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集中的“怪象”:烂片为什么还有人拍?

电视剧快讯 1952℃

影视行业似乎总是与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挂钩。

一部优质电影的成型需要一个团队花费数年时间。电影《狼图腾》的拍摄用了五年时间。导演为了画面的真实性,不采用特效,而花了两年的时间去专门训练狼群。但最终收获票房6.97亿人民币,未能收回拍摄成本。


资本集中的“怪象”:烂片为什么还有人拍? - 陆剧吧

电影《狼图腾》剧照

一部优质电影的成型需要大量资本堆积。巨作《埃及艳后》,1963年上映的这部电影总投资为4400万美元。考虑通货膨胀和物价增长,放到今天,这部电影相当于投入了五亿美元。然而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它成了影史上最赔本的影片,只收获了2000多万美元的票房。


资本集中的“怪象”:烂片为什么还有人拍? - 陆剧吧

电影《埃及艳后》剧照

当然也有许多大制作的电影既获得了好口碑又获得了高收入。

投资超两亿美元的《泰坦尼克号》全球总票房为21.875亿美元,稳坐全球票房排名第三。且它被冠称为“人类电影史上最伟大电影之一”,斩获11项奥斯卡奖项。


资本集中的“怪象”:烂片为什么还有人拍? - 陆剧吧

《泰坦尼克号》经典画面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你是一位投资者,有人邀请你去投资一部电影。但在看了剧本、演员、剧组情况,了解导演资历后,你发现这是部烂片。你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你或许会想,高投入的“巨轮”级电影都把握不了市场,偶尔出现翻车事件。投资这种艺术上毫无价值的低成本劣质电影岂不是自讨苦吃,拿自己的血汗钱开玩笑?

市场就好比一望无际的大海,巨轮都能被掀翻,小船岂不是会被浪头拍个七零八碎?

其实这么想就狭隘了。资本像是蚂蝗,闻血而动。有资本集中于烂片的拍摄,并不是怪象,而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烂片有人拍,说明烂片有市场,能够赚到钱,所以才有资本的投入。不然,市场上流动着那么多烂片该如何解释?

其实在美国,有一家叫“The Asylum”的电影公司,只拍烂片。13年来,这家电影公司拍了146部电影,很多大片都是他们山寨的对象。别人拍《环太平洋》,它拍《环大西洋》;别人拍《变形金刚》,它拍《变形机体》;别人上映《我是传奇》,它就卖《我是结局》......然而气人的是,这家山寨电影公司从来没有亏过,每部电影赚取的利润都达到了50%。


资本集中的“怪象”:烂片为什么还有人拍? - 陆剧吧

山寨电影

这个电影公司有它们独特的规定。拍摄的电影必须是原创、低成本、短时间投入的。

虽然他们的片名、海报、类型、概念,都是山寨自原片,但内容是完全原创的。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的是不用怕侵权,然后就是他们可以自由发挥突破天际的想像力。荒唐的剧情和不可思议的大开脑洞刷新了网络频道的历史收视纪录,引起数千万人次的收看。以至于他们最经典的原创电影《鲨卷风》的续集未发行就实现盈利,还在戛纳电影市场上备受追捧。


资本集中的“怪象”:烂片为什么还有人拍? - 陆剧吧

电影《鲨卷风》拙劣的特效


他们每部电影的投资在20万美元左右,拍摄周期也短的令人瞠目结舌,基本在两周左右。而大制作的好莱坞电影,一天拍一页剧本,一天烧数万美金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既然烂片有人拍的原因最终落到了消费者身上。正所谓,有市场才会有产出,烂片有人看,就有人拍。那么新的问题来了,为什么烂片也会有人看呢?往大点方向说,为什么会出现“烂片好票房”这种现象?

首先是电影生产方营销手段毒辣,不择手段吸引消费者观看。


资本集中的“怪象”:烂片为什么还有人拍? - 陆剧吧

电影营销是门大学问


田明,太空堡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将预告片定义为“打响营销大战的第一枪”,他认为,枪响得漂不漂亮很重要,至于是否和剧情密切相关,要求可以不那么严格。

太空堡垒为电影《我的青春》剪辑过一支预告片。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小镇青年闯荡北京演艺圈的故事,按照大类,可归纳为一个小众题材、偏文艺的电影,预告片则将电影包装成了一个青春爱情故事。

预告片和原片压根不是一回事,甚至连题材都能给你改不同。科幻片给你改成爱情片,爱情片给你改成恐怖片,你也是没半点办法。当你进了影院发现自己被骗时已经晚了。

不仅在预告片上可以做些小手脚,演员宣传上则是能蹭热度就去厚着脸皮蹭。

比如《日不落酒店》,电影上线口碑如山倒,豆瓣评分仅有2.8,低出下限。不仅影片质量差,更让人感到恶心的是电影的欺诈式营销手段。


资本集中的“怪象”:烂片为什么还有人拍? - 陆剧吧

截自豆瓣影评

影视博主“小片片说大片”在标题为《这算不算“诈片”?》的影评中表示,比起男女主演,沈腾才是吸引大部分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原因,但万万没想到,海报中“番位”仅次于男女主演的沈腾在影片中却是个人形立牌,全程不说一句话,出场时间不到十分钟,“分明就是欺诈”。

一个人栽进坑里很难,因为这个人有眼有腿有思想,会自己避开危险。但如果在这个人的前方专门有个庞大的团队,他们分析人的心理,推算出人的前行路径,提前在前方挖好陷阱,巧妙隐藏好。那这个人很难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说完电影厂家,回头看消费者。毕竟烂片的消费,消费者才是主体。营销手段再怎么邪乎,消费者对此完全不感冒,烂片也没有生存下去的空间。

电影能抒发众人的共鸣情感,让大众愿望和诉求得到伸展。当前,中国电影步入一种十分怪异的发展模式中,“烂片好票房”凸显出非理性的发展问题,这当中反射出中国社会的一种病态受众心理,泛而言之就是社会上抑郁、浮躁的生活习气。

工业革命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和间隙越来越明显,致使人们逐渐产生淡漠、冷酷和无情的情感体验,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压力也 来越大,使人们渴求心灵上的慰藉与情感释放。

于是,中国电影制片人尝试用 “荒诞剧”的形式来叙述生活剧情,以杂乱的故事情节和夸张的闹剧成分来制造幽默滑稽的 “黑色幽默”或 “大众笑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内涵与质量,许多“烂片”也由此得名,但中国电影的“烂”体现得较为直接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感,也是 “烂” 得独具特色,并呈现出 “越骂越窜红” 的奇特现象。

总而言之,烂片有它存在的理由和空间。




参考文献:

1、《谁在诱惑你看烂片》 薛田,易萱

2、《靠拍烂片大获全胜的电影公司》 乔凯凯

3、《烂片经济学》 张得鑫

4、《烂片的市场》 薛晨

5、《当下中国电影“烂片好票房“现象评析》 胡曦


图片来源:

网络图片

标签: 电视剧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