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冲40亿?看完《抓娃娃》,我敢说:暑期档票房天花板已改写

提起沈腾马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当然就是喜剧。

2015年,一部闫非、彭大魔导演的《夏洛特烦恼》令开心麻花喜剧一鸣惊人,此后每部作品都备受关注。

但开心麻花喜剧,也看含腾量。

含腾量越高,胜算越大,而最顶级的开心麻花喜剧,不仅含腾量要高,更必须是“沈马组合”联手。

比如2022年的《独行月球》,斩获了33亿票房。

时隔两年,沈马组合,联手《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的导演闫非、彭大魔,杀回来了,《抓娃娃》。

影片阵容上,除了沈腾、马丽从头演到尾,还有史彭元、萨日娜、魏翔、贾冰等演员加入。

故事上并非改编,而是一个新的原创故事。

点映首日,票房破1.5亿,助力单日大盘自五一档后时隔69天首次突破2亿大关,已经过去一小半的暑期档终于展现出这个档期应有的热度。

观众用一个个爆满的影厅证明,沈腾马丽+闫飞彭大魔这个组合,有多稳。

进入点映第二日,影片票房走势继续势如破竹,预计当日票房将破1.7亿,而灯塔显示的映前媒体票房预测,对影片总票房预测最高达到了32亿。

冲30亿,甚至40亿,成为这部气势如虹的喜剧现实的票房前景。

不光票房爆,观众对沈马组合这次交上来的作业也是相当满意。

有人说“好笑”,有人说笑中带泪。

可以说,开局略显清冷的暑期档,凭借《抓娃娃》终于抓到了第一部真正的大爆款。

下面咱们就通过三个关键词,来聊聊这部磕”学养娃的《抓娃娃》,凭什么开启了这场票房狂飙。

第一个关键词:搞笑。

好笑吗?

这是很多观众要问的第一个问题。

对此马丽已经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可以肯定地说,从头到尾笑点都相当足,尤其是前半段,有必要做好笑到飙泪的准备。

沈马喜剧,不同于很多依靠浮夸表演、三俗笑料去营造喜剧效果,更擅长一本正经地逗你笑。

比如在《抓娃娃》里。

最核心的笑点设置,就是影片的高概念:育儿版《楚门的世界》。

市内首富马成钢(沈腾 饰),养儿“大号”练废了——大儿子酷爱登顶珠峰,却无心向学,接不了他打下的江山。

他只有和老婆春兰(马丽 饰)生了一个“小号”,富养改穷养。

这个设置之下,笑点就无处不在。

比如一家人搬进了破房子,开始装穷。

水龙头要对着水表拧什么的都是小意思,奶奶常年卧床看不起病,还不时吐几口“血”,更抽象的是老父亲赶车去挣钱,只带三个煮鸡蛋上路。

大杂院里有修车摊,报刊铺,剪发的,下棋的,养花的,打太极的……

但,内有乾坤。

修鞋的师傅是物理老师;下棋的大爷是数学大拿;报刊摊的老板是文科全才。

土豪提升儿子的口语,办法是直接找外教跟儿子偶遇,就算买个菜,只要有语境,现场教学随时来。

还有更大的手笔。

比如马成钢为了教育儿子艰苦朴素,忽悠儿子去体育馆捡空水瓶。

真那么好捡?其实是土豪包场让儿子捡瓶。

既然是伪装,那就会露馅。

片中还有不少反差喜感十足的打脸桥段,每一个都让人捧腹大笑。

比如贾冰演的爱心企业家上门,说要赞助他孩子读书,还说有手有脚,咋就把日子过成这样了呢?

接着马丽这一出手,就把云南咖啡和牙买加咖啡用大缸子端出来了。

沈腾则是二话没说,先上个极品雪茄高希霸。

又比如,萨日娜饰演的奶奶,本来是一个瘫痪人设,结果在虚假的奶奶葬礼上,马继业发现常年卧床在轮椅上的奶奶健步如飞,还能提着轮椅跑,那个场景没把我笑疯,我都佩服自己。

《抓娃娃》搞笑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

各种荒诞情节层出不穷,又完全是可以让你感到合情合理的。

当然,除了搞笑的情节外,影片最大的笑点还是:一众自带笑点的演员。

第二个关键词:沈马。

《抓娃娃》能成,首当其冲看沈腾。

在《夏洛特烦恼》中,“非魔幽默”和“腾式喜剧”就产生了奇妙的火花。

这次在《抓娃娃》中,“含腾量”依旧100%。

这个长在笑点上的男人在戏中和大家对戏时,不用做什么大家就都想笑。

除了自带笑点的技能,他更多是将人物的内心和特点融入到表演中。

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的表达,让人物看起来笑点不断。

比如那种教育孩子中成竹在胸的霸气感。

所以前面越霸气,后头被儿子打脸就越憋屈。

霸气有霸气的好笑,憋屈有憋屈的好笑,最好笑的是,在大结局对儿子的背影说出了金句之后,还能立马把喜剧感拉回来——“那你今晚还回家吃晚饭吗?”

沈腾出马,喜剧功率已经足够,但再加上马丽,那抓娃娃,就是一抓一个准。

马丽最厉害的,就是完全没感觉在演喜剧的润物无声的喜剧感。

身为土豪老婆,她是反对丈夫穷养的。

但敌不过土豪随时随地给她买包。

比如看到儿子被人欺负,她立马一脸暴怒要丈夫终止装穷计划。

可当丈夫新买的名牌包,突然挂在她的脖子上,wow!

还有像一个瞌睡,撞上了开关这样的动作梗,别人演未必好笑,马丽演,我笑到打鸣。

最关键是,沈腾和马丽的化学反应太浑然天成了。

能看出很多地方两个人完全就是即兴发挥,却能真的比真夫妻还真。

光是看两人合伙营造读书氛围督促马继业学习的画面,我就秒懂为何网友说这是中偶天花板。好磕到让我热血澎湃。

还不光是沈腾马丽的喜剧功率满负荷运作。

西虹市宇宙npc们也在集体稳定发挥。

魏翔、贾冰等演员都喜剧包袱不断,让影片笑料层出不穷。

但要是只有专业喜剧人稳定发挥,那不叫惊喜。

当萨日娜这样的国剧母亲也能输出全片最好笑的奶奶“诈尸打篮球”的段落,你才明白啥叫真正的惊喜。

而当马继业在奶奶假葬礼上,跪在奶奶面前痛哭流涕,演了十几年奶奶的萨日娜也触景生情,在尸布下回忆起伴随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那可能是全片最动人的段落。

你看,搞笑就算了,你还让我哭。

第三个关键词:触动。

很多看完《抓娃娃》的观众,在爆笑过后不知不觉中都眼眶湿润。

其中关键,就在于影片片名:抓娃娃。

影片中的土豪父母,真的将自己的孩子当作娃娃机里的“娃娃”。

完全依照自己想法,上演了一出吃苦式教育的世界的经典中国式教育。

为了让孩子吃一遍自己吃过的苦,走一遍自己走过的路,耗费巨资和十几年的时间心力,创造了一个宏大的楚门的世界。

所有人都在围着马继业演戏。

可当喜剧回到现实,这又是一个注定失败的故事。

看完电影不难发现马成钢两种模式的教育都失败了,大俊不俊,继业不继。十几年全白费。

这也是影片让观众笑又让观众哭的真正原因。

教育是中国人最大的主题词。

坐在影院的观众,就算还没当过爹妈,难道还没当过孩子?

于是影片中的情节,就自然而然创造出巨大的共鸣。

特别是影片后半段,所有的谎言终于被彻底戳破,马继业看着墙上挂满了的各个学科工作组的照片,以及各种监控视频遍布了他所有生活的角落,终于望着亲生父母说出了全片最狠的台词——

您二位是哪位老师,墙上没看见你俩。

那一刻,我真笑不出来了。

但影片最打动我的,还不是一味对中国式教育的讽刺,而是讽刺中难得的换位思考。

影片大结局,马继业在高考现场做出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决定,又大步流星跑出了楚门的世界,奔向自己的未来。

沈腾望着孩子的背影说出那句:你以为你的人生被限制了,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呢?

电影的主旨在这里才彻底完成了升华。

马成钢穷养马继业的原因是什么?担心家业无人继承。

大儿子不行。那小儿子必须得行。

而不管有钱没钱,很多家长本质上都一样。

有钱的,希望生孩子来延续自己的成功。

没钱的,希望生孩子来弥补自己不成功的遗憾。

父母是自私的吗?是。

但父母又是天下最无私的人。

也许马成钢给孩子的十几年穷养是假的,但他为孩子付出的心力,真情,全部都是真的。

电影让观众触动,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掌控欲是永远不过时的话题,但世世代代的人都走不出这个怪圈,恰恰是因为父母的爱与掌控往往一体两面。

怎么分呢?

所以你看,《抓娃娃》类型是喜剧,但它的内核却让人那么触动,那么共情。

因为我们都曾经是马继业。

后来长大了,又成为了马成钢。

片中马成钢和春兰付出自己全部的生活演这出戏。

最后却收获了孩子一个离去的背影。

这场抓娃娃肯定是错的答案,但对的答案在哪儿呢?

教育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孩子都是最独特的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抓娃娃》太配得上现在的票房成功了——

电影不仅被沈腾马丽演的那么好笑,还将问题留给了所有的观众:有时候孩子并没有要求家长那样付出,家长却把自己的付出作为枷锁套在孩子身上,抓了一辈子娃娃。

这样对吗?

电影只是一出爆款喜剧,娃娃怎么抓,还得观众自行思考。

但在这条漫长的育儿路上,至少能在炎炎夏日里,去电影院大笑两个小时再说,这就很值得。

到最后,虽然电影里的马成钢没抓住娃娃,但电影外的沈马组合,却再一次抓住了中国观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