角色原型。

令人扼腕痛惜的是,2016年11月12日,影片主角的原型之一、首位殲-10女飛行員余旭在飛行訓練中發生事故,壯烈犧牲。

■實地探查

“帥氣背後是汗水淚水甚至血水”

文牧野在籌備劇本期間,去空軍基地現場探訪了一番,實地了解的許多真人真事也融入到了故事中。

比如,導演先前一直以為,空軍在天空中所有的動作,都必須是由塔台給出指令,然後編隊按照指令去做。後來,他到了基地才知道,原來在空中如果遇到問題,飛行編隊是可以自行解決問題的,他們只會去詢問一下塔台。

《護航》中,佟麗婭駕駛飛機出現故障,詢問塔台後,宋佳報告決定自行解決這一情節,就來源於當時文牧野的採風。

去空軍基地,文牧野的第一印象和我們觀眾看電影的感受一樣,就是空軍飛行員的帥氣和英姿颯爽。後來,隨着了解越來越深,文牧野深刻地感受到,這樣的帥氣和英姿,都是用這些飛行員的汗水淚水,甚至是血水換來的。因為飛行員的成材率極低,幾乎只有十萬甚至百萬分之一。

導演用一個類比,告訴了我們飛行員的日常狀態和成才路的萬分不易。“我們學生每個學期都考試,掛科可以補考。但他們沒有這個機會,如果掛一科,就終身停飛。所以等於說,他們開始練飛機的時候,一直到他們能夠駕駛殲-10超音速飛機,這個過程中一點錯誤都不能犯。”

■揭秘訓練

“承受越大載荷力,才能飛得更快更高”

《護航》為普通觀眾稍許揭開空軍飛行員日常訓練的神秘面紗,其中有一段宋佳飾演的呂瀟然在載人離心機里訓練,出了機器,堅持走到休息室,最後趴在水池邊嘔吐的情節令人印象深刻。

超音速飛機飛行時突然抬頭,血液會從頭部瞬間下降移到腿部,飛行員會產生黑視,即什麼都看不到;如果飛機突然下沉,血會從腿瞬間到頭部,也會盲視。

飛行員的訓練,包括離心機訓練,就是為了要在這種快速下降上升的過程中仍然保持正常駕駛狀態。“只有承受得住越大的載荷力,才能飛得更快更高。”

片中這一段中提到的6G、8G等數字標準,意思是,飛行員要承受自身體重的相同數字倍數的壓力在自身身上,“比如說咱們自身體重是多少,八基本上就是乘以八,你把這個數字壓在他身上,這就是G。”

據文牧野介紹,中國女飛行員訓練時最高能達到8G,男飛行員的數值最高則能夠達到9G。

一身戎裝,駕駛戰鬥機直衝雲霄,這樣帥氣靚麗的身影背後,是萬里挑一、可謂“殘酷”的極低成材率與飛行員日常訓練流不盡的汗水和淚水。“我覺得能夠支撐他們走到這一步的,是對藍天和自由的嚮往與他們的愛國精神。”文牧野說。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