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近期最“火”的剧是哪一部?
张翰自编自演的《东八区的先生们》无疑会“首当其冲”。
你没看错,“首当其冲”的确是个比喻事物最先受到攻击的贬义词。
但用来描述《东八区的先生们》却没有毛病,因为这部剧的“火”,并不是因为好看。
而是因为即使张翰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源,但该剧的台词过于油腻、剧情有些不雅、部分情节还夸张到离谱,已经让不少人看出了“内伤”,纷纷在剧集的相关评论区给出差评。
豆瓣2.1分的评价,让这部剧比肩《逐梦演艺圈》,差点就成了近年来最烂的国产影视作品。
《东八区的先生们》到底有多么值得吐槽?相信各位近期都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过。
毕竟很少剧能够在播出了将近一个月后,依然可以每天都被人找到新的“槽点”骂上热搜。
从一开始的台词动作油腻、剧情设计浮夸,到后来疑似用帮前女友养孩子的戏份“碰瓷”远在美国的话题人物,再到现在直接就拿女性的月事“打擦边球”。
在《东八区的先生们》里,总能找到让人生气和不适的地方。
然而,这样一部可以说是“毫无营养”的剧,在相关的评论区里却依然有人给出了5星好评。
打开这些评价,其中还不乏有洋洋洒洒几百字的长文:
刚看到这些“肺腑之言”时,我居然一时之间有点蒙圈:
到底是大家听信了“黑子带节奏”,用先入为主的“偏见”错怪了一部良心的沙雕剧呢?
还是他们其实是说反话,用时下流行的正话反说,来讽刺这部剧在浪费观众时间呢?
要搞清楚原因,我们必须要先看看给《东八区的先生们》5星好评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首先,有因为不喜欢极端的性别对立者,故意来“唱反调”的人。
这些评价虽然标着5星好评,但其实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语句不通还复制黏贴凑字数,我甚至怀疑这些人有可能连剧的片段都没看过,纯粹只是为杠而杠。
其次,还有张翰的铁杆粉丝在“撑场”。
明明剧中张翰的角色把大家能想到的油腻都演了一遍,还一口一句“哥哥不油腻”,只能说粉丝的滤镜果然是有原因的,里面估计装了几百张吸油纸吧?
最后,居然还真的有认真看剧,并且有理有据说出自己喜欢的点在哪里的人。
他们有的把剧当成“沙雕剧”来看,认为该剧的主创是在拍喜剧,所以才弄得那么“搞笑”;
还有的把该剧描述为“有反抗精神的文艺作品”,认为主创是在对抗某些“主流”论调。
明明只是一部水平堪忧的电视剧,居然还能找到这么多优点来牵强附会,实在用心良苦。
对于张翰的铁杆粉丝,以及“为杠而杠”的人,我认为是不用深究原因的。
但在排除上述两类人后,那些真心为剧集“叫好”的人确实存在,不由让我陷入了沉思:
难道是因为这些人太喜欢钻牛角尖了,导致他们看不出这部剧并没故作深沉,而是真的烂?
其实,一个专业的心理学术语其实能解释这个现象:
“钟摆效应”
钟摆效应是心理学上描述人类因为情绪的高低摆荡,从而影响抉择的。
该效应的常见应用场景是在竞选和商业上,具体可以表现为人们在进行选择时,由于不满意其中一个选项得到大多数的支持,所以自发转向支持“比较弱势”的一方。
和“为杠而杠”的唱反调不同,受钟摆效应影响的人不一定会绝对地支持或反对某个选项,他们多数情况下只是想对“一边倒”的局势做出一个平衡。
如在商业上防止“一家独大”进行反垄断,或在竞选时出现的“游离票”,都是钟摆效应的产物。
回到对电视剧《东八区的先生们》的口碑评价上。
自从舆论发酵后,吃瓜群众对该剧的评价都是“一边倒”的差评,符合钟摆效应的触发条件。
在这部剧因为差评多而出圈后,许多本来并不关注这类影视作品的路人,也会留意到相关信息。有的会因为羊群效应而跟着吐槽,有的就会因为钟摆效应而开始“平衡”局面。
所以,我们才会在上述5星好评里,看到一些“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
不过,除了受到钟摆效应影响的人外。
其实不排除给《东八区的先生们》5星好评的人,可能是剧集的发行方。
毕竟这部剧是靠各种让人咋舌的片段才能维持热度,算是走了“黑红”路线。
明星走“黑红”路线,可以在收割流量后制造反转,用新的人设固粉,收割长尾流量;
固定集数的电视剧走“黑红”路线,无疑就是瞄准了短期流量,会最大程度地榨干剧集价值。
所以,在铺天盖地的观众吐槽声里,剧集的发行方就需要做“端水大师”,控制舆论发酵。
既要跟着路人一起吐槽扩大舆论,又要适时地放出一些正面言论,利用逆反心理让差评的人找到可以辩论的方向,同时又能让受钟摆效应受影响的人更勇于发声。
真是万万没想到,看了张翰的这部新剧,我居然还能重温了一下心理学和营销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