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求会 | 2023年我印象深刻的四本新书

娱乐头条 2899℃

2023年,读了十来本新书,印象深刻的有这么四本。

张求会 | 2023年我印象深刻的四本新书 - 陆剧吧

第一本是60后学者陈晓平的《近人近事探案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我与陈君相识时,他还在经营旧书店。后来,他把书店关了,一心一意做学问,“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成了他的营业新场所,“民间学者”成了他的新标签。在学术资源垄断仍然严重的当下,坚持做自己感兴趣而又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其中的艰辛不用多说。不过,这些只是我的感触,陈君这本书压根不打悲情牌,而是靠实力征服那些傲娇者。

陈著所探之案,以粤人粤事居多,让我这新粤人看得津津有味。比如,民族英雄邓世昌的生父究竟是谁?珠三角的“自梳女”和近代最早一批女权主义者有着怎样的历史联系?开埠后的上海是否真有一个“粤沪新人网络”?孙中山和宋庆龄日常交谈为什么用英语?邓铿被刺和陈炯明有没有关系?“丁龙讲座”纪念的丁龙是山东人还是广东人?“史语所”的原址到底在哪里?其中,《中研院史语所原址发现记》一篇特别重要。该文在忠实记录陈君及其同道十年探寻全过程的同时,也为今日治史者提供了有益的启迪:既要大胆质疑,更要小心求证;既要埋首书斋,还须走向田野;既能勘探现场,又能重现旧貌;既要钻故纸堆,还要用互联网;既擅单打独斗,又懂群策群力。2019年3月14日,《南方周末》刊发此文,引起多方关注;2022年4月18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到国家文物局批复,正式启动对柏园的修缮保护工程,柏园西座一、二层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22日,在“史语所”创办纪念日当天,东山柏园正式对公众开放。功德若此,夫复何求?

张求会 | 2023年我印象深刻的四本新书 - 陆剧吧

第二本是70后学者张旭东的《藕香零拾》(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年3月)。这本书描绘的是明清易代、清民交替之际知识分子的群像,但着墨最多的显然是“义宁先生”陈寅恪,因此,未尝不可将其视为一本研究陈寅恪的专书——而且是朝着陈寅恪又迈进一步的佳作。

《藕香零拾》由三十余篇已刊文章集结而成,其中《钱曾与严熊——〈柳如是别传〉钱氏家难章补论》《陈寅恪为他人所作序》《陈寅恪与傅斯年——也相倚靠也相难》最合我意。位列榜首的那篇,既能凸显新材料之新价值,又能激活旧材料之新作用,堪称“以义宁之法补义宁之书”。不仅如此,“迷恋义宁先生文字”的张旭东改良了陈氏文风,使得这篇模仿之作行文繁密而不枝蔓,字词驯雅而不诘屈,故而较《柳如是别传》更好读、更好懂。陈寅恪为他人作序共14篇,旭东也许不是最早关注这些序文的学者,但能将14篇序言打成一片,综括其通义,总称以“书外之序”,已足以让他更高一层楼;而“书外之序”一名,应该是旭东的首创。《陈寅恪与傅斯年——也相倚靠也相难》写得客观而公允,我一直认为是辨析傅陈关系史的最好文字。

张求会 | 2023年我印象深刻的四本新书 - 陆剧吧

第三本是80后学者韩策的《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韩策是位地道的80后,长得有些老成,做学问更是老到得很。我和他迄今见过三次,发现学界的老中青都喜欢他,网上所传真实不虚。看他的简历,妥妥的根正苗红:北大历史系硕博连读,随后进入中国社科院近史所做博士后研究,再回到北大历史系,现为该系助理教授。《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脱胎于博士后报告,相关的论文至少有《清季“湘人江督格局”的终结与“北洋下南洋”的形成》《清季江督之争与丁未政潮的一个新解释》《东南互保格局是怎样被破解的?——光宣之际南北关系转变的一个表现》《“湘人江督格局”的形成与晚清政治》《北洋南洋一线牵:甲午战后围绕直督与江督的政争》等多篇,研究路数、成果呈现也是妥妥的操正步、走正途。毫不夸张地说,韩策的这本新书以及此前所出《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足以让我们对北大历史系重生敬意,对80后学者充满期待。

晚清两江总督易主的历史,始终交织着满与汉、中央与地方、南方与北方、湘军集团与淮军集团、湘军集团内部各派系的权力斗争,以及清廷对科举与军功、内忧与外患、洋务与内政轻重缓急的考量和取舍。《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聚焦江督易主和东南权势转移,为读者透视晚清政治史提供了不同于既往研究的一把新钥匙。韩策在书中提出了三个概念——“湘人江督格局”“北洋下南洋”“有重心的同治”,并且围绕着它们作出系统的考察和论述,不但纠正了以往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而且给出了富有开创性的新解释。

韩策首创的这三个概念,或许改换成三个现实性问题,更能吸引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问题一:湘军统帅、中兴名臣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咋就那么难?问题二:两江统辖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籍贯安徽、来自北洋的周馥,怎么就能顺利署理江督(接近两年)而不用回避?问题三: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廷最高层为了实现“同襄郅治”,不得不在各方势力之间采取了哪些制衡之术?

张求会 | 2023年我印象深刻的四本新书 - 陆剧吧

第四本是90后学者左安军的《乐与怒:beyond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12月)。2023年是beyond乐队成立40周年,也是beyond灵魂人物黄家驹逝世30周年的重要年份。作为目前关于beyond乐队的首部完整传记,《乐与怒:beyond传》全面、系统、客观地展现了beyond从创队到当红直至解散的曲折历史,尤其挖掘了黄家驹的成长史、创作史与思想质地。

《乐与怒:beyond传》大概是我2023年读到的最不一样的书。首先,作者身份不一样。beyond以原创、演唱粤语歌曲而闻名,beyond传的作者却是一位不会说广东话的贵州小伙子。其次,参考文献不一样。“著作”“期刊”“报纸”之外,另有“网络文章”“散页”“电视/电台/音频”“展览”“专辑(albums)”“单曲(single)”等新型文献。再次,创作方法不一样。在长达九年的创作期间,作者通过面谈、远程视频、即时语音、笔谈等方式,采访了beyond历史的众多参与者和见证人,发掘出大量第一手资料。最后,作品风格不一样。左安军是一位青年诗人,这本书的整体风格却很平实,鲜有个性化评判,更少抒情与描写。

在“后记”里,左安军说,“这部传记从构想到行文,都带有几分考辨色彩。但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定位自始至终都是传记文学,而非学术著作。文中对错误性的史实、具有争议的说法以及重要的观点进行了注释,供读者自行参考判断。”自谦之外,还是听得出几分不确信、不自信。相比而言,我觉得陈卓(该书的策划编辑兼责任编辑)对这本书的定位——“beyond全传/正传”——可能更准确、更自信。身处e时代,研究对象另类、文献载体另类、研究方法另类、成果形态另类、传播渠道另类,可谓大势所趋。在权威期刊也不得不接受网络文献的今天,与其争论beyond正传算不算学术著作,还不如问问我们是不是真的做好了全面应战的准备。

(作者为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张求会

责编 刘小磊

标签: 娱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