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学一百多年的历史时光里,曾经有过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瘦弱无力却又有着强大精神力量的背影。
他平日里对人谦逊有礼,遇到原则性问题却能和人争论不休;他以和为贵,却勇敢站出来反抗外敌侵犯国家主权。
他就是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
图 | 蒋梦麟
地主家的儿子,人生最初梦想是考科举当大官
蒋梦麟出生于1886年,原名蒋梦熊,因为在他出生前,父亲梦见一头熊。梦见熊入家中说明要添男孩,因此他的出生被视为一件喜事。
蒋家位于浙江余姚的乡下蒋村,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富户。除了田产之外,在上海还开有几家小钱庄,净资产约有七万两银子,生活很是宽绰。
自幼蒋梦麟的两个哥哥便以步入仕途作为人生目标。他自己也在许多读书做官的人家中看到过金灿灿的匾额,看到平日里人们会对这些人家表现出格外的尊敬和羡慕。
有一天县官到邻村查办命案,蒋梦麟看到他乘坐着四抬暖轿,红缨帽上缀着金顶,轿前有铜锣开道,所经之处,老百姓都得肃静回避。他被权势震撼,下定决心考科举。年幼的蒋梦麟只觉得做官能够让全家高兴,还能得到其他人的尊敬。
这个乡下地主家的三儿子,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进入皇宫,与皇帝品茶交谈,一想到这种场景他就会感到激动。
5岁时,蒋梦麟告别了自由自在的童年,走进家塾接受教育。他恨透了家塾里的生活,甚至用“像一只挣脱锁链的小狗”来形容自己的逃学经历。
后来家乡遭遇大水后闹盗匪,为了孩子们的性命,父亲决定全家搬到上海。时代动荡不堪,蒋梦麟的求学之路也是异常坎坷。
他先是到上海一家天主教会学校学英文,为了躲避义和团运动又回到蒋村。从蒋村到上海,接着再回到蒋村,期间兜兜转转换了5、6所学校,蒋梦麟错过了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最佳年龄。
转眼几年过去了,在绍兴上学时因闹学潮,蒋梦麟被列入黑名单,于是将名字由蒋梦熊改名为蒋梦麟,参加了浙江高等学堂的入学考试。此时他心中仍然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视为自己的第一奋斗目标。
17岁的少年在浙江高等学堂接触到了广泛的知识,他甚至开始阅读英文原版的世界史。
图 | 1920年,蒋梦麟、蔡元培、胡适、李大钊(由左至右)在小院门口合影
整个学校弥漫着一种革命精神气氛,到处都是宣传革命的小册子和报刊,其中对蒋梦麟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是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报刊,获得了大量的精神食粮。
就学期间蒋梦麟参加了郡试,并不被老师和同学看好的他,却顺利通过初试和复试,成为一名秀才。家里来了几百名亲戚庆贺,一连吃了两天喜酒。这种热闹的景象并没有让蒋梦麟欢欣鼓舞,他甚至十分迷茫。
这个18岁少年的脑袋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小人把他往旧世界拖,不停劝说他继续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当宰相;另一个小人把他往新世界拽,不停鼓励他追求新思想、新知识。
这两个小人让蒋梦麟烦躁不安!因为近亲有精神病史,他一度怀疑自己也得了精神病。这个少年头一次意识到,除了赶考和做官,自己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就在蒋梦麟纠结不已时,清政府取消了科举考试制度,他参加的那一次郡试,成为清朝最后一次郡试。
科举制度的废除对于有些人来说不啻为晴天霹雳,比如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失去奋斗目标后他选择了自暴自弃,终生郁郁不得志。对于蒋梦麟而言则是契机,他卸下心里沉甸甸的包袱,果断决定出国留学。
图 | 前排左四:蒋梦麟
海外留学遇贵人
1908年夏天,蒋梦麟实现了他出国留学的梦想。
在选择专业时,他先是选择了农科。然而当他独自坐在小山坡上思索人生时,一群外国小孩子从眼前经过,这让他想起曾有人劝他学习社会科学。蒋梦麟想到,只要把眼光放开,先将社会问题解决,农业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于是他和老师软磨硬泡,从一名农学院的学生变成了一名社会学院的学生,开始涉足教育领域,并且遇到了第一位贵人——著名教育学家杜威。
杜威教授反对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提倡在实践中学习,他的想法和蒋梦麟不谋而合。从此,蒋梦麟跟随杜威的步伐,系统学习了实用主义教育学知识,成为老师的得意弟子。
杜威的实用主义对蒋梦麟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渐渐意识到教育不应该是强迫孩子去接受外界的知识,而应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锻炼,并自然而然地吸收到外界的知识。
1909年秋天的一个晚上,蒋梦麟在朋友刘麻哥的引荐下结识了生命中的第二位贵人——孙中山。
初见孙中山,蒋梦麟就被他的智慧深深折服,迅速成为孙中山的小迷弟。他进入了《大同日报》,成为那里的一名兼职编辑,并在孙中山的指导下开始写社论,这一写就是三年。
他说,“孙先生是位真正的民主主义者”,“对人性有深切的了解,对于祖国和人民有热烈的爱”。孙中山对蒋梦麟的评价也很高,他认为蒋梦麟“然对于革命议论,风发泉涌,笔利如刀,有宣传家之大手笔也。文字革命时期,不能少此人”!
1917年7月13日,31岁的蒋梦麟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拯救北京大学于水火之中
1919年的五四运动令北京大学成为学生运动的先锋,也使北京大学处在了风口浪尖上。学生们在开展运动的时候烧人宅邸,乱砸乱打,将事情闹大了。
当时的校长蔡元培主动辞职,请最信任的弟子蒋梦麟代理北京大学校长一职,这次代理时间虽然不长,却成为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从1919年到1923年,蒋梦麟三次担任代理校长职务。蔡元培曾说过:“总计我居北京大学校长的名义,十年有半;而实际在校办事,不过五年有半。”其余时间大都由蒋梦麟代为处理学校事务。
1930年,蒋梦麟由代理校长转正成为校长,北大在他的带领下开始了一段“黄金岁月”。
他接手的其实是个烂摊子:政府欠薪,迫于生计的教授们无心教学,四处兼职;学生们思想激进,成天参加各种游行示威活动;学校经费短缺,四面楚歌,面临倒闭关门的局面。
这个乐观温和的校长,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北大的一片天。他大刀阔斧改革学校制度,对北大的各院院长说:“辞退旧人,我去做;选聘新人,你们去做……放手做去,向全国挑选教授与研究的人才。”
让我们膜拜一下北大招聘来的重量级教授:地质学教授李四光、化学教授曾昭抡、外国文学教授梁实秋和叶公超、新人教授吴晗和钱穆......每一个教授的名字都是一座丰碑。
对待教师,蒋梦麟大幅提高其待遇。在校内设立了专门的休息室和校役,教授们授课前后均可在此休息;恢复了教授休假研究规程,对于连续任教五年的教授给予休假一年,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福利。
对待学生,蒋梦麟如同慈父。减免学生的学费,取消住宿费;建造新宿舍楼,单人间外加热水室和弹簧锁的住宿条件在当时是一流的;支持学生组建各种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精神世界。
胡适对蒋梦麟评价非常高,说他是“一个理想的校长,有魄力,有担当”。
历经三段婚姻,生命晚年遇“渣女”
蒋梦麟虽然外表温和儒雅,却是个典型的“外柔内刚”性格,一旦认准了事情就奋不顾身去做。对待教育事业如此,对待婚姻也如此,堪称是一只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飞蛾”。
他和第一任妻子孙玉书是包办的旧式婚姻,妻子为他生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还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但蒋梦麟与好友高仁山的遗孀,也是自己的秘书陶曾谷暗生情愫。
1933年,蒋梦麟以离婚不离家的方式结束了和孙玉书的婚姻,快50岁的他旋即与陶曾谷结婚,还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图 | 蒋梦麟与陶曾谷结婚报道
这段婚姻被一众好友诟病,大家纷纷质疑陶曾谷的人品。她不善处理关系,弄得蒋梦麟和好多北大教授关系紧张,更有人认为她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挑唆蒋梦麟辞去北大校长职务转而从政,但老夫少妻感情还算甜蜜。
1958年,陶曾谷因病去世,彼时蒋梦麟已是72岁的耄耋老人。临终前,陶曾谷委托亲友说:“梦麟的身体很好,而且太重情感了,我死了以后,他一定会受不住的,而且我不忍心他受长时期的寂寞,所以我希望你能够帮他找一个合适的对象!”
这个合适的对象很快出现,她就是蒋梦麟晚年悲剧的主角——徐贤乐。
图 | 徐贤乐女士
徐贤乐出身名门,长相光彩照人。在学校时是“校花”,上班后是“局花”,追求者众多。但徐小姐挑选男人不看长相不问年龄,只看中一条——要有钱,越多越好。
本着这个原则她嫁给了年近50岁的杨杰将军,两人结婚七个月就宣布离婚,杨将军为此付出了大笔的赡养费作为代价。
蒋梦麟与徐贤乐相见时已经75岁,徐贤乐也53岁了,但她保养得宜,第一次见面就紧紧攫取了蒋梦麟的心。
见面不过两三个月,便传出两人要结婚的消息。引起了上到宋美龄、陈诚,下到北大同学会师友的普遍反对,特别是好友胡适。他给蒋梦麟写了长信来劝告,言辞有些激烈,气得蒋梦麟将信撕碎扔进了垃圾桶。
面对各种非议,蒋梦麟我行我素,他和徐贤乐秘密举行了婚礼,还签订了有法律效力的婚书。沉浸在温柔乡中的他不会想到,这纸婚书日后会像大山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图 | 蒋梦麟(右一)与徐贤乐(右二)
婚后没多久,徐贤乐渣女特性展露无遗。她牢牢把握了经济大权,从饮食等各个方面苛待蒋梦麟。特别是在蒋梦麟不幸摔断腿后,她的表现更是令人寒心。
作为妻子的徐贤乐不仅对蒋梦麟的断腿表现出极大冷漠,还以费用难筹为托词,逼迫蒋梦麟由大病房搬入狭小的房间。她还偷偷迁出户口,转移蒋梦麟的财产,甚至还侵吞继女蒋燕华、陶燕锦的存款和股票。
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飞蛾也无法拯救没有温度的婚姻。眼看日子是没法过了,蒋梦麟决心要离婚。二人的离婚案闹得沸沸扬扬,经常登上台湾各大报纸的头条。
徐贤乐不顾情面,把两人的私密生活公之于众。蒋梦麟也不含糊,对簿公堂时历数徐贤乐虐待自己的种种细节。历经一年多的时间,这桩离婚案最终以蒋梦麟付给徐贤乐50万元赡养费结束。
图 | 蒋梦麟与徐贤乐
而蒋梦麟面对记者,引用了《三国志》中司马懿对最后一次出兵祁山的诸葛亮猜测之语,说:“食少事繁,岂能久乎?”说完后沉默良久。
离婚后不到半年,心力交瘁的蒋梦麟因肝癌病逝,终年78岁。
斯人已逝,但他的贡献还在,他的著作还在,他的精神还在。他倾尽毕生心血的先进教育理念,在50年后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文 | 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