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多次聚焦!宜昌又“火”了!

这个“五一”假期

宜昌又“火”了

“两坝一峡”的游轮上载满游客

莲沱畔服务区“刷爆”朋友圈

g348三峡公路沿线

满是靠边停车“打卡”的游人

连央视也频频聚焦

想知道宜昌登上央视屏幕

台前幕后的故事吗?

且听日报君娓娓道来

“要说宜昌的文旅项目,怎么也绕不开‘两坝一峡’。”

“宜昌g348三峡公路好出片,最近在网上可‘火’啦!去年3月,它被授予2022年度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全国只有20条!‘五一’假期,这里肯定很‘火爆’!”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与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一道,驱车前往宜昌g348三峡公路沿线“踩点”。

位于西陵峡北岸的g348三峡公路,前身是始建于1970年的宜莲公路,因三线建设而诞生,全长39.6公里,地处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段,沿线串联起长江三峡工程、西陵峡、三游洞、三峡人家等“两坝一峡”核心景区,是独具特色的三峡旅游廊道。

当年,万人建设大军来到三峡,劈山凿洞、筑路架桥,于崇山峻岭中开辟了这条直通三峡腹地的山区交通动脉。

位于天柱山山腰的干沟子大桥,从1973年建成通车至今,默默地服务着g348三峡公路的通行,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保障作用。

这座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建设。为了攻克当时宜莲公路上最大的“拦路虎”——谷深林密、跨度大、缺少大型机械设备等问题,部队官兵在悬崖峭壁人工凿基、肩挑背驮,采用人工木模预制拱圈的方式建制而成。单孔净跨96米、桥梁净高93米,历时11个月零3天完成建设任务,创造了当时中国公路桥梁建设的奇迹。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如今的三峡,面貌焕然一新。

2020年,g348三峡公路改扩建项目启动。项目起于黄柏河大桥,止于西陵长江大桥北岸桥头,全长39.6公里,道路改造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路面宽8.5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沿线增设1.5-2.5米的绿道及停车服务区。

39.6公里的平行视角里,99个地质科普点,带你穿越古老的底层,触碰亿万年的真实,见证地球46亿年沧海桑田。

9处服务区在快慢之间,带你携手壮丽的山河,远眺峡江鬼斧神工。

快进慢游的科普廊道,露天行走的地质课,带你抵达豪迈的国之重器。

同时,公路沿线地区享有“三峡地质博物馆”的美誉,因此,g348三峡公路还被誉为“中国地质科普公路”。

做足了前期的功课,5月2日,记者带上“长枪短炮”前往宜昌g348三峡公路的西陵峡0.618服务区。

“车太多了,很堵,车辆只能缓缓向前行驶。”记者从宜昌城区出发,原本40分钟的车程,足足走了近2个小时。

刘昆摄

“在路上见到的除了‘鄂’字打头的车牌,还有不少川、晋、沪等外省车辆,宜昌真是‘火了’!”堵在路上的记者们不禁感叹道。

现场除了游客,还有很多穿“宜昌交通”马甲的志愿者,为游客提供讲解、向导、科普等服务,并从交通建设者的视角,为游客讲述“地球故事”。

“五一”首日,三峡旅游客轮发班13班次,共运输旅客12000余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相聚宜昌,“两坝一峡”及夜游长江等水上短途旅游持续走红,网上购票一票难求。

5月4日,天朗气清,“五一”假期里难得的好天气,记者从无人机的视角,俯瞰“长江三峡1”,船舱外的走廊上站满了游客,不忍错过三峡壮丽美景。

“长江三峡1”是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容量最大的新能源纯电动船舶,其利用清洁水电驱动,充电1次可续航100公里,每年可替代燃油530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1660吨,是一艘真正实现“零排放、零噪声、零污染”的绿色船舶。主要运行于“两坝一峡”(三峡大坝、葛洲坝、西陵峡)、宜昌长江夜游、三峡升船机等旅游航线。

在三峡大坝旅游景区,一顶略微发白的蓝色帐篷格外引人注目。记者来到帐篷前,看到不少游客在此咨询求助、驻足歇息。

“民警靠前服务景区,大大减轻了景区的压力,游客普遍感到景区民警效率高,服务好,热情周到。”景区工作人员吕林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10余年来,每逢节假日、旅游旺季,三峡坝区公安局结合景区实际,在景区内设置多处“帐篷警务室”,将接处警窗口、警力、警务前移至景区,实现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满满的安全感!”记者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沿着g348三峡公路自驾,是一种观赏视角;乘船游览两坝一峡,是一份美好收获。

“既有非常优美的自然景观,也有浓郁的地方人文底蕴,同时感受到了大国重器的宏伟。”在三峡大坝旅游区,游客范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在策划选题时,提前预判“五一”期间的宣传热点,并结合宜昌实际进行采访和拍摄,最终投稿给央视,成功被多档节目选用。

新闻播出后,“两坝一峡”和g348三峡公路更“火”了!宜昌人也纷纷为家乡代言“宜昌又上央视啦!”“我的家乡三峡,真的很美!”“又上央视!欢迎大家到宜昌旅游!”……

一句句饱含鼓舞和肯定的话语,让默默无闻的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的一线记者们心里暖暖的,干劲更足了!“再接再厉,争取让我们宜昌成为央视的‘常驻嘉宾’!”参与此次采编的记者们激动地说。

源 | 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