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你猜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娱乐头条 1856℃

这一次,你猜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 陆剧吧

缉毒警察这个群体的缩影,凝结在了林德赞的身上。王劲松感觉自己背负的已经不仅仅是角色本身,更是一份责任。

这一次,你猜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 陆剧吧

出品 | 博客天下大文娱报道组

作者 | 赵雅静

编辑 | 丘天添

愿者上钩


王劲松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下了个“套”。


刚拿到《冰雨火》的剧本时,导演傅东育就找到王劲松,告诉他,这里有一个毒枭的角色。这是他们第二次合作,在上一部电视剧《破冰行动》中,王劲松正是饰演了大毒枭林耀东。《冰雨火》也是类似的题材,作为一种角色的延伸,演员的功课不需要再从头开始,反派演起来或许更加顺畅。


就在王劲松心动又犹豫之时,傅东育补充了一句:“但是我这儿还有一个公安局局长(的角色)。”


像是某种试探,这句话抛出来,王劲松“上钩”了。在角色选择上,他向来不喜欢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类角色,也要努力演出不同性格、不同做派,更别提有完全不同的角色可选。“其实他到底是想让我演哪个?我当时揣摩了一下……”王劲松有点没摸清导演的套路,但决定已经做出,他选择了那个公安局局长——林德赞。


对于王劲松的选择,傅东育仍然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从毒枭林耀东变为公安局长林德赞,无论是演员的惯性表达还是观众的理解,都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倾向性。


这一次,你猜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 陆剧吧


“如果你能够超越前面,作为我对你的信任,我又不能说不给你,”傅东育说,“我得相信你能创造出来。”只是,“有一定风险。”


“风险”的意思是,王劲松要重新开始。不仅功课要从零做起,而且要把《破冰行动》中大毒枭林耀东的印象彻底击碎,然后在碎片上树立一个全新的形象。此前的成功为这份“树立”增加了难度,在《破冰行动》中,林耀东作为大反派出场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对此,王劲松的办法是“信心”和“真诚”。“首先,在心理上建立信心,不要有任何的犹豫。建立之后要完全地相信,真诚地去演。”


他把此次《冰雨火》中所饰演的林德赞形容为“兵头将尾”——县一级的公安局领导,处级干部,手下是基层干警,都是扎扎实实在一线工作的人,“热情得像火一样”。林德赞,便是基层干警形象当中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他有警察的职业的习惯,职业的思维,职业的怀疑,但是做人是坦诚的,干干净净,就是直接来。”


说到底,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如何去饰演这份“普通”,成为了王劲松所面临的第二个挑战。


在王劲松30余年的表演经验中,对语言的使用已经成为习惯。而这个优秀演员的专业化特质,恰恰是傅东育要拿掉的东西。在《冰雨火》中,王劲松起初呈现台词的效果是“抑扬顿挫”,却被指出“太像演员”。


“因为生活中的普通人讲话不会带有这么强烈明显的逻辑重音和特点。”王劲松说。


这一次,你猜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 陆剧吧


抛去以往的表演习惯,走一条全新的路,对于经验多的演员,像一把双刃剑。王劲松开始产生各种各样的担心,“开始让我拿掉(重音)的时候,我会觉得我的表达不是那么清晰,我的语言变得平淡了,变得没有力量感了,就是点送的不那么清楚,观众能接受吗?能听清楚吗?观众能明白我的潜台词是什么意思吗?”但王劲松最终选择相信导演。


“我到现在也没问他当初是不是给我下了个套。”王劲松到底也没揣摩出来傅东育更想让他演哪个角色,只知道拍戏拍到很痛苦的时候,傅东育就跑过来无情地打击他,“自找的,都是自找的。”


看似是两个人的调侃,却是因为信任达成的默契。王劲松感激傅东育,因为自己要演林德赞,导演没有反对。而从《破冰行动》到《冰雨火》,王劲松和傅东育见证了彼此的蜕变。


2019年,《破冰行动》在中央八套开播时,王劲松选了9张剧照发朋友圈。傅东育在深夜回复他:“你是如此有敏锐灵感的演员,我期待你更为肆意的表达……”


一年以后,《冰雨火》中林德赞戏份杀青,这份合作中的情谊在傅东育的表达中显得更有分量:“两年,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管你诠释的角色是敌是友,都是我们一起的创造……‘谢谢’说出口的时候还是感觉有些许的轻佻,权当是词不达意的激动吧。”


褪去蒙在文字上的纱,现实中接触的时候,两个人的相处方式更加直接和坦诚。


坦诚面对


傅东育称王劲松是“一个把自己保护得非常好的演员,很难攻破”。但是,他成功攻破了。


这句听起来有些洋洋得意的话,是由王劲松告诉《博客天下》的。他笑着承认这份评价,承认自己的“被攻破”,是源自对傅东育绝对的认可、信任,“我做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我可以赤条条地面对他,我是放松的。”


《冰雨火》的片场没有客套,没有“谢谢王老师,演得很好”这样的场面话,更多的是直接。王劲松形容导演像一个鞭子,噼里啪啦地抽,把所有人都抽起来了。“你这句话不对”,作为例子,王劲松模仿起傅东育在片场的状态。


“就是这么直指。问他理由,他会一二三地给你说出来。”剧组人很多,王劲松却没有觉得面子上挂不住,“绝对没有问题,你只要说得对我就听。”


王劲松为这份合作上的坦诚和相互促进而感动。“在我们这个年龄,都50多岁了,还要在自己的行业当中撕开自己的外衣,不断地再往前走。这是我们的一个共识,我们也真真正正地这样去做了。这中间肯定会有很多艰难,但是因为我们爱这个行业,所以我们愿意这样去付出。”


这一次,你猜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 陆剧吧


从王劲松创作的直观身体感受来说,《冰雨火》中的林德赞比《破冰行动》中的林耀东要“疼”很多。


林耀东是一个反派,但王劲松并没有把他当作一个坏人去演,没有让林耀东变得脸谱化。好的演员会演出人物身上的复杂性。在王劲松的理解中,坏人首先是“人”,其一举一动都要有合理的解释。“如果说坏人把坏都写在脸上,可能雷剧就产生了。”


最具说服力的例子,是林耀东那个常常被提起的细节:送儿子离开前,作为父亲的他为儿子一枚一枚地将扣子系好。这是林耀东为人父的本能,来自于王劲松对生命经验的运用。


在王劲松看来,林耀东当然是“有所顾忌的”,他顾忌手段、顾忌亲情、顾忌宗族关系,但最终的目标指向更大的利益。这个角色归根到底是“不择手段,劫掠性的人物”,代表了恶的一方,而恶,是不会受到伤害的。


但林德赞不同,他的起点是善良,到处都是牵挂。在接受《博客天下》采访时,王劲松对这个角色感慨颇多。


“一个公安局局长,手下若是有人受伤,有人因公牺牲,不仅仅是一个处分的事。他这个十字架是要背一辈子的。面对下属,他既要保持冷静,又时刻担心着这些人的安全。所以他反复强调,毒贩跑了可以再抓,但是我不能让你们受到伤害,你们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在我的行事当中,我可能会伤害到许多人。我不断地在破坏,又不断地在救赎。救赎我的女儿,通过女儿救赎我的妻子、我的养女,救赎我曾经的线人,我一直是亏欠他的,我一直在补,一直在追。”王劲松在接受采访时也代入了角色的情境当中,以第一人称来讲述。


面对角色内心的纠葛,在创作的时候,他真正感受到了疼痛,“林德赞让我受到的创伤更大。”


这一次,你猜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 陆剧吧


开拍之前,剧组在西双版纳的公安系统做了一些调查,王劲松接触到了真正的一线缉毒警察。他亲眼看到一名缉毒警腿上,被毒贩打穿的枪伤。更重要的,是枪伤背后复杂的心理。“他是不敢回家的,不敢让家人知道他腿上挨了枪,只能找个医院先住下养伤,然后告诉家里人是出差。回来以后他的妻子看见这枪伤,还要告诉妻子是不小心被工地的钢筋掉下去,戳穿了。就是瞒。”


拍摄的时候,当地的公安人员告诉王劲松,200公里长的边境线,他们只有100多个警察,这其中还包括了内勤和办公室职员。“那么真正在一线的警察能有多少?这只是一个县的缩影。”


王劲松因此深刻理解了缉毒警察的压力——不仅来自于毒贩,还来自于家庭,来自朋友,来自他的孩子,以及很多的误解。在这样全方位的压力下,他们还面临着来自于上级的对侦破任务的要求,还要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进行高强度的工作。


“所以他们每天都是时时刻刻的那个弦在绷着,真的很难。”


一个群体的缩影,凝结在了林德赞的身上。王劲松感觉自己背负的已经不仅仅是角色本身,更是一份责任。人物的塑造因此蕴含了更深的意味,它更像是一个个体借由角色进行发声的出口,“我希望通过角色能把这个职业里面所存在的困境、现状,进行一个立体式的、全方位的、真实的展现,展现他所有的这样的情感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侦破这一件事。”


同时存在的还有一种捍卫——对《冰雨火》荣誉的捍卫。在中国禁毒的公安剧当中,《冰雨火》是一个真诚的作品,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尽力去捍卫这份“真诚”,“没有任何虚假的、名利的,或者是别的成分加入进来”。


互相成就


2020年8月24号,林德赞的戏份杀青。那天,王劲松始终没敢到监视器那边去,因为“不敢面对”。


这是极少出现的情况。拍摄最后一场戏的时候,傅东育让他准备好,可能这个镜头之后就是告别。王劲松自认为承受能力较强,因为见惯了杀青仪式,他很少在告别时落泪。


最后一个镜头拍完,傅东育捧着花进来了。一抬头一回头的瞬间,王劲松看到傅东育的眼睛是红的,“我就不愿意看他。”


因角色相互试探、博弈、真诚地交锋,而到了真正杀青之时,两个人不愿意对视。

拿着花的傅东育眼神躲避,王劲松则想要仓皇而逃。皆未成功。王劲松被众人堵了下来,要求合影。此时两个人互相没了言语,反复地说着“谢谢”,在王劲松的形容中,“彼此含着泪、露了个笑、合了个影”。合影以后,他继续刚刚未竟的逃窜,仓皇逃到了车上。


“我上了车就把车门关上,这样他们就看不见我在车里边。”紧接着,他看到傅东育从车旁经过,在擦眼泪。他记下了这一幕。


在车上独处那段时间,王劲松“是空白的”。云南的夜黑沉沉的,从勐海县开车到景洪市,一个多小时的路,他就这么看着星星,看着天空,脑子里除了空白,什么也没有。那一刻,他不希望有任何的语言,“一点都不希望,什么都不希望”。他反复地使用着“空白”一词,到达酒店时已经很晚,但他睡不着,依旧在阳台上趴着看,“看天,空白。”


在杀青的那一刻,疼痛的王劲松得到了解脱。这意味着一种释放,意味着“你不用再为他纠结,不用再为他痛苦,他也无法再伤害到你”。但和林德赞的连接感还没有切断,这个角色早已经附在他身体上、灵魂上,像是一段亲情一样,难舍。


“我这一生可能还会演警察,还会演缉毒警,还会演县公安局局长,但他不是林德赞,他是唯一性的。”


这一次,你猜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 陆剧吧


《冰雨火》杀青第二天,王劲松从云南离开,没有再和谁告别。傅东育给他发了一条长长的微信:“反正已经完整地记录下了,反正他已经完整地存活住了,反正他已经被你彻底明白地诠释清晰了!接下来,还是回到‘劲松’吧。祝你一切顺利,保重。”


但王劲松不愿意放下那段经历。剧组的工作还在继续,他每天都到演员群里“潜伏”。群里比较安静的时候,他会蹦出来找演员们说话,开傅东育的玩笑,调侃“你们怎么大晚上还在拍戏”,或者“为什么不放饭就拍戏”。


有时候傅东育反问他,“你是不是奸细?”王劲松也毫不收敛。中午一点,他会在群里“提醒”:该放饭了,大家都饿了。凌晨一点,他又“提醒”:该收工了吧,这大夜熬的时间有点长。曾经的“直指”转移到导演身上,傅东育也调侃着反击,“你能不能别烦了,你已经杀青了。”


这背后是一份牵挂。王劲松知道他们有戏份在船上,他觉得危险,会特意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可能是因为疫情,可能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真,《冰雨火》的演员们互相粘性很高,“大家平常在一起说的全是角色,聊的全是戏,甚至还有一些演员非常痛苦地说起一场没演好的戏,问能不能重拍。仔细一问,是一个月以前的事。”王劲松怀念这份情谊。


3个月后,他完成配音工作,数了数,已经过去100多天。因为中间又演了别的戏,重新再看《冰雨火》的那些画面,他觉得有点陌生,同时又很亲切。王劲松说不上来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好像曾经属于你的那一段东西又远去了,现在又要拼了命地找回它。”


在王劲松看来,角色和演员是互相成就的,“它给予你自信,给予你成长的道路,在你的生命里留下了坐标点,你可以往回看,看到的都是角色一排一排地坚挺地立着。”


这一次,你猜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 陆剧吧


演完《破冰行动》,他留下了剧里两件林耀东常穿的中式长衫,挂在房里,他不会穿,“但挂在那里,我会想,这曾经是属于你的。”


配音时,看到那些片段,他稍微踏实一点了,还在录音室里拍了张照片留作纪念。“我觉得它不会败,这角色不会败。”


自此,林耀东和林德赞,并排站到了王劲松的生命当中。

标签: 娱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