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也不去电影院, 因为眼下的电影院没有娱乐, 只有教诲

电影快讯 1025℃

我凭什么要进电影院

电影院:门前冷落车马稀

很久没有上街去看电影了,周围的许多朋友也对我这样说。前两年就一直听到电影市场“被冷落滑坡”、“形势严峻”的喊叫,1999年反倒较少听到这样的报忧之声了。是市场转热了,危机没有了,还是创作者和发行放映商和观众哀莫大于心死?7月30日,《文汇电影时报》以“电影市场情况严峻上半年票房下降”为题披露严重的情况。其中的数据让我这个一直关注中国电影市场、自以为比较了解情况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在前几年票房下降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的票房“再趋滑坡”而且下降率不是十个八个百分点,而是“全国各地的票房收入平均下降50%左右”!其中下降率拔头筹的是四川省,60%以上(还以上!)。上海也不甘示弱,下降51%。广州的下降率是50%。北京到底是天子脚下,情况稍好些,票房只下降了38%。北京的记者也在忧虑去年的电影市场已经是低迷,今年的电影市场更是昏迷。”这是什么意思?这简直是中国观众在演大片给电影人看:一部没有史泰龙出场的“胜利大逃亡”。

有钱也不去电影院, 因为眼下的电影院没有娱乐, 只有教诲 - 陆剧吧

难道真的中国已经进入“后XX时代”,电影变成小众艺术了。看看世界其他地方的电影院门口涌动的人群和潮起潮落,听听远近隔壁邻居的年轻人在电影院的哭泣游戏和惊声尖叫,我又得不出这个结论。1998年,法国按总人口平均算,每人看电影5.1次,总观众人数比1997年上升14%。美国是电影大国,也是电影观众大国,根据全美电影院线协会和美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委托独立的市场调查公司做的统计,1998年美国人平均每人看电影11-12次。根据日本《电影旬报》的发表的统计,日本人平均每人每年看电影约1.9次。比较起来,俄罗斯人每年看电影的次数可能是比较少的,1996年平均每人看电影0.3次。

有钱也不去电影院, 因为眼下的电影院没有娱乐, 只有教诲 - 陆剧吧

电影院,去它干吗?

对于许多退休的老人来说,看电视几乎是不需要经过思考和挑选的,是一个无意识行动。在沙发上看着看着睡着了,一觉醒来抹去口水关了电视去床上睡。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看电影是经过仔细设计的文化行动和精心选择后才购买的休闲时刻。我这篇文章的标题后面应该加个问号,是个反问句。本文不是说明我去看电影的热情和动机来自哪里,而是分析我为什么倒了胃口不去电影院。因为我自己问个不休,还是想不出理由往电影院走。

有钱也不去电影院, 因为眼下的电影院没有娱乐, 只有教诲 - 陆剧吧

首先考虑的是钱。我不去电影院是因为电影商们没有种长远考虑、礼尚往来的票价,只有逮着一刀是一刀的宰割。这两年,我的钱包越来越干瘪。一家三口看一场电影至少要花60块(还只能看小片)。可这是我月工资的二十分之一呀。要是看《荆轲刺秦王》这样的“巨片”(每场40元),我的月工资只够看30场,可这必须是撤开老婆孩子自己一人偷偷出去独乐乐。有时想想,这也太夸张了,我们的电影票价与国际也太接轨了。美国纽约的晚场电影票价不也就是8美元吗。其实,从长远来看,这种好似痛快淋漓的抢劫最终只能是自食其果的自杀。因为看电影与其他正常的商业交换活动一样,我看不起躲得起。更不用说,在目前这种经济形势下人们的承受能力有多大减少消费的第一刀还不砍在电影上。

有钱也不去电影院。因为眼下的电影院没有娱乐,只有教诲。电影院里没有娓娓道来的说书人,没有能扣住我心弦的游吟诗人,只有一把揪住我,对我耳提面命的政治教师。他们想的净是以先进的思想锻造我,以高尚的情操清洗我,也不管我的脑袋能不能经得住气锤的敲打,灵魂感不愿意接受强力洗灵的净化。有的电影票倒是不要钱,是单位的人未经我授权就擅自买来硬塞给我的。那是工会的钱,也是我的钱。我不能赔了金钱又折时间,花了钱还非得受气呀,只有不去。这种有组织观赏构成了中国电影界的一条独具特色的怪异风景线。可有的导演还把这种揠苗助长的票房收入说成是自己影片的风景这边独好看看中国电影中的主人公个个越来越高大,越来越完美,个个都是德育教授的博士后毕业生,个个都是我的人生导师,影片本本都是人间指南。可是,受这种教育我去电影院干什么,在家读政治教科书多清净。

我不去电影院,因为电影院少的是集体的梦幻和欢笑,多的是少数人的自得其乐。我要是去电影院,是要去追寻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欢笑。那欢笑是大家心心相印的是上千人在电影院互相感染的,在这欢笑里面会有我们的共同人性的显现,会看到商业社会中大家共同认可的许多内心伦理和无形契约。在这笑声和叹息中,也有我对人类营造视觉奇观的惊叹和自豪。可是,积我数十年观影之经验,人家经常给我看少数人的得意之作。有时,那些自得其乐的电影营造的是乌托邦、理想国。那种理想国中只有坦荡无私的明日英雄,还把杀人如麻的封建皇帝打投小心为民、锐意改革的圣贤。有时,这些影片完全是自环:自己拍摄,自己组织评论文章,自己给自己发奖牌。可有的人非要告诉我这是艺术精品,是电影史上的出现又一个高潮。是呀,我翻翻报纸,这些片子是好评如潮。可是,电影是大众艺术,这种几个人,乃至几百个人的自评自说,我就算它是高潮,也是自慰的功劳。这种片子在放,还指望我会进电影院?我可不像卡梅伦,会把手淫射出的精液抹在头上当发胶,还以为这是最时髦的打扮我不去电影院,因为那里面没有“环球同此凉热”的世界文化交流,有的只是剪辑破碎,配音粗糙的进口片。

《钢琴课》被剪掉重要的男女交流的镜头让那个段落显得连接生硬,《四个婚礼一个葬礼》台词被删,只因为女主人公在谈论她的婚前性生活。如果说,这类删减可以分析出动机,对香港影片《黑金》的强暴就让人莫名其妙。那部片子掐头去尾斩中段,剪掉片长约20分钟。难道要我斥巨资去看这种嘴角被人画上了胡子的蒙娜丽莎?有文章报道:“上半年进口分账大片的停映,亦是加剧票房下滑的直接原因之一。因为进口影片是电影市场的强有力支柱占到全国一半以上的票房收入。”连支离破碎的大片都看不成,还指望我会进电影院?

我不去电影院,因为有的国产影片的故事讲不好。对于正常的商业电影而言,故事就是上帝。我到电影院去是要看到编写顺畅、巧妙的故事。对于电影编导来说,最独特有力的历史分析、最深刻的政治思考和人道主义关怀都必须编织进能让人读懂也吸引人的故事中。可是,现在的许多中国电影在忙于教育我或者就干脆自说自话、自得其乐,不肯或者不会去讲一个能让我听得有趣、听得明白的故事。有的“巨片”把焚书坑儒的暴君写成心中充满人情,充满矛盾,总想着“护国护民”的仁主。这种对历史人物的随意摆布和对历史的反人道的解释明明浸透了一种充满暴力的美学,可导演还把它当做豪情盖天的国家主义凯歌。这种导演一定是觉得我八成弱智,否则怎么会指望我接受他那传声筒式的人物和彻底自说自话的故事。我不会去电影院看一部没有很好的情节的电影,也没有为先锋电影掏钱买过票。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