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

电视剧快讯 1646℃

“公正公平还于老百姓,这是常识,它们本应该是老百姓应该得的。按理说我们应该去吴西江家道歉,而不是让人家来送匾,我们法院不是衙门,这不应该发生在法治时代。”

一位法官,这样看待被“平冤”后的百姓家人,送来的牌匾。这是世纪之初,电视剧《大法官》中的经典一幕。

“万分之一的错误,对一个当事人来说,那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

“决定一个人该不该枪毙,这事不该吹毛求疵?为了我们的孩子在讨论一个人的生死,这事不该吹毛求疵?往大了说,真就关系到一个国家法律未来是否公正,不该吹毛求疵?”

“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 - 陆剧吧

“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 - 陆剧吧

这是2014年的电影《十二公民》中,令观众印象最深刻的两处对白。

法庭是善恶对决的最终战场,法官、检察官是守护正义的决胜力量。这样饱含张力的情景,政法题材怎能错过?

9月20日,由中央政法委和中央政法各单位联合主办,“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推荐结果在京揭晓。其中,多部获奖作品都将镜头,对准了法庭内外的法官、检察官群体。

“这些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个个可敬可亲的政法英雄形象,生动展示了政法机关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正义的初心使命,热情讴歌了政法干警不辞辛劳、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本色,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感动了无数观众,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雷东生,在会上发表讲话。

无论是庭审激辩的唇枪舌剑,还是人生百态的烟火家常,都凸显一个主题:法治至上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937年10月,在全面抗战之际,延安发生了一起“特殊”的案件:

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逼婚而枪杀女青年案件。红军法官要审判红军将领,简陋的边区法院从未经历如此大案。面对国内外的舆论,面对愤怒的学生百姓,面对老红军的请求,法官雷经天该如何抉择?

这就是2014年上映电影《黄克功案件》所讲述的故事。

“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 - 陆剧吧

这是艰难的抉择,但影片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不管在如何兵荒马乱的年代中,在如何青黄不接的时局里,在如何人心惶惶的情况下,法律都是存在的,是必须遵从的。”

《黄克功案件》的编剧王兴东,在推介会现场表示,这部电影是用历史说话。

说的什么话?“中国共产党早在70多年前,就是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

“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 - 陆剧吧

(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评选结果推介会上,编剧王兴东接受采访。)


时代背景在变,观众审美在变,但这8个字没有变。

2013年,一部以大案庭审为题材的国产电影,席卷1.8亿票房,这就是孙红雷与郭富城上演“对手戏”的《全民目击》。它不仅有足够扣人心悬的悬疑剧情,还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时代切口:因药家鑫案、李某某强奸案而泛起的舆论争议,犹言在耳,审判“富二代”的《全民目击》成为了屏幕上典型性的司法寓言。

知名富豪林泰即将与明星女友结婚,但女友却惨遭杀害。犯罪嫌疑人竟然是林泰的独生女林萌萌。在庭审中,林泰的司机、林泰本人却先后自认“真凶”,让案件事实扑朔迷离。在公诉检察官童涛的抽丝剥茧下,真相最终得以还原。

“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 - 陆剧吧

有人说,童涛是荧幕中的“最帅检察官”。这种“帅”,绝不止来自郭富城本身,更来自童涛调查案件的细密与执着,抗住了舆论与当事人身份带来的压力。

有人说,这部电影在当时,“基本代表了中国悬疑片的最高水平。”这种称赞,不仅仅指艺术手法上的罗生门式结构、多视角讲述、层层推进,也因为电影自身已成为一堂法治公开课。

你是司机也好,是富豪也罢,无论内心经过怎样的挣扎,需要怎样的救赎,《全民目击》最终让人看到的,只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

这是这部电影脱颖而出的真谛:无论何等阻力,也不能阻止法律穿透真相,直抵人心。

“疑罪从无”照进现实

70年法治路波澜壮阔,70年并不总是坦途。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曾经走过弯路,但从一部部影视作品中,我们能够窥见时代的发展、理念的进步。

“国产法律题材的经典之作,第一部真正意义上融入现代法治理念和疑罪从无观念的作品。”这是豆瓣用户对电视剧《大法官》的评价。彼时,还是世纪之交。


“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 - 陆剧吧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对于法治中国来说,2014年是个难忘的年份。金秋十月,一句话伴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的消息,宣告了中国的决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

这一年,一部电影成为了法治的一个脚注。翻拍电影《十二公民》,描绘了前行道路上复杂的法治肌理。某高校模拟法庭上,正就不久前发生的一起真实案件展开辩论。案件的嫌疑人是某房地产商养子,其生父却是外来务工人员。案发当晚,有人听到“富二代”和生父发生激烈争吵,随后生父在家中被人杀害。模拟法庭之外,学生们的父亲作为“陪审团”观摩了整个过程。这12名“陪审员”将在休庭后,通过讨论达成一致,决定被告人是否有罪。

“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 - 陆剧吧

这个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任谁都觉得就是“富二代”杀了人,还有什么好辩论的?

但,只有何冰饰演的8号家长表示反对。在这位并未表明身份的检察官带领下,这十二位公民逐渐克服了心中的成见。摘下偏见的眼镜后,证据中的漏洞被一一发现。于是,投票结果从11:1变成了0:12,被告人无罪。

虽然模拟了一个西方法庭的小环境,但电影并不简单照搬西方理念:贫富、阶层、本地人与外地人、女学生与“干爹”……种种中国语境引入得很自然,而最终让12名家长确信那个“富二代”无罪的,不是动动嘴皮、煽煽情绪,而是精确到秒的证据,和锲而不舍的专业精神。

“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 - 陆剧吧

《十二公民》中,那些“裁判者”的暴跳如雷、奚落戏谑、摇摆不定,展示了错案为何曾经不可避免,更展示了为何法治的形象,是一具需要精密校准的天平。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路上,“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正在通过改革,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国人法治观念的底色。

“逆转裁判”之所以出现,是源于一位检察官激发的责任感。《十二公民》中,这种司法工作者的应有素质,正是我们相信法治的原因。

有观众这样评论:“我认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平心静气地看这部电影。”

信仰的力量如“燃灯者”

政法题材影视作品,并不都是以“戏剧性”取胜,有些作品琐细却动人,润物细无声。

比如电影《邹碧华》。

邹碧华是上海的一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法官,他为了自己的事业鞠躬尽瘁,“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邹碧华》却不是一部刻板的主旋律电影。曾有观影者,留下了这样的评价:“看到法学院的校园和操场,法庭、法袍以及堆在桌上厚厚的卷宗,这些事物里,有太多过往的记忆和熟悉的情分。曾经,对于它们几乎熟视无睹,在分离很久之后再见,却犹如见到初恋。”

这种精确的感染力,这种紧紧贴附在理想之上的血肉,只源于一种情感:因为信仰。

“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 - 陆剧吧

因为信仰,邹碧华主持了一场“刀刃向内”的改革。往大处说,这场改革誓言消灭“立案难”、攻坚“执行难”,对法律监督格局进行重塑,满满都是司法机关“自我加码”;往小处说,它的推动者,却可能因为缺乏入额需要的办案量,而在“重新洗牌”的员额制改革面前“自毁前程”。卸下职务身份,邹碧华也有自己的迷惑与彷徨。

但也因为信仰,邹碧华选择成为“燃灯者”。

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比如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检察院全国模范检察官白洁,2007年,白洁的事迹被拍成电影《女检察官》。

“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 - 陆剧吧

人性办案、宽严相济,身患重病却忘我工作,家庭困难却资助他人上学……在推介会现场,扮演白洁的女演员李歌,在剧外也与她成为了好友。李歌送给白洁一条围巾,叮嘱她“不仅要爱工作,也要爱自己。”

法治至上,信仰先行。

中国最基层法官故事的电视剧《小镇大法官》,根据福建南平市延平区法院少年法庭庭长詹红荔事迹改编的电影《南平红荔》,国内首部以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为主题的院线电影《我是检察官》……这些作品,都用声色影像记录了中国法治的一个个足迹,用个性鲜明的形象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表达。

“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 - 陆剧吧

(图:邬君梅主演的电影《南平红荔》剧照。)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政法事业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共命运、同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政法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为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雷东生在讲话中说,“今天,重温这些永不褪色的艺术经典,回顾政法事业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应当感谢为之付出心血的艺术工作者,感激为平安中国岁月静好负重前行的政法英雄,感恩伟大祖国、伟大时代。”

有悬念,有温情,也有思索;有大案要案,有人命关天,也有田间地头。

70年来,一部部反映法官、检察官群像的作品,既提醒着我们时代的发展进步,也提醒着我们何谓初心。

正如电视剧《小镇大法官》,有人说,这样家长里短的法官,“卑微”而琐碎,是不是符合我们今天的法官形象?长安君说,正襟危坐、专业冷静的是好法官,身负国徽、穿行人海的同样是好法官,如果说前者代表了法治进步的缩影,那么后者则映射出它不变的底色。70多年前,没有法庭、没有法槌、没有法袍,法官马锡五用最简陋的方式,赢得了群众对于法律的最初信任。这是初心的起点。使命的传承,它提醒我们,要让人民把法律当成天,法律必须先把人民当成天。


“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 - 陆剧吧

愿法治至上的故事,永远传扬。

“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70年70部优秀政法题材影视作品】 - 陆剧吧

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标签: 电视剧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