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海帆
由于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和隔膜,双方都有偏见。以电影为例,在很长的时间里,尤其是早期的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华人形象都比较负面,其中的典型形象是“傅满洲”系列电影中鬼鬼祟祟、长相猥琐的傅满洲和70余部系列影片“陈查理”中的对白人俯首帖耳且矮小、机灵、斜眼的陈查理。而后,在《苏丝黄的世界》、《六福客栈》等影片中,虽然主角的形象相比正面了很多,但是,其中大多数的中国人的角色都是由美国人扮演的,比如曾获第十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根据赛珍珠小说改编的《大地》中的王龙,他本是个地道的中国人,却由一个长得一点都不像中国人的演员保罗·穆尼扮演,虽然他的演技得到称赞,但是却让中国观众看得“很不爽”。
《大地》中保罗·穆尼扮演的中国农民王龙
1951年,为配合正在进行的抗美援朝运动的宣传,上海文华影业公司决定拍摄一部“讽刺美帝”的电影,与其他直接表现解放军和志愿军与美帝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在战场上斗争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故事的地点是在美国本土,而电影中的角色也全是美国人,而最具“看点”的是,影片中的美国人全是由文华公司当红的演员扮演,这部电影就是新中国唯一一部“全由中国人演美国人”的中国电影《美国之窗》,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电影人也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报了好莱坞电影“丑化华人”的“一箭之仇”。
影片海报
《美国之窗》根据苏联作家狄豪里赤纳同名小说改编,此前曾被黄佐临搬上话剧舞台,据本片导演之一叶明回忆,当时文华公司正好有两个摄影棚空置,且又有配合抗美援朝宣传的政治任务,于是,他们便将这部独幕政治讽刺剧拍成了电影。影片由黄佐临、石挥、叶明导演,剧中的八个美国人分别由于飞、石挥、陈述、林榛、宏霞等扮演。
本片的故事为:朝鲜战争期间,许多美国劳工包括本片男主角堪特(于飞饰)在内都失业了,生活无望。
一天,当堪特擦完一座大厦的玻璃,准备从四十二楼窗户跳下去的时候,资本家巴特拉(石挥饰)在他身上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在猎奇成风的资本主义社会,跳楼也可以成为暴富的机会。
巴特拉和一众公司签订了合同,叫来一群媒体,让堪特帮忙在广播里说点告别话,顺便给一群公司打广告,然后再跳下去,如此一来堪特就可以拿到不少钱留给他的家人,实际上巴特拉可以从中捞到三倍于堪特所得的一大笔钱。
堪特一开始对此半信半疑,不断答应了巴特拉的条件,直到安装设备的几个美国工会劳工启发了他,堪特才一步步识破了巴特拉等资本家的险恶用心,最后用智慧和勇气挫败了他们的吸血计划。
工会的劳工告诉堪特,只有回到人民中,才能解决问题,在影片的结尾,工会劳工和堪特站在摩天大厦的顶部,遥望着东方的苏联,满怀希望地说:“远远的,我们能看到另一个国家放出来的曙光,那是我们美国人民最后的希望。”
时过70年,重温《美国之窗》这部以社会主义国家创作观、价值观并借由中国人扮演的美国人之口表达出来的影片,可以看到当时的电影人在配合宣传上的“创新创意”和良苦用心,而抛开意识形态的烙印,仅从影片技术层面上来看,这确实是文华影业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首先,让人深感意外的是,70年前的中国电影化妆技术就如此出色,在影片中,由化妆专家陈绍周用橡胶制品给演员们做的假鼻和额部,不要说是于飞这样本来就有点像外国人的演员,就连石挥这种纯正的中国人的面孔也被化妆的毫无破绽、真假难辨,看上去和美国人没有任何差别。其次,从剧本的台词到演员的形体和语气,于飞、石挥等模仿好莱坞演员,都十分“美国化”,这显然比后来“上译厂”只是单纯地表现外国电影语言上的“洋味”要复杂许多,所以,无论怎么说,《美国之窗》都可以算的上新中国电影中一部别致的影片。
于飞(1922-1998)
在本片中,后来以“敌情报处长”闻名影坛的陈述初登银幕,而扮演外国人的“专业户”于飞则在影片中出演主角堪特。于飞生于1922年,原名俞其昌,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但长得比较“洋化”,所以后来长期在中国电影中饰演外国人,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电影中出现的外国人一般都是反派,所以于飞也是个“外国反派表演专业户”,他演过神甫、主教、美国大兵、苏联特务、美国顾问等。于飞于1998年去世,享年76岁。
(本文根据相关资料整理编写,图片来自网络,若有异议告知我们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