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中专天才少女的故事,已经感染了很多人。
但坊间的热度和学界的冷静,却形成了对比。
尽管向姜萍递出橄榄枝的学校有不少,但真正定下来的,几乎没有。
常熟理工学院:欢迎报考,以后会提供去浙大的机会,意思就是还是要走高考形式。
香港中文:没有主动联系,欢迎报考(坊间传闻录取和全额奖学金为假)。
浙大:没有相关规定,不好办。
清北:置若罔闻。
国外:坊间传闻哈佛来抢人,实际是营销号在编段子。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学校为何不能破格录取,难道都不重视人才吗?
不是的。
清北也好,浙大也好,包括很多国内顶尖高校,都有破格录取的规定。
比如清华的“领军计划”,面试成功的,可以降分数。
此外,在在全国中学生奥林比亚竞赛(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决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也可以特别招收。
但问题是,阿里的这个竞赛,并不是教育部认可的竞赛。
而且初赛也比较宽松,48小时线上开卷做题,还是一些弹性的。
以中国人的聪明程度和对人情世故的深谙,如果国家放开口子,让阿里竞赛初赛成绩优异的人,得到破格录取的机会,你猜会发生什么?
首先,是报名人数可能会突破百万人次,甚至出现小学生二年级学生挤进前几名的情况,不要问为什么,因为小学生也有当数学教授的爹。
线上考试,安能辨我是雌雄?
而且现在很多中小学举办的科技竞赛中,已经有教授爹,教授爷爷帮孩子造假了。
到时候要是和某青少年大赛一样,涌现出一大堆能治癌症,能转基因的天才,场面会十分难看。
要知道,姜萍参加这个竞赛,是没有什么功利心的。
而一旦竞赛和入学资格挂钩,就会出现第二个问题:
对大多数人的的不公平。
其实,国内高校对于“特招”的口子,几十年来一直在缩小。
这是因为但凡有“特”,就经不起人钻漏洞。
你数学好就能上名校是吧,你竞赛棒就可以保送了是吧。
行,那以后名校要么就是关系户,要么就是教授家的小孩了。
此外,眼见阿里搞得这个竞赛流量搞得那么大,宣传搞得那么成功,字节会不会搞?百度会不会搞?
肯定会搞。
今天你搞数学大赛,明天我搞物理大赛,后天我搞甲骨文大赛,一方面彰显自己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的情怀,一方面又能赚足流量,何乐而不为。
所以我认为,这些名校不放开口子,恰恰是对的。
毕竟,如果为了少数人的公平,去破坏大多数人的公平,那也是不公平。
02
但是,姜萍的故事并非没有意义。
一方面是启迪我们的中高考,继续优化考试形式,制定更现代化的考核标准。
另一方面,也在提升全社会的认知。
这个认知先是在于“英雄不问出处”。
我们过去总以为,清华北大的就是人才,其他高校的就是一般人才,中专、职校的就是“次品”。
考不上大学就完了!
不是这样的。
在德国,职业学校的学生并不会受到太多偏见,但中国不一样,考试成绩不好的孩子,哪怕性格是善良温润的,也会被大多数人戴上有色眼镜看。
这一点,真的要改。
清华北大也出禽兽,985里也有变态。
考试成绩就能代表能力,就能代表一切吗?
让人欣慰的是,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确定新成立职业大学或职业技术大学,层次定位为本科教育。
“普职融通”的改革方向,大大提高了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此外,中国也和世界接轨,积极鼓励职校学子参加各种技能大赛。
无论从事的是汽车修理还是美容美发,如果能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就可以享受等同于教授级的待遇,包括国家级的退休津贴。
03
第二个认知,是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力比学历更加重要。
在学历贬值的年代,我们越发认识到:
能力才是检验人才的核心因素。
兴趣的专注,是一个人能走多远的关键。
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是辍学的人,华罗庚、钱钟书也都是考试垃圾。
姜萍这样的孩子,虽然没有上名校,但如果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研究院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获得的回报,肯定比只看学历招人来得大。
我之前就举过数据,目前中国无论是专利申请数量还科研转化率上,企业都占到80%以上,而高校只有零头。
放眼世界,也是如此,美国的科技突破也是靠谷歌、微软等科技企业牵头。
比起姜萍能不能上浙大,我更希望,能有研究所,有大企业能为这样的人才提供一个发挥天赋,专注兴趣的岗位。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要让姜萍这样的人才,看到罗马,找到去罗马的路。
什么是好的制度?
其实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希望姜萍的故事,不仅能像《心灵捕手》那样激励人心,更能像《我不是药神》那样优化制度。
干脆就拍个电影,叫《我不是学霸》好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