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的李安: 蜗居六年“吃软饭”, 低调一生却名盛远扬, 人艺两全

电影快讯 1867℃

对艺术创作的人来说,耐得住寂寞尤其重要,逆境往往是灵感的源泉。前日,李安的新片《双子杀手》在上海复旦大学开了一场对谈会,李安被人问到:"作为直男是怎么拍出《断背山》这样的作品来的。"李安提出来了一个观点"人不能用男女来分类。"

柔软的李安: 蜗居六年“吃软饭”, 低调一生却名盛远扬, 人艺两全 - 陆剧吧

确实人不该单单用性别来分类,这种思想在李安的心里应该份量是比较足的,从他的许多电影里都可以感受到这种细腻跨越界限的感情,许多人说李安是一个温柔的人,他的电影就像是和风细雨娓娓道来,这也是许多喜欢李安的原因。

柔软的李安: 蜗居六年“吃软饭”, 低调一生却名盛远扬, 人艺两全 - 陆剧吧

人生的逆境是每个人的关键期,许多人没有抗过来,而有些人却越走越远。常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话在李安的身上是适用的,他的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同时也有永不过期的爱情。

柔软的李安: 蜗居六年“吃软饭”, 低调一生却名盛远扬, 人艺两全 - 陆剧吧

妻子是他的灯,蜗居六年患难与共

2013年12月25日,当"Ang Lee"两个字,掷地有声地从宣读最佳导演的主持人嘴里发出时,李安兴奋得就像一个孩子。原本儒雅的绅士风度瞬间全无,他第一时间和隔壁的妻子紧紧相拥。

台上的最后一刻,李安深情看着台下右方:"我的妻子林惠嘉,这个夏天是我们结婚30周年的纪念日了,我爱你。"

而林惠嘉却一如既往地低调。在这么公开的场面听到一句"I love you",眉眼中不由自主一片羞涩。事后的采访中更加直言不讳:"李安此举,肉麻得无聊。"

在绯闻纷沓的娱乐圈,他们两个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级":大名鼎鼎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却活成了知名的老婆奴。这对在聚光灯下也拥有平凡人烟火人生的夫妇,可以说是看透了婚姻的至简大道。

别人眼里的恩爱,不过是咬着牙不离不弃李安有一段被笑谈为"怕老婆"的经典回答。

鲁豫问他,你现阶段最大的幸福感是什么?李安简直是毫不犹豫:"我太太对我笑一下,我就放松一点,我就感觉好幸福。"

李安自诩是个很懒的人,除了和拍电影相关的事情,其他事情都很懒。有时候,林惠嘉会看不过,会不高兴。

有一次,李安在台湾拍《饮食男女》,四个月都没有回家。拍完之后,李安非常着急地赶回家。因为太太很生气,两个礼拜都不接他的电话了,他内心在念叨:自己要回去救火了。

原来,在他离家不回来的日子里,家里读小学的老大不肯做功课,林惠嘉一个人独自面对这些乱七八糟让人烦躁的事情,很有挫败感。他们两个闹别扭,少则两个星期,多则一个半月不说话。但是慢慢适应一段时间,又和好了。

李安在片场是老辣稳重的大导演,在太太面前却有一种讨好的小谄媚。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蛰伏的6年这个"霸气"的太太到底有多珍贵。李安可谓"吃软饭"的典型。毕业六年,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待业、看片、写剧本。啥都做了,就是没赚到钱。

刚刚开始的时候还会有点兴奋,骗自己"为了理想"。到了第三年,李安整个人颓了,再也不好意思提什么理想。然而在结婚的第一年,林惠嘉就看透了这种日子是无穷无尽的。她也不是个圣母,像鸡汤电视剧那样,出场只会安慰李安,妥妥做一个精神治疗师。

事实上,她也非常难过,甚至都不想活了。他们的婚礼极简陋,连一束像样的捧花都没有,唯一戴在新娘身上的点缀,是伴娘临时机智跑到楼下花店买的一朵小花。

结婚后,林惠嘉渐渐看开了,先生喜欢电影就让他钻研去吧。而且李安在家里也有非常重要的工作安排:做饭、带孩子。

那段日子李安算是练就了一身做菜好本领,甚至丈母娘曾经一本正经地提议:"李安,你这么会烧菜,我投资给你开馆子算了。"做着导演梦的李安哭笑不得。

美国蜗居六年,那一眼看不到尽头的黑暗前途里,只有林惠嘉是李安的灯。李安有一句很认真的话:中国人造词很有意思,"恩爱",恩和爱是扯不开的。这里面,"恩"是彼此不离不弃的基础。正是因为妻子恩的成就才有李安的今天。

好莱坞大导,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李安的传奇在于一个华人在好莱坞混出了大名堂,可以说,李安是华语电影导演国际化最成功的一位,他打破了好莱坞对华语电影导演的偏见,真正用多元化的用品,跻身世界名导之林。

让李安在国际上成名的作品便是人们热议的《断背山》,这部电影不仅是少数群体题材作品中的高光时刻,还是李安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华人导演的优秀。

拍了断背山的李安,其实还拍了漫威的绿巨人,如果你对李安的热门作品熟知,你可以快速get到李安作品特点之一,便是:他喜欢用最简单的台词,表达最直击心灵的感情。

李安讲痴男怨女:"她不爱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折磨我?"一个问句,就道出了男女之间,分分合合,纠缠不断,明明很痛苦,在一起争吵,分开后倒是客客气气,人后,还表示了想念。

当矛盾发生,人们总是被眼前的爆炸物迷住眼,忘记了曾经不爱不甜蜜的话,孽缘不会发生李安谈爱情丝丝入扣,台词质朴配上场景与演员,显得浪漫缠绵。而另外一个特点,尤其钦佩。李安不管一部作品中融合了多少小心思,他的主题从不偏移。

《饮食男女》,可以讲家务事,没想到《卧虎藏龙》照样可以。义气、痴怨,影片中,男人女人一面为情所困,一面又在各自坚守,实现自己的价值。少有的,男人戏,女人戏,谁都不弱谁,这让里面的感情更加好看,男女的爱慕,男女的冲突。

以《卧虎藏龙》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李安,终于在好莱坞闯出一片天。这个奖有多难?在他之前的华人名导,张艺谋,陈凯歌,都与奥斯卡失之交臂。而李安,用极东方的元素及美学,征服了西方观众及主流评审的眼。

但他并没有被这个成功冲昏头。李安知道"外语片"毕竟不是好莱坞主流。翻过《卧虎藏龙》这座高山后,他下一个挑战,就是要硬碰硬的去杠美国主流商业片市场。

李安曾说,"电影靠的是一股人气,是一种聚集人气的活动。"人气最旺的战场,当然就是好莱坞商业片,这才是电影之神安排的主战场,但这些改变对李安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帮助。

艺术转型进退维谷,既要艺术也要面包

事实上,李安在好莱坞的定位,一直都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他并非一个传统的商业片导演,比如迈克尔·贝、诺兰等,也不是昆汀那种拥有极其鲜明风格的作者。李安的风格,更多的是带有东方智慧的温文尔雅,而这种风格,注定了其商业性受限,不能开拓更多的东西。

如果非得找一个跟李安对标的导演,更接近的应该是马丁·斯科塞斯。当然,李安自然是无法达到后者的高度。

但就影片风格来说,两人都是以剧情片为主,都受到奖项的青睐,都不善于、或很少尝试商业片。这一类导演,注定是做不出爆米花电影的,这句话是褒义吗?其实放在好莱坞大环境里,更多是局限。

好莱坞是一个名利场,是一个极其现实的社会,需要不断成功来滚雪球,对于绝大部分导演来说,都无法承担失利一部的代价。

哪怕对坐拥三座奥斯卡的李安来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带来的重创都是不可估量的,而新技术也是一边倒的被泼冷水,这给李安接下来在好莱坞的前程蒙上了阴影。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好莱坞名导,仅仅是因为一两部作品的失利,便再也没有拍片的机会,只能沦落到拍B级片的地步,很快便销声匿迹。

这便是好莱坞优胜劣汰的法则,这个名利场不看过往的名气,只看当下的作品是否赚钱,再大的导演都有无片可拍的可能,这种残酷机制也激励着大家不断的努力。

而李安此时正处于这个十分危险的境地,自《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李安似乎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岔路口,是再创力作东山再起,还是一路滑到边缘彻底沉沦。

他曾经说自己好羡慕王家卫,不担心赔钱,随心所欲,拿着投资人的钱,想拍多久拍多久,拍到一大半觉得不喜欢就推翻重拍。也许这就是李安心境,也是他和别人不同的地方,他像一个保受世俗气的艺术家,既要闻得花香,也要填饱肚子,既真实又可敬。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