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下午,广州市第一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群体公布后首次集中亮相,在广州市文化馆曲艺园流韵台演绎沉浸式非遗系列演出之“私伙局专场”。广大市民朋友与粤曲爱好者齐聚一堂,现场气氛热闹非凡。同时,活动还通过线上同步直播,与广大网友在云端共赏粤曲艺术的独特韵味与魅力。
名家荟萃,尽显粤韵风华
随着悠扬的旋律响起,曲艺园流韵台逐渐热闹起来。首先登台的是来自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粤剧文化协会的李永彬与姚爱玲老师,他们带来的经典粤曲《花好月圆》,瞬间将观众带回到那个粤曲风靡盛行的年代。紧接着,粤曲《帝女花之香夭》悲怆动人的旋律缓缓响起,生动再现了明末长平公主夫妇生离死别的凄美爱情故事。接下来,钟永红和陈丽娟老师带来了粤曲《花田错会》,他们用柔美的唱腔与饱含情感的演绎,诠释了这段诙谐而又温馨的故事,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与笑声。
随后,广州市越秀区曲艺家协会接棒演出。刘惠芬与黄丽燕老师带来粤曲《梦会太湖》,他们用富有感染力的吟唱,将西施与范蠡那不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向观众们娓娓道来。周爱文老师为观众献上粤曲《绝唱胡笳十八拍》,其以深情而哀婉的演绎,引得观众无不为之动容。而郑健明老师演唱的粤曲《白头吟》则将岭南粤曲的清亮质朴表现得淋漓尽致,唱尽了司马相如卓文君的传奇爱情故事。最后,宋华利老师以粤曲《荔枝颂》收官,余音久萦绕,曲终韵犹存,其清新婉转的唱腔与优美的旋律,将整场演出推向了高潮。
传承群体,焕发非遗活力
在今年5月,经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正式公布,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粤剧文化协会与广州市越秀区曲艺家协会被评选为广州市第一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群体。多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粤曲的传承与普及,通过组织私伙局及各类的演出、教育活动,扎根民间、立足群体,坚持不懈地开展粤曲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本次沉浸式非遗系列演出,正是由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粤剧文化协会与广州市越秀区曲艺家协会联袂上演,为观众们奉上一场诚意满满的粤曲文化盛宴。
非遗传承群体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核心,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培养好传承人。广州市第一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群体的公布不仅是对新形势下非遗传承群体保护传承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完善非遗传承体系,增强非遗存续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广州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注入了鲜活的生机与力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曲艺园流韵台第一次进行非遗类展演。新舞台,新起点!作为广州市文化馆的新晋表演活动场所,曲艺园流韵台将承担起更多文化活动的举办任务,成为今后馆内举办各类艺术表演活动的重要平台之一。
曲艺园流韵台第一次进行非遗类展演。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罗彦清 通讯员 陈浩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