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如何紧跟时代步伐?科技助力、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蓉城百花开

娱乐头条 6273℃

电影如何紧跟时代步伐?科技助力、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蓉城百花开 - 陆剧吧

在本场论坛上,《成都与中国电影》一书的正式发布也广受业内关注。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8月3日,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2024中国电影艺术报告》《2024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论坛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举行。

现场,报告作者们共同对话,探讨电影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现实,传递时代精神。在本场论坛上,《成都与中国电影》一书的正式发布也广受业内关注。

陆绍阳:

ai遮挡不住人的光芒 创作者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电影如何紧跟时代步伐?科技助力、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蓉城百花开 - 陆剧吧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陆绍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陆绍阳介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报告》从2008年开始编写,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6年,从未间断。

根据艺术研究报告,陆绍阳总结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些新特点:关注现实是电影创作的重头戏;类型电影也是电影产业的基本面,也是电影质量的最基本保障;科技助力电影创作,文化出海谱写了新篇章;回到生活本身使主旋律电影创作走上了一条新路;中小成本电影异彩纷呈。陆绍阳称由峨影担当第一出品的电影《白塔之光》,就优雅地表现中年人情感的电影,是中小成本电影中的一抹亮色。

当然,中国电影也面临新的挑战。ai的出现使电影创作如虎添翼,但是也有另一种声音在说,它是不是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替代创作者?陆绍阳认为,ai是根据已有的素材来工作,它是对以往的总结,“但是我们的艺术家不但要总结未来(以往),他更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ai替代不了我们的艺术家,ai的光芒也遮挡不住人的光芒。”

陆绍阳提到,电影创作的长周期和观众审美趣味的短周期之间的矛盾是第二个挑战。如何破题?他认为,艺术事实上面对的是恒定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的是我们所有时代的创作者都要面对的生老病死和人的欲望和梦想的问题,当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电影创作永远不会过期。”

饶曙光:

成都电影注重挖掘地域特色 与全球观众共鸣

电影如何紧跟时代步伐?科技助力、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蓉城百花开 - 陆剧吧

著名电影评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

成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南重镇,与中国电影发展有着不解之缘,从早期的电影放映到现在的电影制作与发行,成都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多项国家级电影节会在成都举办,成都的电影产业发展蓬勃向上,形成了独特的电影文化氛围。

论坛上,《成都与中国电影》的发布引发行业的关注,著名电影评论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担任该书的顾问。

饶曙光表示,成都电影在创作当中注重挖掘和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注重将这些文化元素以电影化的方式进行表达,注重通过精湛的叙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视角,将成都文化、成都的故事、成都的人文推给观众。这种国际化表达方式使得成都电影保持本土特色同时能够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与全球观众产生共鸣。

饶曙光也建议,在国际传播层面,未来我们要寻找更多的文化交流,构建文化共识,让中国故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相融合,这样才会具有更好的传播,才能更会得到海外观众的认同。最重要的电影还是要塑造好人物形象,这样就能实现人心相通,引发观众共情。

(图据主办方)

标签: 娱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