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可能: 《星球大战》系列与工业光魔往事

电影快讯 1176℃
创造可能: 《星球大战》系列与工业光魔往事 - 陆剧吧

1977年的五月,美国。

一部制作不怎么优良的,科幻不怎么硬核的,导演不怎么有名的电影横空出世。

本以为这部鲜为人知的科幻电影会石沉大海,默默地同其他庸作一样,沉寂在电影院里。

但是,极高的上座率和好评,甚至刷新了美国电影有史以来的票房纪录。

没错,这部电影,就是此后风靡全球近半个世纪的《星球大战》的开篇作《星球大战:新希望》。

香港上映时,《星球大战》海报

01

“太空歌剧类科幻电影创始”

简单来说,《星战》系列讲述的是一个“起义”的故事:

邪恶的银河帝国为了威慑和占领其他星系,制造了超级武器“死星”,两个机器人携带着关于超级武器重要的文件资料出逃,然后结识了“天行者”卢克与绝地大师欧比旺,从而卷入到一场针对银河帝国的斗争起义中。

但是,庞大而又复杂的剧情,又会不停地牵扯出新的人物,新的支线剧情。

整个庞杂的故事背景就像一池取之不竭的灵感泉水,不停地为后续的作品提供剧情支撑。

《星球大战》系列作品繁杂,年代跨度也比较大,总的来说,可以分为:

“正三部曲”:1977年《新希望》,1980《帝国反击战》,1983《绝地归来》;

“前传三部曲”:《幽灵的威胁》(1999年),《克隆人的进攻》(2002年),《西斯的复仇》(2005年);

“后三部曲”:《原力觉醒》(2015年),《最后的绝地武士》(2017年),以及即将在12月上映的《天行者崛起》

除了正片,还分别有两部外传:《侠盗一号》,《游侠索罗》

而42年前乔治·卢卡斯的这篇开山作,却无意间提供了科幻电影的另一种创作模式和基石——“太空歌剧”题材的科幻电影。

为什么要说“歌剧”,这其实和《星战》系列早期的剧本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乔治·卢卡斯袒露,早期的《星战:新希望》的剧本创作灵感,即是来源于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战国英豪》,剧本人物,主要的故事脉络,实际上都有《战国英豪》影子在里面。

换句话说,实际上乔治·卢卡斯不过是将这个故事改动后,搬运到了太空。

将人物换成了机器人,将战马换成了飞船,将武士刀换成了枪和光剑。

可是,这一次对日本电影文化的“抄袭”,却为《星战》系列的创作提供了不少“星战元素”。

而尽管四十多年过去,这些元素已经成为“星战”的一部分,被完整地保留和继承了下来。

比如“绝地武士”这个称号“JEDI”发音来源于日本语,绝地武士挥舞的光剑则是武士刀的转化。

贯穿每一部的“原力”(The force),则是来源于东方的“气”(Chi)。

时隔近半个世纪,当在荧幕上已经播放了四十多年的星战,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俘获了两代甚至三代人的青睐。

1977年的第一部星战制作人们,谁能想到由这部电影开创的太空歌剧风格电影,竟然有如此强大生命力,并且对好几代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这一切的开端,可能不仅仅是这样一部经典的电影。

《星战系列》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和它本身的制作密切相关,而这要从第一部《星球大战》上映前两年说起。

02

“星战背后乔治和他的工业光魔”

1975年,加州威尼斯郊外的一间仓库内,尚未名声大噪的导演乔治·卢卡斯,带领一群年轻人,建立了一个简易的电影布景和特效工作室。

早期《星战》中的特效场景,也是最为经典的场景之一

这群年轻人,大部分是刚毕业甚至还在读大学的学生。

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工程师,有的是建筑师,却在乔治卢卡斯的带领下,开创了现代特效电影的新纪元。

起初,准备筹拍《星球大战》时,卢卡斯的脑海里便给出了非常清晰和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创造一种全新的观影方式,将特效带去电影,给观众带来新奇的感官体验。

但是,这样的想法在当时却是十分危险的。

在纪录片《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中,便详实地记录下了当时电影特效的困难处境:许多大公司开始逐渐削减在特效上的投入,从而大量的特效部门关闭。

可对于卢卡斯这帮“初生牛犊”,这是风险,也是机会。

风险是花费了一大部分电影预算在特效工作上,需要顶住十分巨大的来自投资人和制片公司的压力,而且为了一部电影成立这样的一个工程浩大的工作室,成本能否收回?

机会则是由于特效电影市场的萎靡导致了倒闭的工作室,留下了大量的经验,设备,这为卢卡斯刚成立的工作室带来了不可小觑的便利。

于是,顶住了巨大的压力,选择了成立工作室。

孤注一掷的卢卡斯和他的伙伴们,就这样在加州威尼斯郊外的仓库里,开始了对第一部《星球大战》的制作,并且给这个工作室命名为“工业光魔 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

两年后,1977年的夏天,《星球大战》一炮而红,证明了卢卡斯“特效致胜”的思路完全正确。

而工业光魔也迎来了电影事业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次转折:人们热爱特效,热爱特效电影带来的神奇的视觉世界,新奇的感官体验。

而工业光魔,则为成为业内最重要的特效公司,奠定下了十分坚固的基石。

《星战》上映后,除了卢卡斯的团队,更加认定了这种新型电影生产方式,其他导演也开始跃跃欲试:毕竟,令人眼红的票房和人气,谁不爱呢?

工业光魔的手稿,这个场景成为了后来所有《星战电影》的经典标志

斯皮尔伯格首先找上了门,要求工业光魔帮助他制作一个场景:一个变形融化的脑袋,和一个从匣子里钻出来的鬼魂。

实际上,在早期的“特效”制作上,大部分是制作实物,然后后期进行摄影加工:这也是为什么卢卡斯的团队中有艺术家和建筑家,工程师。

于是,工业光魔团队给出了一份方案:用蜡制作了一个十分逼真的人头,然后融化,爆炸,后期加上火焰等效果。

结果十分成功,斯皮尔伯格也十分满意这次的作品,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

而对于卢卡斯来说,这份作品却并不满意,他开始思考另一种更困难,但是效果更好的技术:计算机绘图。

而这次思考,彻底使得电影特效得到了巨大的飞跃。

1980年,适逢史蒂夫乔布斯的Apple电脑问世,卢卡斯迅速感知到了计算机技术对于电影特效绘图可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

于是与计算机图形专家艾德成立了电脑绘图部,潜心研究使用计算机进行绘图制作的技术。

由此开始,一个新的词汇诞生了,“Computer Graphic Technology” 。

此后,这个技术被广泛用于现代电影的制作,并且再也不限于科幻类电影,彻底改变了电影的生产方式。

甚至还影响到了其他产业比如游戏,AR, VR等领域。而这个技术,还有一个更简略的缩写被人熟知:CG.

03

“电影技术革命式突进与星战文化”

如今,说起工业光魔的特效,必提《星战》,而说起《星战》,也都会想起工业光魔。

实际上,“电影特效”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命题,包括了场景特效,化妆特效,造型特效等等。

早期的特效主要集中于造型和化妆,通过对实物的制作,营造新的事物和场景。

举例来说,早期《星战》系列中,那些外形奇特的外星人,实际上不过是用胶水,硅胶,金属,毛发等等实物制作而成的。

而如今,突飞猛进的计算机技术,给“特效”下了新的定义。

早期的3PO机器人实际上是由人扮演的

今天的计算机CG技术已经不再成为是幻想类电影的标配。

类似于维塔(WETA,曾经为《指环王》系列,《阿凡达》等电影制作特效)这样的后起之秀越来越多,CG和绿幕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许多多类型的电影都加入了CG技术以实现一些传统摄影技术无法实现的影像合成。

而《星战》系列,则是卢卡斯的团队新开创的模式下最成功的产物。

四十二年的全球风靡,成就了卢卡斯,成就了工业光魔,更成就了20世纪后半叶到21世纪的最大IP和主流文化。

迪士尼乐园中的星球大战项目

《星战》系列近半个世纪的流行,为卢卡斯,工业光魔乃至于后来的“新东家”迪士尼创造了大量的营收,电影,动画,游戏,音乐,迪士尼乐园……

迪士尼官方财报显示,2015年重启的新《星战》系列第一部。

《原力觉醒》就为迪士尼创造了20亿美元的收入,也成为了票房史上排名第三的作品。甚至超过了同属迪士尼集团的漫威影业的作品《美国队长3内战》

同时,各类星战IP 授权的玩具和娱乐消费品,也带了巨大的利润。

乐高,SPHERO等玩具公司,不停推出的星战玩具则是很好的说明。

而工业光魔,发源于《星战》系列,又壮大于自己的技术实力。

不断发展壮大的40多年里获奖无数,包括历史记录的15次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28座奥斯卡技术贡献成就奖,以及参与制作了300多部电影的制作。

从《星球大战》第一部中,那个外形奇特,金属包裹的机器人3PO,到《夺宝奇兵》中电脑影像合成的鬼魂,到《侏罗纪公园》里逼真的霸王龙,再到《魔兽》中的吴彦祖动作捕捉……

工业光魔从那个加州仓库,一路走向了更高级的特效制作,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看电影的方式。

即将上映的《星战:天行者的崛起》

所以说,《星战》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系列电影,也不仅仅是一个能够赚大钱的世纪IP 。

从1895年的卢米埃尔兄弟的第一部正式意义上的电影开始,工业光魔和《星战》系列,改变了人们对于电影的认知,也改变了电影可以展现的形态。

最后,小编觉得,今年的《星战:天行者的崛起》,不会是这个系列的终章。

工业光魔,也会继续用更加叹为观止的特效技术告诉我们:

未来,不会太远。

标签: 电影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