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蝴蝶效应》, 牵扯出一些生存哲理的关注和思考

电影的逻辑和叙事方法让我起初有一种恐怖片的感觉,然而凭借着导演深厚的功底,事情慢慢变得有条理了起来,并且随着故事的发展,让观众明白了主人公注定悲剧的结尾。电影的节奏越来越快,男主进入新环境后能用来对新情况做出了解和反应的时间也越来越短。看起来似乎上帝在一点点剥夺男主改变因果线的能力,男主逐渐失去了接触日记的机会,日记逐渐消失在他的可接触范围内。他决定抓住最后一次改变因果线的机会,通过看母亲生产之前的录像带,进入还未出生的自己的身体,在母亲肚子里自杀,以此结束了整件事。

看到这里我不禁在想,如果我不曾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周围的人会有什么不同呢?但我们的人生不会像他一样可以从源头斩断。我们从来不曾得到回到过去的机会。因此在今后做每件事之前,我希望我们都可以想想这部电影,引以为戒,不要让未来的自己后悔。最后埃文写下的“她”我觉得不仅仅是指凯丽,也指埃文的母亲。

人都是自私的,埃文不断改变过去渴望扭转细节的时候想让周围人都幸福幸运,但更多的是希望凯丽和自己可以幸福且永远在一起。然而,在不断改变过去的同时埃文也发现他的妈妈在变的不幸,甚至在自己残疾时看到的母亲竟得了肺癌的时候更激起了他想回到“最开始”的理由之一。还有关于男主父亲对母亲说的,我可以改变一切,这句话应该不是在上一条时间线上,而是就在同一条时间线上说的。

显然父亲和男主的经历类似,他找了很多方法但都不如人意,对男主母亲说我会改变一切,但结局是他并没能找到回到过去的方法,没能做到再一次的改变,而是被当成了疯子。主角最后发现自己就是那只不断扇动翅膀的“蝴蝶”,每次自己细微的差错都会给别人的生活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如果他自杀,那就不叫自我牺牲,因为他的死是又一次“扇动翅膀”,不但无法弥补之前扇动翅膀造成的影响,反而可能会进一步有其他的连锁反应。然而,胎死腹中相当于“这只蝴蝶就没有存在过”,你可以说他自我牺牲因为他放弃了生的权利,或者不认为他是自我牺牲因为他没有存在过。普通人没有主角那样的能力,当一个人无法判断“自杀”的后果时,就不能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扇动翅膀”,所以并不能从影片中看出导演或者编剧鼓励大家自杀。

最后,这部电影很令人着迷,因为它可以牵扯出观者对许多问题亦或是一些生存哲理的关注和思考,而我觉得这主要来自于影片中大篇幅表现的一次次穿越与一次次命运改写之间所牵扯出的相互联系。这一次次的改变映射的其实是一个最普遍的论题,因果关系。人生就是一次次因果关系的组合体,你的人生之所以能区别于他人是在于个体对于每一件小事上所持的态度和所做的选择。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方向和结果,同时也区别了我们的人格和人生。每一次选择都是一次自由意识支配的结果,而正是由于这许多自由意识的存在,我们的人生变得千奇百怪,各不相同,有了幸福美满、悲欢离合、命运多舛、光怪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