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云社入驻上海有了新进展!4月30日,位于四川北路的群众影剧院挂出巨幅海报“当德云社遇见上海”,不少德云社粉丝和路过的市民纷纷打卡留念。
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记者注意到,德云社这次即将入驻的群众影剧院,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影院,位于四川北路。
群众影剧院的相关历史情况在上海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的《近代上海电影地图》有介绍,该书为“海派文献丛录·影院系列”之一,精选了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前近代报刊中与影戏、影戏院有关的各类史料。
作为该书编者,海派文献研究工作者、闵行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孙莺告诉记者,群众影剧院的前身是广东大戏院,历经多次改名,而“群众影剧院”的名称是到1968年才使用的。
广东大戏院,兴建于1928年,即今四川北路1552号,为四层建筑,分正厅和楼厅。1931年1月31日开幕。在1932年的元旦,广东大戏院特邀阮玲玉、黄白英等十名粤籍男女名角,用粤语对白演唱歌剧《爱美人》,受到客居虹口的广东人热捧。以此为发端,广东大戏院成为继广舞台后沪上第二个粤剧演出中心。
1937年底,广东大戏院由日本人经营,更名虹口中华大戏院,以表示与南市的中华大戏院相区别。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中央信托局接收,合记公司经营。11月1日更名虹光大戏院。
1951年4月起由部队作为大礼堂使用。1952年1月由市文化局转交中影公司华东区公司,改名和平电影院。同年9月华东区公司撤销后,又回交市文化局,改名群众电影院。
1953年4-12月经第一次大修后改名群众剧场,专演各种地方戏,兼映电影。1954年至1958年,广州粤剧工作团,珠江粤剧团、广东粤剧团、广东粤剧二团、广州粤剧界参观剧团等来沪,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等著名粤剧艺术家的演出,轰动沪上。1968年更名群众影剧院。
徐志东是一位摄影师,也是土生土长的虹口人,对于这位老虹口来说,群众影剧院有他年轻时的记忆:
那时影剧院不但放映电影,而且承接各种音乐会和机关团体的演出及活动,周边的商店我们有印象,其北侧是喜临门糖果店,所出售的糖果有大家熟悉的米老鼠奶糖、可可酥心、如意奶糖等。在影剧院的街对面,有艺林彩色摄影社、虬江花席店、缝纫机维修站、群英绸布店等,艺林店也是与胶片打交道的,机器一条龙扩印五吋彩色照片很热门。
1986年春,徐志东所在的单位在群众影剧院举办了大合唱比赛:
合唱指挥指导我们站在台上眼睛直视前方,不许朝两边看,双手垂直放下更不能动,因为舞台上的一排聚光灯齐刷刷把大伙照得透亮,观众可以把台上每个合唱队员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我们演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并获得第二名。
今年3月份,徐志东就关注到德云社要在上海等地开办分社,建立连锁小剧场。“据说当时郭德纲在上海选址时,他对虹口区的群众影剧院情有独钟,认为这里有戏剧文化底蕴,充满了南方的历史人文。”
4月30日,有网友通过视频号发布了群众影剧院安装巨幅海报的过程,并写道:“当德云社遇见上海。这一夜,我们彻夜未眠。很快,我们上海见。”
5月1日,记者前往四川北路发现,影剧院除了挂出巨幅海报,沿街门面也已经换上了新的海报。记者在影剧院附近遇到工人师傅,据透露,目前群众影剧院内部处于施工状态,在做前期工作,还没有进入装修阶段,全部完成估计要到10月份。
去年年初,郭德纲在上海演出的时候曾透露,打算在上海开分社。前段时间直播时,郭德纲回应了网友的询问,预计上海分社明年元旦开业。
徐志东5月1日当天去四川北路看到了群众影剧院挂出巨幅海报,他表示:
德云社入驻四川北路确实是一个亮点,假如群众影剧院真能成为德云社上海小剧场,那我们就驾云前往,进入似曾相识的剧场,去感受一下那个年代儿时的欢乐。
作为阿拉上海人,比较容易接受的是独脚戏和滑稽戏,不过海纳百川的大都市,相声也有其一席之地,但愿德云社落地有声,有所建树。
对于德云社今年即将入驻群众影剧院,孙莺个人表示:“群众影剧院曾经掀起了沪上粤剧演出的热潮,不知道此次郭德纲的德云社能否继承此彩头,让京派相声在沪风行一时?”
虹口居民小许在马路对面拍照,她告诉记者,自己之前是去北京和天津看德云社的演出:
因为我自己是“德云女孩”,所以还是比较关注德云社的消息。德云社在上海没有小剧场,现在能够在上海办一个分场,我相信很多德云社的粉丝,包括相声粉丝还是蛮开心的。希望德云社可以给四川北路带来新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