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處》影評:長大的代價遠比想象中痛苦

電影快訊 1081℃

片商和預告片的刻意誤導,其實害到了這部電影,讓觀眾紛紛都只認為《破處》就是一部兩位低級青少年追尋破處的性惡搞旅程而已(包括我原本也這樣想) 。它還是可以被歸類為中國台灣少有的開放大尺度性喜劇,但你也需要知道的是,它的本質其實是我們從沒想過在《破處》兩個字的背後,可以看見的關於另一層蘊含情感和深思的意義,它的悲與嚴大於喜和歡。

「破處」這件事當然是興奮愉悅的,但本片可不是來告訴你破處有多甜美的,而是來告訴你想要「轉大人」才不是破了處就可以天下太平一路順風的。轉大人哪有你所想像的那麼美好,相比之下破處不是全部更是微不足道,歡快一時爛事一世,編導以前後走向的曲折,傳遞了性事上的尊重和理解,同時詮釋着轉大人的過程心酸血淚,這樣意想不到的成年禮性啟蒙論點,《破處》實質比我們設想的都還要殘酷太多太多了。


《破處》影評:長大的代價遠比想象中痛苦 - 陸劇吧

《破處》劇照


在整體營運的調性走來,事實上《破處》並非我們所想的低級,看到後來,就只是他們破處後的依然幼稚。訴諸破處跟轉大人幾乎毫不相關,擊碎了這層年輕人的多餘幻想,甚至到了後來慘事接二連三,神器與陳祖烈的支離破碎,讓他倆再也不覺得破處能改變些什麼了。

慾望、友情、一夜長大,三項為一,是《破處》徐徐堆疊出的情感命題,兩位男主角之間的友情更是重要,也是切入核心的唯一引線,一個來自普通單親家庭,在心靈上卻好像什麼都有,而一個是有錢人家的小孩,看起來生活很富裕,卻是真正寂寞的那個人,還有另一個昵稱為西施的女孩,厭倦社會的折磨,渴望着戀愛,角色們皆有彼此的慾望。

《破處》透過在社會上看似正常(其實是裝出來的)其實很邊緣的人們,陰錯陽差湊在一起,解構了一個告別青春的長大故事,光是女主角不會是普遍認同的大眾美女,就可以知道《破處》並不會是許多人期待的那樣單純,然而電影意料之外的嚴肅深刻又刻骨銘心,在妄想「破處」的後頭,離轉大人事實上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陳祖烈及神器的角色刻畫都很好,不過當你看到神器的旅程,你就會發現什麼「破處」等於「轉大人」根本是狗屁,相較之下一路幫着神器的陳祖烈背後心碎的內心與西施相呼應,那才是大人世界裡真正的樣子。


《破處》影評:長大的代價遠比想象中痛苦 - 陸劇吧

《破處》劇照


《破處》真的悲大於喜要多太多了,我對於這部電影的方向真的完全想錯,後半段的撕裂和拉扯既感慨又動人,重點是這部電影拍的真好看,前半部30分鐘像是很純粹的青春校園性喜劇,而後一個小時則轉為了驚心動魄的夜晚公路電影。

將三人放在一起,碰撞彼此的價值觀,也看見了想要轉大人的不易之處。前後兩段的走向不盡相同完全始料未及,但調性嫁接幾乎不會有斷裂感(比起同檔的《戰爭中的鬼故事》好多了)的很順把議題往下帶的完整,爾後不時以成年和未成年以前的經歷,有效的成為推動成長辛苦甘苦談的催情心歌,荒唐卻不滑稽、通俗卻又徹底讓人思考成年的意義。少年們總覺得,「破處」象徵的就是長大,但,《破處》雖以此念頭破題,可在友情、死亡、公路心靈旅程元素的介入後,電影全權跳脫了性喜劇的枷鎖。

藉由成年之後馬上飛來的糟糕橫禍,擺明就是要跟觀眾衝著說,「你以為破處就代表成年?儘早捨棄這個幼稚的想法吧,成年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神器成功破處,結果呢?他的幼稚隨時可見,甚至,對於生命不再眷戀的西施還把「破處」當成死前的目標。為何把成年的「破處」與死前的「破處」紛紛擺在開頭和結尾,西施的一句「你以為成年就是轉大人嗎?當你發現成年後一件好事都不會發生,你會寧願自己從未出生過」,我想已夠格概括整部電影的中心命題了,而片尾適得其所催出情緒的那首「魚」,搭配旅途上交叉剪輯的蒙太奇以及那開放式解脫的收尾,那股情感的力道實在讓人久久不能自己。


《破處》影評:長大的代價遠比想象中痛苦 - 陸劇吧

《破處》劇照


《破處》由林立書導演執導,分割的雙面旅程調性掌握絕佳,在性喜劇的誤導下(還是有,只是不是看起來的那樣重點),帶領青春少年少女踏上一趟突「破」成年「處」境的破處之旅。林立書曾經說他打造了《破處》是有一個渴望來傳遞的想法,接着便說出了「很多時候人們卡在快成年的年紀,常常急着跟世界證明我是個大人了,想要脫離父母的控制,但反而做出太匆促的決定,而這種一夜長大,往往再也回不去了」,一席話,訴諸了《破處》電影的無可奈何。

探討長大這回事,以及背後笑鬧下千百種的孤獨與遺憾,前半段針對愛與性的處理的確相當帶有成年人的衝勁,那種對於性的渴望與生俱來,但在火辣辣的刺激底下卻不下流行事。的確,在一位女孩於自己面前裸着上半身的激情四溢來說,是男孩恐怕都會渴望進入下一步,可女孩的拒絕以及脖子上的信仰暗示,雖然養眼,但林立書是溫柔保護的,去傳遞兩性對性的差異之處,以及求歡裡頭的互相尊重的重要性,當然還有女孩在成長過程要懂得保護自己以及擁有自己身體的自主權,打理下來褪去了污穢感,反倒多了一份體貼(女孩)和批判(男孩),但男人就是這樣,要不到就選擇去用買的,所以林立書再以這多餘的「性發泄」為出發點,讓兩位男主人翁歷經一場魔幻的夜晚便直直落下了轉大人的悲傷特快車。

妄想轉大人,從來沒有你想的那麼美好,林立書用單純但深刻共鳴的動人成長劇本,減緩了性的力道與雕琢,放大了性之上更重要的那些大人課題。前後呼應的水,泳池的小和海水的大,沉浸的游以及受困的溺,便傑出的帶出了兩個年齡各自不同的哀愁與無奈,不花俏,卻寫實沉重。或許生死的黑暗不一定能代表長大,但也或許,長大後的苦痛比快樂多更多,就是這樣生不如死的吧。


《破處》影評:長大的代價遠比想象中痛苦 - 陸劇吧

《破處》劇照


一眾演員徹底將青春點滴逝去的悲歡離合演繹極致,主要演員的吳肇軒、楊懿軒、郭文頤、曾珮瑜和睦媄表現都是意料之外的傑出,真的夠格將觀眾吸引進入那深深深深的情緒洪流裡頭。遺憾、掙扎、惋惜、徘徊又思念,那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吳肇軒帥帥的香港腔第一印象好感渲染,緊接着他的角色雖有錢可父母離異,父親來到台灣,最疼他的母親卻在香港有了新家庭再也得不到關愛,他什麼都有,但與父親和繼母都不親近了,唯一的依靠,只有與神器相伴的點點滴滴,友情,是他的全部。

陳祖烈是電影中最富有同時也幾乎什麼都沒有的孤單角色,而吳肇軒將外放的表面樂天展現,殊不知心底是一道道的高牆,有時候的白目,都只是想在生活中找尋些家庭無法給他的關注,最終無不令人心疼吳肇軒的詮釋,感嘆無奈也終於解脫了。

不過楊懿軒,倒就蠻讓人不耐的,重點是,這就是編導想要的敘事效果,所以楊懿軒也的確將神器的各種幼稚不懂事表現得惱人藉以傳遞破處不等於轉大人的真實面容,陳祖烈為他做那麼多就是珍視感情的證明,但神器卻完全不懂得的用無理取鬧摧毀了他們的情誼,這讓兩人分道揚鑣後陳祖烈那一句「我們永遠都是兄弟」格外使人心疼,同時讓神器的幼稚足以有強烈的狠勁(畢竟都幾近斬斷了友誼)根除了破處的虛偽轉大人思想,卻彷彿沒了所有,一語道破,破處沒辦法讓你擁有什麼、改變什麼或成長些什麼,它是人生必經,可絕對不是轉大人的門檻。


《破處》影評:長大的代價遠比想象中痛苦 - 陸劇吧

《破處》劇照


走了那麼遠、失去了那麼多,我們才終於懂得長大的代價遠比想像中痛苦,吳肇軒和楊懿軒詮釋着轉大人的兩面情,於興高采烈的十八歲需求,走向一切只會每況愈下的後十八世界。兩人的表演,意外揪住觀眾的心,展現青春、瘋狂到勢必得成長下的無奈,似乎讓我們都知道了,十八歲的不久之後,只會剩下滿滿的遺憾。

而中途被拖進的西施由郭文頤飾演,黯淡人生僅有觀看陳祖烈的直播默默愛戀這一點慰藉而已,有這一位已經歷過幾年社會歷練的角色加入,對於神器及陳祖烈兩人是一種正反面的對照,亦是擊碎只要破處就是轉大人假象的必備態勢,西施之所以重要,就是在《破處》一片中,處處加深了社會面的弱肉強食,喪失志氣一度尋死的艱辛對比兩位根本還是屁孩正以為十八歲過後美好人生才正要開始的天真,拉扯齣電影無奈的那一層寫實悲傷怨懟。

郭文頤的演出很好,角色更是精彩,《破處》有這些描寫深刻入骨的角色,真的很好,不過從預告或海報看起來都很主要的睦媄,僅僅只有可能差不多十分鐘的戲份,蠻可惜的,倒是那個大尺度的戲份,身材真的超漂亮的,已足令人傾心。曾珮瑜也很美,可大半都只能演屍體,睦媄青春年華十分鐘角色其實很不錯了吧,另外,竇智孔、李千娜、納豆和黃登輝的客串亮相皆頗有趣味的戲劇效果,共襄盛舉,相當好玩。


《破處》影評:長大的代價遠比想象中痛苦 - 陸劇吧

《破處》劇照


很難想像,原先把《破處》認為只是青少年掛着性慾到處求歡的那種無腦性喜劇看待的我,會如此欣賞並喜愛着《破處》的敘事結構,因為它真的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它也真的是認真的講着一個我們都能感同身受的嚴峻成長故事,狠狠的打了破處這個片名以及我們對破處的胡亂遐想一巴掌,殘酷的告訴你,破處對於你的轉大人之路,是一丁點用都沒有的。

不過或許,神器及陳祖烈瘋癲的青少年形象我們起初也難有共鳴,但到後來的曲終人散畫面憶起,卻不得不感動着領悟,那就是青春最瘋狂的樣子,只是林立書為了讓第三幕能夠激起情緒,以及主角倆想要轉大人前後的「妄想」及「真實」。那寓意呈現出的拉扯對比是稍微誇張激動了一點,可整體的趣味性與敘事效果仍出色的好,反而更能細緻堆疊了結尾成年無奈的感嘆情感讓人忍不住淚水打轉。

陳祖烈有錢卻沒有家人關愛的內心孤單、神器到頭來都沒能真正轉大人的悲哀以及西施寄託的那一點點的信念瓦解,三個角色徘徊於生命中途垂死掙扎,最終只剩下那一點點美好青春得以留念。瘋過了、哭過了、活過了,一首「魚」、一個回憶蒙太奇跑馬燈,告別了人生也訣別了青春,終究,我們都只是一隻過目即忘的魚,當這個世界沒有了氧氣讓我們呼吸,就是時候,好好把它放下了。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