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背景:
又一部属于贵州自己的好戏,正在开排!
2024年6月27日,经过9个月的采风调研、剧本研讨,新编黔剧《秦娘美》正式开排。
这部来自64年前的老剧,不仅是黔剧的经典保留剧目,“黔剧”这个戏种还因此被定名,作为贵州代表性剧种列入国家非遗项目。
时隔64年再次激活“老戏”,扛着“非遗传承大旗”的贵州省黔剧院玩的就是心跳——
让以往的“黔剧大咖”当绿叶,让如今的黔剧新秀站c位;剧本、唱腔、编曲改动比例超过50%;连“御用”导演都直呼“虽然有信心,但确实让人头大。”
经典翻拍后依旧是好戏吗?传统黔剧能吸引年轻观众吗?排练一个月后,主创团队的精神状态还好吗?多彩贵州网联合贵州省黔剧院推出系列报道《新编黔剧<秦娘美>探班记》,带你独家探班台前幕后,看贵州年度大戏登场前,“有戏”怎么变“好戏”。
“我是鳌拜的妹妹,熬夜!”“就这个作息,谈个异国恋都不在话下!”这几句“梗”,是新编黔剧《秦娘美》演职人员,对近期工作状态的总结。9月15日19:30分,新编黔剧《秦娘美》将在贵州国际会议中心进行首场(试演)演出。演出前36小时,剧团进入“合谋”环节——“装台”(灯光、舞美、化妆、音响、服装、道具等各个“行当”进场)。新编黔剧《秦娘美》装台现场
灯光舞美,是一出戏的“氛围组”。为更真实细腻地呈现舞台效果,让演员们尽快熟悉舞台的装置、灯光的点位,而完成一场“美”的背后,是来自舞美的“合谋”。剧目启用360°旋转舞台,装台需要16个人合力完成
“首先就是要美。”新编黔剧《秦娘美》舞美设计,是国内戏剧圈实力派设计师吴文超,这也是他首次担任黔剧剧目的舞美设计。在此之前,他跟随黔剧院主创团队一起去到贵州侗寨采风,在舞美设计中创新融入侗族鼓楼、风雨桥等标志性建筑,就连观众都未必会注意的地板,都复原成侗寨石板路,打造出足够有诚意的侗寨空间。“其实普通观众对传统戏曲到底讲了什么故事、有什么深厚底蕴,最开始并不会有太大的兴趣,但舞美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能最迅速、轻易地俘获观众。”吴文超告诉记者,新编黔剧《秦娘美》启用360度旋转式舞台,光是装台就需要16人,不仅每个角度都是“秀”,而且启动的是两层转台。舞美设计吴文超将通过“两层转台”营造另类的侗寨空间
“这样的创新设计,让旋转舞台既是不同场景下的侗寨空间,也是侗族大歌的合唱台。我们还用电脑操作编程的机械装置,由电脑编程根据每一场的剧情来移动变化,灵动地呈现每场剧情。”吴文超说,舞美设计的作用是推动剧情发展,在“写实”的同时追求“写意”“再酷炫的舞美,都是为了烘托剧情,去贴合演员的表演,它的色彩、造型、风格的整体协调和呼应,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打动观众。”新编黔剧《秦娘美》装台现场
看似“给个亮就行”的舞台灯光,随着照明手段的不断更新,已经成为舞台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这次我是以歌剧的用光思路,来打造这部剧。”国家一级灯光设计师和东力,曾担任过《天渠》《腊梅迎香》《无字丰碑》等五部黔剧大戏的灯光设计。看似“打个光”的他,负责的是整个戏曲的“灵魂”——灯光不仅是“给给亮”,而是根据剧情改变光色、光强、光质以及光照射的形状,营造特定的氛围。13日晚,新编黔剧《秦娘美》排景对光
“这部戏光是灯光的数量,就有280多个。这是黔剧所有剧目中,用灯数量上最多的一次。”和东力告诉记者,整场剧并不会使用繁杂的色彩,而是用光去刻画、触动人物内心,还原时间点、环境点、气氛点,塑造立体造型感,空间感。“这部戏时隔64年再登台,我希望老观众仍能醉心于原汁原味的传统剧目,而新的观众,能通过灯光变化,体验充满时代审美趣味的‘黔剧新表达’。”和东力说。在制定灯光程序转换时,寻找定点光的节奏感
在这场舞美的“合谋”中,将创新呈现“合心作伴、破钱、约逃、寻尸辨骨”等《秦娘美》经典名场面。“比如开场的侗族大歌,观众将最直观感受视觉冲击和听觉震撼,让观众视觉上不疲劳,坐得住,看得完,能喜欢。”和东力说。对光走台现场
灯亮上台,灯灭离场;一次次布光,一次次调试。台前幕后的每一位,在装台的这一刻呼出的气息,将落入即将坐满的1100个观众席。置身繁杂的装台场景里,站在一方小的天地,看一群黔剧人演一出阔别64年的经典黔剧,你突然能理解“戏曲绝对的魅力,一定是它的现场性”。舞美“合谋”出独特的侗寨空间
大家说,时隔64年再登台的《秦娘美》,不仅是“回来”,更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