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電影快訊 1421℃

吳亦凡還沒吃慣牢里的飯,影視圈就又有一位“頂流”翻車了。

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 陸劇吧

近日,因出演爆款耽改劇《山河令》一炮而紅,在短短几個月內成為業內新“頂流”的演員張哲瀚,因為參觀靖國神社等涉日政治問題一夜間成為劣跡藝人,被全網討伐。

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 陸劇吧

這一事件的出現,不僅讓我們為藝人藝德與政治素養的缺失感到遺憾,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代網絡“造神”亂象的冰山一角。

一夜爆紅或許大有人在,但當爆火與塌房的速度越來越快,背後的隱憂才是值得我們思考的關鍵。

  1. 資本造神,最為致命

說到“造神”,可能人們第一事件想到的就是“飯圈”。

但實際上,飯圈不過是造神運動的附屬品。

日韓市場上舶來的“偶像”“愛豆”乃至“養成系”的概念,與瞄準熱錢的資本進入幾乎擾亂了整個影視市場的評價標準。

不知從何時開始,做好本職工作,唱好歌、演好戲、認認真真地完成每一次演出已經不再吃香,業務能力不再成為一名藝人商業價值的主要影響因素。

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 陸劇吧

於是我們看到,在舞台上跑調忘詞的新人練習生總能輕易被觀眾原諒,被商務青睞,而兢兢業業的老戲骨卻無人問津。

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 陸劇吧

再到後來,所謂的流量屆也開始內卷,作為一名歌手、舞者、演員,他們需要面面俱到,需要呈現一種無所不能的完美,讓他們能與普通人類所區隔開來。

對於藝人和他們背後的經紀團隊來說,無聲處已然硝煙四起——

“學霸人設”“愛國人設”“女權人設”“讀書人設”“笨蛋人設”......每一個小小的興趣、特長都被無限放大,成為圈粉的獨家秘籍,也成為熱搜上的一個個爆款話題。

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 陸劇吧

在經紀團隊不遺餘力地放大藝人的優點的同時。狂熱的粉絲在飯圈的規則之下無限隱藏藝人的缺點,甚至已經到了不可理解的地步。

對藝人形象不好的負面輿論,統統被掛上“反黑站”,一旦出現不好的輿情,就以正向積極的詞條“凈化廣場”。

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 陸劇吧

到最後,在資本與粉絲的層層包裝下,明星藝人戴上無數層人設面具,徹底成為了“神”的扮演者。收割着一茬茬信徒的時間、精力與金錢。

演得久了,演員也會漸漸忘記自己僅僅只是一個稍微有些才華的普通人。

二、人們樂於造神,更樂於看到“樓塌了”

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曾經做出一個“15分鐘定律”的預言,意思是說:“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加起來耗時半個小時,就能搞出一個名人,然後再搞死一個名人。

時至今日,往日的預言愈發接近現實。

不管是影視藝人、奧運明星還是品牌企業,爆火與塌房似乎都在朝夕之間。

與在娛樂圈火了十年的吳亦凡不同,從今年2月《山河令》走紅到今日,張哲瀚的高光時期不過短短半年。

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 陸劇吧

在這夢幻的半年內,資本推着他以光速向前走,他發歌、拍電影、登上無數個綜藝節目,天天上熱搜,甚至代言都連拿27個,在粉絲的擁簇下戴上一個個光環,完成前幾年想都不敢想的成就與目標......

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 陸劇吧

但成名後的繁忙行程與閃耀的機會,也意味着他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身份的躍升,讓自己的言行舉止配得上“一個真正的榜樣”,而在業務能力上更加沒有時間給自己充電了。

這不是張哲瀚或吳亦凡一個人的困境,而幾乎是所有經資本催熟的藝人推上高位後的必經之路。

但不幸的是——

當本是凡人、卻戴上“神”的面具的演員們出現任何錯誤,如狼似虎的民眾就會立刻剝奪他們的神位,將他們置於死地、不得翻身。

我們熟悉的“翻車”“塌房”,正是信徒將神像親手砸碎的“反噬”。

如果是偶然事件,自然不必多言。但在近兩年,從鄭爽到吳亦凡再到張哲瀚,這個“15分鐘定律”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而所帶來的結果和影響一次比一次可怕。

封殺一個吳亦凡、張哲瀚似乎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要“造神”與“毀神”的思維邏輯沒有被剔除,鬧劇便永遠不會停止。

當“15分鐘定律”從飯圈紛爭延伸到娛樂圈外,其破壞性便體現得尤為明顯。

首當其衝的是剛剛凱旋歸來的奧運冠軍——

奪得奧運首金的楊倩,因為比心時的笑顏戳中了無數觀眾成為體育偶像,在被翻出清華在讀生的身份之後,還被網友戲稱“因為清華大學放暑假,所以才抽空來奧運會拿了個金牌。”

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 陸劇吧

但當網友翻出她去年收藏耐克鞋的微博時,又馬上以“跪族女孩”的黑稱來惡語相向,甚至因她是射擊特長單招的清華生,而怒指“學霸人設翻車造假”。

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 陸劇吧

因為好身材圈粉無數的男子200米混合泳冠軍汪順,因為在自己發的短視頻下面回復了一位風評不太好的女網紅,被網友罵“下頭”。

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 陸劇吧

更離譜的是,因為15歲的銀牌選手陳芋汐,只是因為發短視頻沒有圈全紅嬋,就被惡意揣摩是因為嫉妒全妹得了冠軍,故意孤立對方,被罵“年紀小心眼多”。

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 陸劇吧

可能有時候我們高舉正義大旗把自己剛剛建好的高樓大廈碾成廢墟時,根本意識不到在這場“狂歡”里,我們延續了多少惡。

  1. 一邊造星,一邊毀神,

互聯網亂象的背後是理性的缺失

爆火與塌房,可能就在朝夕之間。

不管對於哪個行業,在哪個領域,這樣的網絡環境必然不是良性生態的土壤。

而對於我們每個吃瓜群眾來說,更要警惕這一次次“造神毀神”的15分鐘對於自身思維的局限。

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 陸劇吧

所謂“造神”,根源之一是非黑即白、非善即惡的二元化思維。當人的思維在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做快速跳躍。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科學,整體,客觀的看待社會、時代以及人的能力。

在二元化思維的影響下,人們變得喜歡接受結論性信息,把一切事物標籤化,並且主動放棄判斷力和批判性思考。

又一頂流隕落,“造神運動”還會害多少人? - 陸劇吧

反正自己沒有什麼可以值得標榜的,所以喜歡標榜自己能叫的出名字的人。並欣欣然與有榮焉。於是,人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一種無限縮小自我的同時無限放大“他人”的極端狀態。

大家願意把自己的情感、願望、理想轉移支付給一個自己其實並不了解的人,並傾盡全力把他向神壇上推。目的是期望能被拯救,當期望落空,只留惱羞成怒。實際上,人們造出來的神越多,只能證明信仰的迷茫,不能代表文明和進步。

希望在“翻車”鬧劇偃旗息鼓後,資本與用戶都能得到反思,不再用神性去製造喧囂。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偶像,更沒有完美人格,輿論的聲音越沸騰,無論是讚美或是批駁,就越意味着苛刻、盲目、標籤化,離真實的人性就越遙遠。

作者:金小碗

美編:肖慧

推廣:冉亦婷

文化產業觀察:

創建於2013年4月,微信內創建最早、最有價值的文化產業資訊平台,在業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中國文化報》曾 做專訪,刊發題為《生產高品質內容,做專業自媒體平台——文化產業新聞:不做新聞的搬運工》的報道。發送最新行業動態和分析報道,鏈接政府、企業、學界的 信息中轉站,文化產業相關從業者學習、交流、宣傳的必備工具。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