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觀看電影美國《小丑》

電影快訊 1396℃

今年10月《小丑》在全美首次上映,該片被評為劇情,犯罪,驚悚片。此片上映後,美國各個電影院門口都配備了帶槍警員,說是為了現場觀影者安全,防止觀影者秒變犯罪者,引起現場恐慌。對於沒有看過此片的外人來說,到底是什麼電影連警員都動用上了?驚悚片?到底會有多嚇人?

然而,電影靜靜開始了... ...

小丑坐在鏡子前畫著妝,廣播里播放着城市工人罷工,城市髒亂不堪,生活物價上漲,這是當時影片的社會背景。社會混亂,氣氛壓抑,小丑聽着廣播,努力讓自己笑着,畢竟自己是帶給人歡樂的“小丑”。

帶你觀看電影美國《小丑》 - 陸劇吧帶你觀看電影美國《小丑》 - 陸劇吧帶你觀看電影美國《小丑》 - 陸劇吧

”我已經是社會底層人了,生活很難了,為何其它社會底層人還要搶我廣告牌,還要毆打我,辱罵我,嘲笑我?“

小丑沒說,也沒哭,他坐在心理諮詢師面前,不停地大笑着。他生病了,他難過時就會不停大笑。

他是小人物,但他也有夢想,也有追求,他想做一個著名的諧星,他想給人們帶來歡笑,他會用筆記錄著生活中的笑點,去酒吧聽其他人的段子,為他的創作收集靈感,他也會去酒吧嘗試說段子給其他人聽。他勇敢,有責任心,會獨自一人照顧母親,為母親做吃的,為母親洗澡,在外的酸苦他從不帶回家裡,他為他自己能撐起一個家感到自豪。他也有想要去愛的人,同時他也缺少愛。他知道他父親是誰後,他沒有不滿,沒有憎恨,沒有索要金錢,沒有索要權力,他只想要愛。他只想得到認可,認可他是個人,是有人會在乎他的人。

他知道,即使是經常聽他訴說自己內心的心理醫生,也從來沒有好好聽他說過話,從沒專心替他治療。他也渴望過健康,正常。

那最愛他的母親呢?他最愛的母親呢?她母親為他付出的肯定最多,她肯定是整個世界上最愛他的那個人。小丑也是這麼想的。

可事實是,他是被領養的小孩,原生態家庭拋棄了他;他被虐待,母親收養他後虐待他。所以,“世界上到底誰才是愛我的人啊!想要開心過日子真的好難,好難。”他想着這些,傷心地哈哈大笑着,一直笑着... ...

他殺死了他幻想中愛他的情人,殺死了曾經他最愛的母親,他殺死了給他手槍讓他犯下了第一起殺人案的朋友,也殺死了他最愛的卻當著所有觀眾嘲笑他的節目主持人。

他只是渴望愛,渴望被尊重。

他曾心懷善意,擁有希望及美好嚮往。他希望給社會帶去歡樂,他逗樂小孩,放走與他同樣時常遭人嘲諷的侏儒同事,因此他的殺戮並不是毫無緣由的。他有血有肉有感情,他並不是無情冷血的殺人狂魔。

他想要開心過日子,快樂舞蹈,在陽光下。

電影是藝術,藝術作品哪有好壞,只有個人喜惡罷了。劇情的跌宕起伏,總以為這一件事肯定就是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了吧,哪知道,還有下一根,下一根,下一根,下下根呢?生活的不如意,誰又不是沒有遇到過,哪知道他會更慘,更慘,更更慘。除了心酸,心疼他,還有什麼?這就是導演想要表達的吧。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想想“小丑”,你是不是還能再多忍一忍?同時,藝術來源於生活,渴望被愛,渴望被尊重是人之常情,簡單施予,用心聆聽,並不困難,反思社會,反思身邊,藝術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就在於此。電影劇情完整,人物推動劇情合理,色調柔和之中又有亮點。從藝術角度來說,確實不錯!

但,小丑畢竟是罪犯,他的遭遇雖令人同情,可私自剝奪他人生命並不是一件對的事,也並不合理合法。社會的穩定和平發展需要一定的法律最為道德底線。“和平”不單單是存在於戰爭中的和平,在當代和平社會裡,人與人之間也需要和平相處。小丑的境遇單單是一個國家一個政策就能治好的嗎?不,絕對不是。如果母親沒有虐待過他,如果父親對他好一些,如果嘲笑他的人少一些,如果心理醫生好好聽他說話,如果他身邊有至少有一個人,稍微改變一下,結果會不會就和現在完全不同?

受人追捧,熱議的電影,即使主人公是個讓人能有共鳴,讓人心疼,讓人想為他打抱不平的人,但並不代表他做的事是對的。

相信,觀影時感性投入,觀影后理性反思,才是電影導演真正所想表達的。

(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原創不易,感謝閱讀!)

標籤: 電影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