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导演的电影《热辣滚烫》,爆了。
为塑造角色沉寂一年、先增重40斤又减掉100斤的努力,狠狠打脸了说她是ai换脸的声音。
可原本只是单纯的敬业与用心的演绎,却在两极分化的评论中变了味儿。
抨击她以减肥为卖点、煽动身材焦虑,甚至是服美役等等言论数不胜数。
为此,贾玲也不得不回应争议。
因为她表达的初衷是女主变强和胖瘦无关,且对身材的过度关注解读也从不是她一人就可轻易煽动的舆论生态。
现实是普罗大众早已被这种“没事儿也能喷两句”的环境裹挟。
所以她才会说,要把自己藏起来。晚一点、再晚一点出现,让对胖瘦的讨论来的再晚些。
给「爱自己」留下足以萌芽成长的土壤。
大部分观众从她这里感受到了说到做到的真诚与爽快,并被这份无坚不摧的毅力激发出热血与斗志。
毕竟换个角度看,如果是一位男导演做到这些,会受到这些谩骂恶评吗?
贾玲的努力与她饱受的非议,都显示出女导演女主演,从女性视角诠释出她们的善与恶、成长与蜕变有多不易。
这背后从不是简单的外在问题,更有长久以来对女性风格魅力的固化。
与此同时,我们又能从这个只敢定义为喜剧、甚至都不说是女性励志喜剧的《热辣滚烫》中获取到怎样重塑自我的积极内核?
今天就来聊聊这些。
什么时候
减脂塑形成了传播身材焦虑?
当人们质疑贾玲的体重瘦100斤不现实、是噱头的时候,她为实现这个下降空间先增重40斤。
从166cm、210斤的超重不健康,到为实现flag并展现清晰腹肌而脱水8斤到109斤,最后稳定在肌肉脂肪健康平衡的117斤。
这背后,是难以言说的毅力,和为了高效实现目标不得不做出取舍的努力。
最后肌肉都要拉丝了
所以,很多人看到她真实的训练过程、留下的每一滴汗水,都会被励志所触动。
可面对结果时,这份毅力就被歪曲成别的样子。比如:“给我一个亿我也能减100斤。”
事实上,大多数人日常减个10斤都很不易。
更别说生活中能瘦10斤就会有明显的视觉变化,每一个10斤都会来带不同的风格感受。
©太困睡
于是,靠着42岁这个年龄段的新陈代谢、增重减脂又增肌成功的贾玲,被说瘦下来的她垮了、苦了、眼神凌厉了、脸上有皱纹了...
正如明明是从亚健康回归健康却要被质疑传播身材焦虑一样魔幻,其背后是大众对成年人真实美的认知失调、以及对他人成功的焦虑。
原图疑似被锐化处理过
比起被讨论最多的胖瘦,更该被关注的是健康,并正视不同年龄阶段本应有的、真实自然美状态。
更何况,减脂后皮肉松垂有光电射频等项目缓解,皱纹也可以靠注射填充淡化,当下外表的“不足”都有科学办法解决。
唯独没法解决的,是不去改变这件事本身。
退一步讲,如果42岁的她减100斤后脸蛋仍是饱满q弹的,也会有声音说这是打了羊胎素、上了科技。
既然如此,权衡利弊后尽最大努力呈现真实状态、并始终为选择结果负责的贾玲,换来了全新的自己。
以及一张笑容依旧明媚,却多了一份爽朗意气、透着平和坚定的脸。
《bazaar》2024 3月刊 | 封面预告
之前就有人觉得贾玲撞脸《艾米丽在巴黎》中的演员阿什利·朴。
等看到真正瘦下来的她我们才恍然,曾经那个在28岁初登春晚、给大众带来欢笑的女性,变成了更成熟强大的样子。
她不是撞脸xxx的女明星,只是她自己。
此时,那些从身材到面孔的否定声音都成了过眼云烟,无法再伤害她分毫。
而这份焦虑,就被转移到畏惧、嫉妒她变强的少数群体。因为他们发现,女性形象已经开始突破刻板化归类定义的桎梏、再也不随便受人规训了。
何时停止
对女性风格魅力的刻板化定义?
先看自春晚开始的第一波刻板印象——85花诗幂被说瘦,不适合“以胖为美”的唐制。
明明是各美其美
可唐朝并不是单一的以胖为美,而是同时包容了浅层胖瘦特质、并延伸出不同深层风格的美态。
真要细分,幂更接近初唐的柔弱纤薄、诗更接近晚唐的劲瘦轻盈,都是能展现唐朝韵致的古装美人。
这种片面认知就像当下舆论环境爱塑造单调的女性风格那般,无法接受她们是拥有多元魅力的、鲜活的人。
包括在《新闻女王》中大放异彩的高海宁,她自己说接到戏的拍摄前期,因为好久没进组,所以身材管理不是很“严格到位”。
杨贵妃古穿今般的肉欲性感,就被一些声音讥讽成圆厚壮硕。
等她将形体风格雕刻成女明星“常态”,这般健康紧实的身材仍被说壮。
如此典型的舆论导向反映着对女性规训式审美的片面性:白幼瘦被剥夺了力量,只剩弱气;性感往往被冠以魅惑之名,而不能辅以清纯。
更有甚者,女性搞笑喜剧人要被残酷的剥离性别感。
就像《热辣滚烫》中为搞笑出现的“弥勒佛”,仿佛在投射贾玲减重前在综艺里被固化的风格形象。
要用自己的食量体重营造笑点来“讨喜”,以自己的幽默捧哏所有话柄,成为衬托鲜花的绿叶。
就连可与无数男星组cp的玩梗背后,也像明褒暗贬。
因为她是慈爱的、乐观的、无女性突出特质的安全形象,所以被格外“包容”。
于是,当贾玲在电影中以及现实里的形象都从被动触发的无害讨喜,变成主动出击的礼貌疏离时,就被说她“变了”。
她兼具智慧美貌,变得富有人性欲望,变得自主强大了。
《bazaar》季封预告
所以,那些说喜欢胖胖风格的贾玲,喜欢的究竟是什么呢?
面对如今的她觉得眼神变凌厉、观众缘变差了,畏惧的又是什么呢?
是怕她有锋芒,怕她有魅力。
怕她从连花瓶都称不上的肤浅笑料,变成捉摸不透、从内而外散发平和坚韧力量的独立女性。
贾玲的幽默、就像梦露的娇憨,不是天然的愚钝,而是大智若愚的表达。
她们都在尝试开拓一条路,一条在男权男凝社会中女性挣扎成长之路。
以此,来实现女性不同主体性的魅力,创造她们探索并实现自我风格的土壤。
只有当这些被视为标杆的女性从各个时代的泥泞中挣脱出来,才能为现实生活中活的小心翼翼、美的战战兢兢的女性,赋予更强大的前进力量。
谁能定义
女性的成功与失败?
从外在到风格再到内核,这条蜕变之路上的女性走的太难。
如今,是时候重新定义「女为悦己者容」:不为他人而美、也不为了凸显优越而教育他人,只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勇敢的活出当下。
坦然的接受失败与成功的一切,从过程中汲取到真正愉悦自我的能量。
这里很能反应人性恃强凌弱的一个现象是:不仅网友的成功令人心寒,网友的失败仍让人耻笑。
有声音表示不能接受这种爱情事业两手空的励志电影,失败者始终是孑然一身的失败者。
可能定义女性成功与否的, 不应只是她们自己吗?
较之日版结局的颓丧,乐萤版已经给到我们很好的答案:全身心投入的为自己打完一场,哪怕只打出一拳,都是赢的。
至于曾经的男神,比起自我优先级也得往后稍。
就像看小说一样,男频路数vs女频风向总是不同的。
男导vs女导的作品传递的不同内核也是如此,都基于对大众职场生活的真实写照。
男频一向是贵人帮扶从四面八方来,成就普通凡人变龙傲天的奇迹,在各个层面也都是人生赢家的神话。
女导演展现的观点则相反,让女性从幻想着总会有人乘着七彩祥云来解救自己的美梦中清醒。
没办法,现实就是如此不公。
所以,也不必骂为什么给乐莹安排了狗血的妹妹们,先不用说如果这两个角色是男性形象该被喷怎样的打。
如今被嘲怎么不再girls help girls的设定,就是将女性从完美的、道德标兵式的圣母形象里剥离出来。
她们也可以和男性一样,是灰色的、自我的、有欲望的,是需要蜕变的,是“犯了所有男人都会犯的错”的。
就像crush靠不住,girls help girls也会失灵。
到最后,能“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万次,毫不犹豫救自己于这世间水火”的,只有自己。
贾玲也诠释了女性成长的新状态:不是瘦弱的美丽,而是强大的美好。
女子便是好,女子便是美。
从电影回归现实,尽管这一切都不是100%的无懈可击,尚有不足可以被放大解读。
但我们仍可以选择接受积极面、补充正能量,总比任由消极的对抗性让我们站在对立面、更有前进意义。
最后,请像电影海报主题「yolo: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阐述的那样。
大胆开始,享受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