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棵塔松,见证他29年的军旅生涯!

山间那片塔松林

■王兴来  颜旭洪

午后的阳光从树梢洒落,在地面投下一片片斑驳光影。一级军士长王晓亮走进这片塔松林。此次前来,他是为了给新兵授课。

即便在冬日,一棵棵塔松仍沉醉在绿色的世界里。满树的松枝绿得可爱,宛如一把把撑开的大伞,又像一根根高耸的旗杆傲立山间。他调匀呼吸,径直走到新兵面前,站在一棵高大挺拔的塔松下。一阵微风掠过,往日的记忆浮上心头,他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我身后的这片塔松林,是我刚到这里时栽的,如今已经有29个年头了。当时种树是为了改善环境。现在,这些塔松已经成了一茬茬官兵扎根大山、无私奉献的见证者……”王晓亮开始授课,字正腔圆,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

29年前,王晓亮初次踏入这片大山。当时,他和战友们面对的是“头顶锅盖天,脚踩乱石滩,天上无鸟飞,山上没有路”的恶劣环境。周边群山光秃秃一片,仿佛无人涉足的荒野。

后来,上级发来上百棵塔松苗。拿到树苗后,王晓亮以为这片土地尽是石头,树苗根本无处扎根,难以存活。岂料,一棵棵塔松苗竟神奇般活了下来,而且在岁月的洗礼中长成了参天大树,见证了他29年的军旅生涯。

一阵风吹过,松针沙沙作响。台下的新兵屏息凝神,静静聆听王晓亮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们连队驻在两山之间,从山坳拐过两道弯,再往前走8公里,就是我和战友们每天要守护的阵地。阵地周边大大小小的点位有几十处,散布在曲折盘旋的山路上、羊肠小道边、陡峭的半山坡。年复一年,来来回回走过多少趟,我没有细数,也难以数清……”

那时,每次巡线路过塔松林,王晓亮总会心生敬意。一棵棵塔松始终不惧恶劣环境,昂首挺立,苍翠欲滴。他渐渐明白“只要扎住根,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时时体现在王晓亮的工作和生活中。一次,班里接到一项紧急任务,王晓亮与战友一同扎进大山里的工作台。他们连续奋战70多个小时,顺利完成装备测试任务。当听到“装备测试结果合格”的回复后,他们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空。随着时间推移,王晓亮守好阵地的信念愈发坚定,犹如塔松的根,向着大地深处不断延伸。

授课仍在继续。这时,不知是哪个新兵冒出一句,“班长,巡线会不会有危险?”

“会!”王晓亮思绪飘回他当兵第6年的一个清晨。当时,王晓亮担任班长,他像往常一样带领班组4名成员对点位线路进行安全检查。一切有条不紊进行着,就在大家准备前往陡坡上的5号点位检查时,罕见的暴雨倾盆而下。

雨幕中,山间干涸的小道瞬间变成土黄色的河流,周围山坡上还有乱石滚落。为确保安全,王晓亮和战友暂时躲在安全地方避雨。3个小时过去,雨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要是继续等,任务肯定无法按时完成,数据也不能准时上报至值班室;如果不等,那必须有人冒雨冲上陡坡。此时,5号点位已出现轻微的泥石流。王晓亮果断决定自己前去检查。

王晓亮紧了紧身上的装备,独自踏上了羊肠小道。他小心翼翼挪动着步子,目不转睛地盯着依稀可见的小道,1分钟、2分钟、5分钟……抵达点位后,他迅速检查每一项数据。确认各项数据符合要求后,王晓亮返回与战友汇合。

雨渐渐变小,王晓亮和战友们回到营区。上等兵小陈问他:“班长,你当时就不怕危险吗?”王晓亮回答:“起初有点怕,但一想到塔松在雨中依然傲然挺立,便不再害怕了。”

此时,台下的新兵都静静注视着王晓亮,似乎对身边的塔松有了新的感悟。

“万余天的坚守,异乡已成为故乡。守好阵地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心中的信仰,是刻在骨子里的使命。为了这个使命,需要我们把根扎下来,日复一日,不惧风雨,用实际行动去坚守!”王晓亮话音刚落,台下响起掌声。

“我把青春献阵地……”塔松林下,新兵的誓言铿锵有力。风轻轻地应和,就连松针都仿佛在鼓掌喝彩。

(本文刊于2024年11月29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版)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编辑:武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