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世紀的曙光,反對教會封建迷信的發起者——馬丁·路德

電影快訊 1969℃


導語:


在歐洲所謂的"黑暗的中世紀"接近尾聲之時,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這三場思想上、政治上乃至社會的方方面面的洗禮先後到來。在這當中湧現出了有如"美術三傑"、"文學三傑"、馬丁·路德、伏爾泰等這樣的新思想的大師和發起者,後世將他們稱作"思想上的巨人"。他們雖然處於不同的時代,但是他們搏擊封建黑暗、與教會勢力對抗的勇氣和對科學及真理的矢志不渝的追求的那種精神是一致的。


本文將以馬丁·路德為主人公,以他為出發點,講述中世紀將結束、資本主義大革命推翻封建王朝的時期尚未到來的那段時間的社會現狀,並且通過馬丁·路德其人的生平及所為,談談他對於宗教改革這場運動的意義所在,以及這場運動的影響。


(1) 簡述馬丁·路德的生平


1483年11月3日,馬丁·路德出生在位於德意志東部的艾斯勒本的一個小山村。他的父母原先是勤儉的務農者,但藉助着德國商業的發展這一契機,父親轉行當起了礦工,後來通過努力,他的父親竟然也開了一家礦場,當了小礦主,並且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

歐洲中世紀的曙光,反對教會封建迷信的發起者——馬丁·路德 - 陸劇吧

(馬丁·路德的父親:漢斯·路德)


父親從小讓馬丁·路德接受先進的啟蒙教育,將他送到大城市學習。這樣的教育經歷使得馬丁·路德免受教會的思想控制,並學會以自己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


14世紀末期的德國經濟比較發達,因其處於歐洲大陸的中心位置,為德國的商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條件。雖然有着這樣的經濟優勢,那個時期的德國仍然處於分離的狀態,這直接導致了國內統一市場的缺陷,使得商業的發展受到阻礙。政治上德國也是亂成一團,政治經濟的分裂相互影響,互為因果,惡性循環。在一片混亂當中,德國的天主教會乘機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教會的僧侶和教徒們通過傳播天主教,強化人們對封建迷信的信奉,利用人們的蒙昧謀一己之私,無惡不作。


少年時期的馬丁·路德親眼目睹了教會對德國民眾的種種壓迫,他們口口聲聲說著虔誠信主,剋制自己的慾望,而自己卻腐敗奢侈,生活放蕩,於是他下定決心要通過改革戳穿教會虛偽的嘴臉。於是上了大學的馬丁·路德背棄父母讓自己學習法律的期望,選擇在父母詫異的眼光下"遁入空門",進入雷爾福特聖奧古斯丁修道院當起了修道士,並且開始鑽研神學。不像口是心非的教會僧侶,馬丁·路德專心於神學,潔身自好,埋頭苦幹,完成了神學博士的學位。在1508年,馬丁·路德成為德國維登堡大學的神學教授。

歐洲中世紀的曙光,反對教會封建迷信的發起者——馬丁·路德 - 陸劇吧

(年輕時的馬丁·路德)


在歷經多年的修為之後,面對教皇和天主教會的腐敗奢侈,馬丁·路德堅定了自己少年時進行宗教改革的想法,並且從實際出發,創建了自己的宗教學說——"因信稱義"說。馬丁·路德曾經多次參加羅馬教廷的懺悔儀式,並且反覆思考着怎樣才可以獲得上帝的寬恕。在認清了教會繁複但毫無用處的種種儀式,他回想起在在羅馬書籍當中的一句話:"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他明白了,要想獲得上帝的救贖不需要教會的什麼繁瑣的儀式,只要對有真主虔誠的信仰之心。


而馬丁·路德的新新神學學說與教會的"因行稱義"說大大相反,幾乎直接否認了夾在民眾和上帝之間的教會的存在。在馬丁·路德的"因信稱義"說的指導下,他本人越發對教會的種種虛假的儀式和行為感到厭煩。1517年,教皇利奧十世頒發贖罪券,聲稱"只要信教民眾的錢在募捐罐里叮噹一響,他的靈魂就會從地獄直接飛往天堂"。這樣虛假的欺騙性行為又一次激怒了馬丁·路德,他在維登堡大講堂門前貼出《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論綱》中的內容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強烈反響,直接點燃了人們心中對教會不滿的火焰。這《論綱》也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使得馬丁·路德成為這場運動的代表人物。

歐洲中世紀的曙光,反對教會封建迷信的發起者——馬丁·路德 - 陸劇吧

(馬丁·路德正在張貼九十五條論綱)


1519年馬丁·路德與教會的神學家約翰·艾克展開大辯論,由於教會行為本身的虛假性,以及路德咄咄逼人的言語,艾克只得灰頭土臉地離開。這一論戰加速了改革的進程,也使得路德的影響力大大增加。


1520年馬丁·路德的神學學說大火。這一年路德發表了《致德意志貴族公開書》、《教會被囚於巴比倫》、《基督徒的自由》,這三部作品被稱為宗教改革的三大論著。包括三大論著在內的路德的作品,將矛頭對準了整個封建神權統治,反對只會奴役人民而對社會發展毫無用處的教會制度,而主張建立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廉價教會


面對路德越發緊逼的攻勢和民眾不滿的情緒,1520年,教皇決定勒令讓路德在60天之內改過自新,否則開除教籍。面對來自教會的威脅,路德毫不動搖仍然義正言辭地道明自己的立場。這一行為自然得到民眾們的擁護,增加了路德的威望。此時宗教改革已經蔓延到西歐各國。

歐洲中世紀的曙光,反對教會封建迷信的發起者——馬丁·路德 - 陸劇吧

(歐洲中世紀的教皇)


1521年,教皇於沃爾姆斯召開帝國會議,決定給路德這樣的"異類"定一個罪名並將其捉拿歸案。但是路德仍然毫不畏懼,他在帝國會議上堅稱:"我堅持己見,絕不反悔!"於是,國王查理五世和教皇只得對路德進行人身迫害,剝奪了路德的法律權益。失去法律保護使得路德無法立足於社會,只能前往瓦特堡隱居。

歐洲中世紀的曙光,反對教會封建迷信的發起者——馬丁·路德 - 陸劇吧

(馬丁·路德面對教皇審判慷慨陳詞)


路德在隱居之時從事經文翻譯。1543年,他翻譯的德文聖經出世。德文聖經的面世使得廣大民眾可以直接閱讀聖經,而不需要任由教徒們對聖經作出種種解釋。而他的聖經譯本廣為流傳,又讓這種文字成為德意志各個聯邦連為一體的紐帶。

歐洲中世紀的曙光,反對教會封建迷信的發起者——馬丁·路德 - 陸劇吧

(馬丁·路德所翻譯的《聖經》書影)


但是到了後來,當人民準備將這場宗教改革演變為一場推翻封建制度統治的革命時,路德選擇站在了封建統治者這一邊。他先後撰寫了《勸基督徒勿從事叛亂書》、《反對殺人越貨的農民暴徒書》,並且宣稱:"無論誰,只要力所能及,無論是暗地裡也好公開地也好,都應該把他們戳死、扼死、刺死,就像必須打死瘋狗一樣!"於是,封建統治者們就像絞殺瘋狗一樣大肆殺害反叛的農民。路德徹底與曾經支持過自己的民眾決裂,淪為封建統治者們維護統治的工具。


1546年,馬丁·路德死在了出生地艾斯勒本。

歐洲中世紀的曙光,反對教會封建迷信的發起者——馬丁·路德 - 陸劇吧

(馬丁·路德的故居)


(2) 正確認識、評價馬丁·路德的一生


馬丁·路德作為16世紀德國乃至歐洲宗教改革的先驅,以及其路德教的創始人和奠基者,他的反對教會和封建勢力的行為是符合社會發展潮流的,從這一點來看,他足以擔得上"巨人"這一稱號;但是他認同"緩和的、循序漸進的改革"道路,面對民眾指向封建君主的刀槍,他選擇了後者,這又使得他的晚年名聲敗裂。

歐洲中世紀的曙光,反對教會封建迷信的發起者——馬丁·路德 - 陸劇吧

(中年的馬丁·路德的畫像)


如果不刻意去誇大馬丁·路德的成就和放大他的缺點的話,我們便可原諒他的過失。其實路德是一個大大咧咧、直言不諱、固執、粗野中又不失正直的人。年輕時的他痛視教會種種不公正的言論和行為,一心想要去瓦解這樣一個"寄生蟲"一般的組織。即使面對教會的打壓和迫害,他仍然堅持自己的想法,並不是說什麼為了人類的進步、為了百姓過上好日子等等這樣高尚的理由才去做這件事,而是他認為教會和封建社會裡的條條框框是錯的。他本想推動教會進行一次改革,卻意外地演變為席捲整個歐洲思想政治運動。其實,他也是一個有自己個性的人而已


他的言語和文字偏激而又熱烈,對於那些與自己持有不同意見的人,他時常恣意辱罵對方。雖然他強調教會對民眾的種種壓迫和欺騙是不對的,而且在接受教會審判和被剝奪政治權利之後,仍然堅持自己的想法,但是後來卻接受封建諸侯的保護,路德也是在這期間得以翻譯了聖經。作為信教人員,路德自己卻與一位離開修道會的修女結婚。


馬丁·路德又有其自大和片面的地方。憑藉著自己對聖經的多年研究,他只承認自己對經文內容的看法,並且將自己的想法帶入翻譯成德文的聖經當中,甚至按着自己的神學觀欺騙大眾,而且絕不容許別人對他持有不同的意見,從這一點來看。路德實在是一個缺少了聖人謙虛包容的品質。他自己也說自己"粗野,狂暴,激烈,好戰。"


另外,路德對猶太人心存偏見。他認為猶太人是一種需要通過社會隔離加以"完善"的人,這一行為使我們不得不思考是否德國後來納粹反猶太心理與之有牽連。路德極其憎惡巫術,並且將這一心理帶到了教會對所謂的"巫女"的批判當中。路德非常贊成對那些被判決為"使用了巫術"的婦女處以死刑,而實際上這些婦女大都是被無辜陷害的。

歐洲中世紀的曙光,反對教會封建迷信的發起者——馬丁·路德 - 陸劇吧

(被認定為"女巫"的婦女被教會判以火刑)


路德打擊教會的肆意妄為,相應的封建王權得以加強,而路德·自己也迎合封建君主,反對民眾進行暴力革命的行為;他所倡導的"因信稱義"和信仰自由,以及種種偏激的言語和看法,又間接地使得基督教下各種教派分裂,他本意是想通過改革教會使得德國統一安定,擺脫舊有的落後宗教體制,卻導致教會分裂,社會混亂。


我們必須承認,馬丁·路德並不是一個完人,畢竟聖者是少有的。生活於那樣的一個時代,歷史人物的局限性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出生於小山村的小教士,建立了自己的教派,發出了自己的想法與見解,並且讓他們得到實踐,獲得過德國多數民眾的擁護。路德告訴人們如何"獲得上帝的救贖",他曾說過:"教會的全部生命和本質就是上帝的話語"道出了教會存在的真正意義。於宗教而言,他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被封建教會隱藏的真相,使得歐洲在走向理性和科學的道路上不再蒙昧。


馬丁·路德的一生,有過偉大的時刻,也有陰暗、虛偽的一面,但是從大局上看,前者大於後者,其瑕不掩其瑜。


(3) 深挖宗教改革對於人類歷史進程的影響


前面兩個部分已經闡述了馬丁·路德的生平和對其所作所為或多或少有了客觀的評價,也提到了宗教改革對於當時的歐洲的影響。現在,我們需要回顧前兩者,並且展開進一步的探究。

歐洲中世紀的曙光,反對教會封建迷信的發起者——馬丁·路德 - 陸劇吧

(正在進行中的宗教改革)


如果說文藝復興是一場針對文學和思想上的一次革新的話,那麼後來的宗教改革則是一場席捲宗教乃至政治的風暴。從表面上看,宗教改革可以看成是社會對於封建教會的弊端一些反應。那個時候的教會的影響力已經有所下降,比如14世紀的"巴比倫監禁"事件和14世紀末的"教會大分裂"事件,以及民族國家觀念的提升使得封建統治者和民眾越發地將教皇看成是外國人,後來還發生了像1517年教皇兜售贖罪券這樣恬不知恥的事件,這更加激起了民眾對教皇的不滿情緒,而馬丁·路德的九十五論綱則是點燃民眾怒火的導火線。

歐洲中世紀的曙光,反對教會封建迷信的發起者——馬丁·路德 - 陸劇吧

(教會正在向信教民眾兜售贖罪券)


從更深的層次上講,宗教改革其實是一次披着宗教外衣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顯然,之所以開展宗教改革最為直接的原因是天主教那幫人極其腐敗的行徑。作為社會中人盡皆知的"寄生蟲",他們又佔據着極高的地位,教皇曾經讓一個企圖奪回控制權的封建君主在雪地里跪了三天三夜。而在教會滿口道德正義的話語下,大多數時候他們的行為只是為了金錢,教會所制定的各種教義和制度組阻礙了當時新興資本主義的發展,成為國家經濟和文化前進的絆腳石,這是宗教改革的根本推動力和封建教會土崩瓦解的緣由所在。

歐洲中世紀的曙光,反對教會封建迷信的發起者——馬丁·路德 - 陸劇吧

(早期資本家的礦場)


宗教改革大大有利於西歐文明的現代化。它使得宗教文化廣為流傳,民眾們的識字率提高,擺脫了教會的思想桎梏。其時民眾覺醒和參政的程度是亞歐大陸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


當然,宗教改革也引起了教義上的爭執和互不相容,並且因此引發了許多流血的宗教戰爭。在西歐分裂的基督教世界中,各教各派開始明白:想要獲得全世界的宗教壟斷地位是不可能的。於是它們只能委曲求全,逐漸放寬對宗教的控制和寬容,以爭得存活的一席之地。


從直觀上講,宗教改革將中世紀時統一的教會打散,分為大量地方性的教會。而這些教會不再原先的政治地位,服從各地封建統治者的管束。雖然沒有徹底改變歐洲封建社會的基本格局,但是已經傷其筋脈,推翻封建世俗統治者則是下一階段的任務了。總之,宗教改革是封建帝國變為現代民族國家的一個階段性事件。


結束語:


馬丁·路德是一位詩人、改革家、不拒世俗的修道士和人盡皆知的偉大神仆。不管是人們眼中偉大的"宗教改革者",還是那個脾氣暴躁,容易發怒和時常放縱自己的粗鄙老人,馬丁·路德已經成為了過去式。雖是這樣,他對自己所從事的領域的刻苦鑽研、身上那種與舊勢力抗爭到底的執着和不因世而改變、隨波逐流的傲氣卻是我們當代年輕人少有的,為此我們應該向年輕時的路德學習,敢於追逐,尋求正義,而不是成為"網絡憤青。"


宗教改革作為一場宗教領域的改革,前承文藝復興,後接啟蒙運動,掀起了蘊藏已久的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浪潮,是人類從封建愚昧走向文明開化的一大步。


參考文獻;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馬丁·路德小傳》

約翰·赫斯特《極簡歐洲史》

阿里斯特·麥格拉斯《宗教改革運動思潮》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