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遭遇撤档后再次上映: 没有一节课, 教我们做大人

电影快讯 1900℃

根据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改编,由曾国祥执导,周冬雨、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原本定于6月27日全国上映,但却因种种原因遭遇临时撤档。

还好,时隔四个月,终于可以跟大家见面了。

没错,就是后天,10月25日。

还记得几个月前,电影还没开幕,海报和预告片就已圈粉无数,关键词“少年的你”频频登上热搜。

《少年的你》遭遇撤档后再次上映: 没有一节课, 教我们做大人 - 陆剧吧

电影讲述的是被一场校园意外改变命运的两个少年,为守护彼此成为想成为的成年人的故事。

从海报昏暗的色调及预告片可以看出,《少年的你》讲述的青春并不都是美好。

相比在感叹与欣喜中触碰年少时的纯真,强烈的现实感和复杂性,更能引起观众共鸣。

《少年的你》遭遇撤档后再次上映: 没有一节课, 教我们做大人 - 陆剧吧

原著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成年后的陈念写给郑易的信中,诠释了不同阶段对人性的理解:

小时候,我认为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地带;也认为,点黑即全黑,点白即全白。

长大后接触太多的人和事,我发现,人是自然界里最复杂的一种动物,他的人格是可以有多面的:

虚伪与真实,恶毒与善良,丑陋与美好,必然存在于同一颗心里。

人心的斗争,不过是为找到那个平衡点。我们都在找,有时候走歪,有时候回来。

《少年的你》遭遇撤档后再次上映: 没有一节课, 教我们做大人 - 陆剧吧

01

相信很多人年少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你满心欢喜地穿着新衣服来到学校,却听到周围传来似有若无的窃窃私语。

转身看去,发现他们有意无意地瞥向你,抿嘴相视而笑。

虽然你听得不是很真切,但他们肯定会让你明白其中的重点:

不要脸、这么丑还好意思穿出来……

只要你有与众不同的迹象,比如:发育较早、长发飘飘、娃娃音,或是跟异性同学多说了几句话,就会招来淫荡、伤风败俗等不堪之词。

他们把自己美化成了自重、端庄、正经的人,并以自己的喜恶为标准评判甚至打击他人行为。

你必须与他们为伍,认同他们的三观,共同指责在他们看来“不听话”的人,才能免遭诟病。

这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欺凌,是校园欺凌的开始。

《冷暴力》中写到:

精神虐待者很熟悉社会生活的法则与规范,也习惯对其进行歪曲以求对自己有利。

他们为了自己的满足和快乐故意去中伤他人,没有任何精神负担。

就像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易遥跳河前所说:

你们永远不会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有多恶毒,将来你们只会说,我怎么不记得,我不记得我把红墨水丢到她身上,不记得拿打火机烧她的头发,我就是闹着玩的呀......

02

20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校园暴力和欺凌》数据显示:

32.5%的学生遭到过校园欺凌,全球每年有2.46亿学生,因欺凌而痛苦。而当欺凌发生时,旁观者中有70%的人选择了沉默。

欺凌,不仅是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欺负,更是事情发生时,所有旁观者的漠然。

是他们的不辨是非、麻木不仁助长了欺凌者的气焰。

心理学上有个词:公平世界谬误。

意即世界是完全公平的,灾难从不无故降临到人头上,因此受到伤害一定是因为受害人本身有错。

并且,多数派自然地被认为是正义,意见相悖的就会被排挤,察言观色、随波逐流成为多数人标榜正义的选择。

日剧《人生》中骄横任性的爱海,看谁不顺眼,就会让大家一起欺负他。

善良的小步不愿意与她们一起欺负同学,引起爱海不满,成为新的被欺凌对象。

她们在小步的书上和黑板上写满诅咒、侮辱的话语,用肢踩她的手,把墩布戳在她头上,甚至逼迫她吞针。

几乎自杀的小步把受欺凌的事实告诉班主任,却被指责不会与人相处。

最终,小步妈妈勇敢地站出来,和欺负女儿的同学家长以及学校领导交锋。

失势的爱海众叛亲离,遭到同学唾弃。曾经用来欺负小步的手段,都用在了爱海身上。

欺凌者成为新的被欺凌对象,欺负她最厉害的,正是之前忠心耿耿当她帮手的那些女生。

在欺凌中,没有旁观者,只有帮凶。欺凌的本质是:气氛!

曾遭受10年校园欺凌的王晶晶接受采访时说:

每个人在这把火里,都没添太多的柴,但你的房子却已经被烧掉了。

03

比起欺凌,更可怕的是成年人的无动于衷。

孩子受到欺凌向父母或老师倾诉,得到的反馈常常是:

他怎么不打别人?一个巴掌拍不响。

或者认为孩子还小闹着玩,教育孩子要跟同学友好相处,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闹着玩?一个巴掌拍不响?性格太内向?

没有一个孩子的问题,能够大到活该挨揍。

相比较孩子挨揍,家长更难以发现的是 “冷暴力”,它也许不会给孩子身上增添累累伤痕,但是却能给孩子的内心“插一把刀”,这种伤害不比身体上的伤痛轻,并且这种欺凌现象要普遍得多。

《南方周末》曾经报道,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

原因是这个孩子受到一伙同学的欺负,虽然没有动手打他,但是每天用言语进行霸凌,还弄坏他的文具等等。

这些在老师和家长看来再正常不过的“成长烦恼”,最终导致孩子严重的心理疾病。

孩子不像成年人伪善,他们看不起谁、讨厌谁,就光明正大地欺压他、嘲笑他、孤立他、打击他。

成年人的坐视不理,无意间就纵容了欺凌,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校园欺凌从来没有人可以真正的置身事外,别用成人的思维看待,让孩子们过早地接触黑暗。

04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曾在电视节目《开讲啦》直言:

孩子受到欺负,一定要打回去!

她强调:

被欺负的孩子如果不回应,那些欺负别人的熊孩子,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负别人,因为好玩。这些孩子一旦失去敬畏之心,无视规则,一次欺负,就会演变成次次欺负,最终演变为霸凌。

《未择之路》中爸爸说:

打不打得过是能力问题,打不打是态度问题。态度决定命运。

保护自己就是捍卫正义,邪不压正,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温暖且美好。

11岁的美国男孩Michael,因喜欢动画片《小马宝莉》在学校受到凌辱。

霸凌者取笑他、孤立他,甚至用言语暴力,以及隐蔽的肢体侵犯他。

最终Michael上吊自杀,虽然抢救过来,但至今仍不能站立。

Michael的悲剧引起了全美社会的极大关注,很多人在社交网站发起支持Michael、反对霸凌的行动。

一个纹身爱好者群体选择在自己的身体上纹小马图案,来表示对Michael的支持和对校园霸凌的抗议。

“小马宝莉纹身”甚至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纹身艺术节。

艺术节所有收入都投入反对校园霸凌基金,用来支持那些在校园霸凌中受到伤害的孩子。

鲁迅说: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但更大的悲剧是:

你和孩子,都看到了伤害,你却没有把它客观地告诉孩子。

这个世界,也许不能一天之内变好,但你如果理性又善良,它一定会越来越好。

《少年的你,如此美丽》中,郑易问陈念:

现在的你,是否还相信,相信真、相信美、相信善,相信“相信”本身?

陈念回答:

北野给予的坚韧和温柔,像黄昏时候亮起的一路灯光,所以我还相信。

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有阴影的地方也一定会有阳光。绝望的颜色越是浓厚,在那里也一定会存在耀眼的希望之光。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