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中心制”下電影製片人該如何突圍? 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首開“製片人之夜”

電影快訊 1206℃

何為製片人?

製片人是整個電影籌備、製作過程中的統籌者,負責把控與管理整個電影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挑起找款子、挑本子、組班子以及宣傳營銷等各項重要的工作,是鏈接電影商業屬性與藝術創作的橋樑紐帶,也是當代電影工業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一輪又一輪的探索中,中國電影產業日趨強大,也推動了製片人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要求製片人要以更加專業化、知識性、技術性的姿態迎接電影在國際化進程發展中的諸多挑戰。

2019年11月21日晚19點,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金雞電影論壇“製片人之夜”在廈門如期舉行。此次盛會高朋滿座,中國電影家協會副秘書長孫崇磊,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副會長尹力,鳳凰傳奇影業總裁、出品人、製片人蔣浩出席並發表了致辭,著名編劇史航、束煥,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第五代導演李少紅,導演、製片人張紀中,萬達影視公司總經理、製片人姜偉,壞猴子影業CEO王易冰,新麗傳媒副總裁兼新麗電影總裁李寧,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導趙寧宇等人悉數到場,如此眾多的重要嘉賓出席是整個行業前所未有的盛況。此次論壇中,針對影視寒冬帶給整個行業的撼動與危機,以及製片人們應如何調整心態面對現狀,嘉賓們都展開了熱切探討。

“導演中心制”下電影製片人該如何突圍? 第28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首開“製片人之夜” - 陸劇吧

“憶苦思甜”的過程也滲透着影視製片人“居安思危”的行業傳統,近年來影視行業的資金短缺問題也更加劇了影視從業者們的“出局率”,在這次論壇中,製片人們各抒己見,探求可持續發展模式,呼籲每一位製片人都應當肩負起引領行業進步、共繪未來發展藍圖的重要責任。

行業現狀:數字化時代盲目求“大”,製片人如何應對資金壓力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與變革,既帶來了影視發展的機遇,也同樣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回顧影視行業的整個發展歷史,從盧米埃爾兄弟的《火車進站》到2010年震撼全世界的《阿凡達》,再到如今國內探索出了優質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電影人自古以來便有着對技術追求的執着性與好奇心。

數字化的衝擊,使國內市場對大場面、大製作、數字化的追求愈發嚴重,尹力主席坦言:“短短十幾年,中國從三千塊發展到六萬塊熒幕,3DMAX放映全世界第一,讓所有同行瞠目結舌。進步的突出可見一斑,數字足以說明了一切,電影的增量、屏幕數量的增加、優秀作品的產生,與每一位製片人的貢獻都分不開。”技術是藝術的基礎,有先進的技術支持才能更好地呈現藝術化的內容。

但反過來,盲目對技術的追求也易引發價值偏頗,不少電影盲目追求高投資而忽視了把控內容關,使觀眾不肯買賬、票房慘敗、口碑衰落。還有一些導演企圖通過高新技術展現強烈的視覺化效果,而造成製片人強大的資金壓力,資金的匱乏也容易因技術不達標而導致電影效果不佳。

這樣的案例在國內電影市場中數不勝數,但頑強的製片人們並不畏懼失敗,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嘗試與探索中破繭成蝶。《流浪地球》的問世開啟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科幻元年”,也獲得了世界上的諸多認可。在成功經驗的帶領下,製片人們也更應該以虛心求教、踏踏實實的學習態度,創作和製作出更多精品之作。

王易冰在“製片人之夜”上講述了自己在國外和國內拍戲的不同經歷,在國內拍攝的時候,他精心為工作人員準備了零食飲料,但實際上這些茶歇卻並沒有真正被現場幹活的導演、演員、攝影及場務人員享用到,而基本上都被司機帶走了。這個故事帶有了一定的諷刺意味,也不得不引起行業思考——發展問題,歸根到底是人員素質的問題。

電影一直是“導演中心制”,製片人如何能在整個電影製作中掌握話語權,其自身的“硬功夫”非常關鍵。新麗電影總裁李寧稱其用20年的時間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製片人,社會發展變化之快,也敦促着製片人要不斷地學習成長。李寧表示:“一名合格的製片人需要懂太多東西了,需要懂創作、預算,還要有人脈、能吃苦、能融資、能宣發,需要很多綜合的能力。”從電影學院的管理系畢業,李寧在這個行業內奮鬥了二十餘年,雖然如今已成為了新麗電影的CEO,在業內也享有身份地位,但其仍然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

在宣傳《夏洛特煩惱》的時候,電影市場的觀眾對開心麻花並不熟悉,為了預熱,李寧親自帶領開心麻花的團隊進行路演,跑了56個地方,獲得了口碑營銷的成功。這個成功的案例是電影營銷的一個創新勝利,也同時說明了,作為一名合格的製片人,要深入創作、融資、製片、宣發等各個環節,這是需要極大的耐心和耐力的。

機遇挑戰:全產業鏈聯動合作,

培育創新知識型人才

一部優秀電影作品的產出,並不是依靠某一個“牛人”,而是整個劇組製作產業鏈通力合作的結果。製片人中心制並不是盲目遵從“一家之言”的獨裁論斷,而是發揮產業鏈中每一個環節的優勢最大化,以產業鏈的聯動合作推動整個項目的順利運行。

以往我們對製片人都會有一些刻板印象,以為製片人只是對創作指指點點的資本家,是一個只懂得掙錢花錢和滿足商業目的的外行人。但實際上,觀眾們對內容質量要求的愈發高漲,也逼迫製片人行業的內部凈化,目前有許多製片人不僅懂得商業運作也同樣精通藝術創作。

束煥作為一個編劇的角度聊起與不同製片人合作的經歷,他坦言在拍攝《民兵葛二蛋》的時候,製片人為了藝術的追求而堅持將一些日戲改成夜戲,但他卻發現夜戲的拍攝難度和拍攝效率要比日戲高出三四倍,於是主動要求又將夜戲改成了日戲。其實導演、製片人和編劇都是要團結合作的,都是為了給觀眾呈現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而奮鬥的,影視劇的生產過程是複雜而艱難的,但齊心協力才能創作出無愧於心的影視作品。而一位懂得創作的製片人,並且尊重創作的製片人,才能夠更好地指導創作,才能與組內工作人員進行更加專業化的溝通。

在產業鏈各個環節聯繫愈發緊密的今天,不僅要求製片人了解產業鏈的各個過程,而且要求編劇、導演、攝影、剪輯等其他工種也不能局限於自己的領域,影視行業的巨大挑戰也呼喚全能型人才的培養和輸出。只有了解整條產業鏈的製作工序與流程,才能更好地讓每個環節的從業人員都能夠真正起到協助和紐扣的作用。

本次“製片人之夜”由鳳凰傳奇影業承辦,這次文化聚會對行業內來說是意義非凡的。鳳凰傳奇影業總裁蔣浩在論壇中表示:“電影製片人既需要繼承電影藝術傳統,也需要點亮電影的未來。每個製片人的製片方法或有不同,但每個製片人對電影的專註與熱情是永恆不變的。”

作為中國最大的出版國有企業鳳凰出版集團旗下的隸屬影視公司,鳳凰傳奇影業在電影行業內不算新兵也不是老將,但卻始終在光影的匯聚中學習、繼承和成長,深入影視行業的每一個環節,包括投資、製作、宣傳、發行等,向觀眾們呈交了一次又一次的滿意答卷。目前,12月29日,鳳凰傳奇影業將推出與李少紅導演合作的《解放·終局營救》,並且仍然有一些新項目在籌備過程之中,比如根據三毛的傳奇故事改編的《撒哈拉》,還有張一白監製的《藏地白皮書》等。

本着對內容的守正創新以及對電影行業的敬畏之心,鳳凰傳奇影業舉辦的這次盛大論壇交流會,也是希望將新老朋友匯聚一堂,共同暢聊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製片與製片人,在思想的碰撞中帶給未來行業發展以啟迪和見解。

未來發展:提高文化自覺性,

建立完善的製片人機制

在以往的許多關於製片人的研討會中,各方專業人士都對建立製片人機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在“製片人之夜”中,對於如何維護製片人行業良性發展的問題,嘉賓們也展開了討論。

國產電影一直在和好萊塢大片角力,在嚴峻的競爭環境下,我們國產電影還能夠“與狼共舞”,與好萊塢共享電影市場,也直接說明了我國的文化實力。不過,抵制文化入侵,仍然是重中之重。

IP改編、引進版權、翻拍海外電影,這似乎成為了電影人們公認的捷徑,迄今為止,仍然有大量改編電影湧入市場,原版痕迹嚴重、劇情內容匱乏空洞、科幻電影製作粗鄙,這些電影往往都會以尷尬收場,而製片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足夠支撐起龐大的電影內容需求,何須攝取外來物?如果吸收海外優秀作品版權進行改編,也更應該注重本土化的創新,而並非單純的“拿來主義”。

當然,我國也並不缺乏電影成功案例,《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中國傳統神話“封神榜”為摹本,以普適價值觀和正能量價值輸出成功“出圈”,並且取得了票房奇蹟,這不僅對中國電影產業來說是一次強有力的推動,對於動畫產業來說也同樣是一次值得紀念的創舉。

從內容上來說,製片人要懂創作、重創新,從整個產業發展上來說,製片人要承擔著更大的責任,如何讓中國電影擺脫小作坊式的生產模式而全面進入工業化水平,是每個製片人都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因此完善製片人體系的建設,創立出又適合管理又利於生產的製片體系,對於整個工業化流程來說都是大有裨益的。但是這種體系,既不能全盤借鑒好萊塢,也不能“拍腦門”自己創,只有在每一日和每一個項目的探索中將二者相結合,才能尋求到根本性的突破。

在“製片人之夜”的盛會之中,身處行業創作前線、擁有着德高望重的頂尖地位的製片人都給出了自己對製片人行業的看法與心得,通過分享製片經歷的喜怒哀樂,透析行業現狀與問題並共商解決之策。用編劇史航的話說,這就像是一個“活”的朋友圈。第一次論壇的成功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也祝願製片人之間的交流盛宴能夠頻繁進行,深化製片人體制改革,引領全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