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上影节丨开幕论坛大咖齐聚:“下一个十年,我们能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

娱乐头条 9168℃
6月16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主题为“光影之路焕新启航”的开幕论坛。阿里影业总裁李捷,imax中国ceo孟丹青,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华人文化集团副总裁、华人影业总裁应旭珺,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于冬,以及导演管虎、李少红、乌尔善等重量级嘉宾参与讨论,共话电影市场的焕新与升级。

直击上影节丨开幕论坛大咖齐聚:“下一个十年,我们能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 - 陆剧吧

“下一个十年,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我们还能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于冬在论坛上提出问题。围绕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电影行业领军人物建言献策,分享真知灼见。

如何应对观众审美周期变化?


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回升,行业持续复苏。与此同时,观众精品化、多元化的观影需求越来越高。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首先谈到电影市场面临的一些问题。他认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类型结构不够合理。具体而言,动画片和科幻片等类型电影在整体票房中占比过低。“以动画片为例,美国等发达市场动画电影(票房)占比15%,甚至20%。但中国动画电影(票房)占比7%—8%,甚至4%—5%。发展动画电影是中国电影人要努力的方向。”

直击上影节丨开幕论坛大咖齐聚:“下一个十年,我们能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 - 陆剧吧

王长田
王长田还提到,科幻电影代表一个国家的电影工业水平。“目前,国内像《流浪地球》这样的科幻电影占比太少,仍有巨大发展空间。”论坛现场,王长田“抛”出重磅消息:光线传媒与三体宇宙正在联合开发《三体》新电影,已确认由张艺谋执导。项目已进入前期筹备阶段,这将是一部令人期待的科幻大片。“希望导演抓住《三体》小说精髓,带领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有所收获。”王长田如是说。

直击上影节丨开幕论坛大咖齐聚:“下一个十年,我们能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 - 陆剧吧

王健儿

近年来,上影集团积极布局ip+ai的新战略。论坛上,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从ip开发角度,分享电影高质量发展路径。他提到,上影集团近期官宣了《中国奇谭》宇宙第一部动画院线电影——《小妖怪的夏天》,定档2025年暑期上映。在王健儿看来,解决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矛盾,关键是强化ip开发。“破除产业壁垒,不能光靠票房收入。ip有跨界整合能力,可以和各种商业品牌合作,拓宽电影的商业渠道。”王健儿认为,对ip进行系统性开发,能够引领电影产业健康发展。

直击上影节丨开幕论坛大咖齐聚:“下一个十年,我们能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 - 陆剧吧

李捷

阿里影业既是制作、宣发平台,又是观众购票平台。阿里影业总裁李捷从观众观影决策的角度,带来了自己的观察。“过去三年,观众喜爱的题材类型发生了变化。一些曾经明显存在天花板的题材,比如悬疑、罪案,受到观众热捧。”
李捷表示,“观众的价值主张和审美趋势会在6—12个月内剧烈变化,而电影制作周期通常为24—36个月。”如何应对观众需求短周期变化与电影制作长周期之间的矛盾?李捷认为,首先是创作具有品质感的电影,这是电影区别于其他内容的独特优势。其次,工业化、大制作电影是将观众拉入影院的强动力。最后,与个体命运、家国情怀相关联的电影,可以让观众产生共鸣。

直击上影节丨开幕论坛大咖齐聚:“下一个十年,我们能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 - 陆剧吧

孟丹青

imax中国ceo孟丹青在论坛上介绍,imax近年来通过引入多元化内容,如演唱会电影和体育赛事直播,成功吸引了原本不常进影院的观众。这种尝试不仅丰富了影院的观影体验,也启发影院运营者拓展内容类型,提升电影院吸引力。

助力中国电影“走出去”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化加速,向国际推广的步伐不断加快,助力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直击上影节丨开幕论坛大咖齐聚:“下一个十年,我们能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 - 陆剧吧

于冬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于冬透露,继成功打造“山河海三部曲”和“胜利三部曲”后,博纳影业下一步有意打造“海外三部曲”。“博纳正在开发中国企业家在华尔街的故事,对标《华尔街之狼》等。”于冬表示,“类型电影的国际化表达”是博纳影业努力的方向。“未来十年,是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关键十年。希望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继续扩大影响力、辐射力和出口能力。”

直击上影节丨开幕论坛大咖齐聚:“下一个十年,我们能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 - 陆剧吧

应旭珺

华人文化集团副总裁应旭珺谈到,中国电影人要以积极、全面、开放的态度,加入世界电影“大循环”,参与世界电影产业发展。应旭珺举例,即将于今年暑期档上映的《解密》拍摄期间,剧组需要一名资深好莱坞演员参与。但筹备期间正好碰上美国演员工会大罢工。“由于华人影业是美国各个行业协会的成员,最终通过谈判,邀请到好莱坞演员约翰·库萨克参演。”
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另一种模式是“中国主控+国际资源”。以《巨齿鲨》为例,ip是英文小说,由中国公司主控开发,国际公司华纳合作、投资,再在全世界范围内挑选合适的制片人、导演、编剧和演员,最后全球发行。应旭珺透露,《巨齿鲨》系列目前在联合开发三、四、五部。她提到,这一模式特别适合科幻、奇幻类型。此类型影片文化壁垒少,与全球观众共情门槛低,能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直击上影节丨开幕论坛大咖齐聚:“下一个十年,我们能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 - 陆剧吧

谈及怎样立足中国文化特色,创作既有本土性,又能唤起全球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刚刚凭借《狗镇》从戛纳电影节载誉而归的导演管虎强调,电影创作应从内心出发,真诚地表达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尽量听从自己心里的声音,沿着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一定会走出去。”导演李少红认为,电影创作的关键在于真实反映创作者的生活和现实。在导演乌尔善看来,人类情感是一致的,“如果我们被感动,全世界不同文化、地域的观众也能被感动。所以,走出去不是目的,而是结果。电影创作者更应该关注怎样讲出心里的故事,让观众产生共鸣。”

ai是工具,创意是核心


人工智能,将对电影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捷表示,阿里影业作为一家互联网基因的科技公司,在aigc和虚拟拍摄两方面重点布局。目前,aigc技术已应用于创作及制作环节,涵盖数字人、文本、视频、特效及后期等多个方面。未来三年,阿里影业将大规模应用aigc技术。虚拟拍摄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实拍中的诸多难题,特别是在科幻电影、灾难电影等类型中。与此同时,李捷表示,“尽管ai技术为电影创作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但电影艺术的本质仍是以创意和创作者为核心。”
“对ai过度期望是不现实的,同样,恐慌也是不现实的。”王长田认为,ai很难颠覆电影行业,因为电影以创意为核心,而创意由人发出。ai只是人类的生产工具,难以进行自主生产。他表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ai目前还远未达到电影级作品的要求,“ai要真正成熟,能够应用到电影中去,可能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王健儿认为,ai不仅仅是工具,还是创作伙伴。上影集团今年举办了全球ai电影马拉松大赛。在与创作者交流的过程中,他感受到aigc强随机性带来的可能性,“ai会带来创作的灵感,会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东西。”上影集团计划在南极题材电影《雪龙号》中运用ai技术,以实现更逼真的场景再现。
“对于每一种新技术的到来,大家一开始都是恐惧的。比如,电视、互联网,以及现在的ai。”应旭珺谈到,随着技术的发展,ai将使影视创作更加大众化和民主化,赋予更多普通人创作的能力。
于冬透露,博纳影业今年成立了ai工作室,将从短片创作开始,积累数字资产。博纳影业出品的电影《传说》即将在暑期档上映,电影运用ai技术制作了成龙20年前的形象,数字人成龙将和真人张艺兴并肩作战。“在电影发展历程中,数字资产的形成是一个重要阶段,将来可以赋予电影更广阔、更丰富的表达空间。”


直击上影节丨开幕论坛大咖齐聚:“下一个十年,我们能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 - 陆剧吧

标签: 娱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