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总是夹着香烟、侃侃而谈的小个子影评人, 为《纽约客》撰稿长达20余年,影响了一代人的电影品味。她被昆汀称作“ 我们这个电影时代的凯鲁亚克”。1994年,昆汀曾在一篇文章中直言不讳地表达对凯尔的赞美:“我从未上过电影学院,但她是我心中的电影学院教授。”
她是首个推崇说:“人们并不需要被电影说教,观众坐在电影院里,就为了寻找乐子。”
在电影越来越大众化的当下,宝琳·凯尔的这句话更为适用了。今天,我们评论电影可能就是粗暴的说好看或者不好看。
《封神》上映前期就遭遇过大量差评,甚至有些观众还没有看过电影就开始“骂”,编剧冉甲男说观众有权利去表达情绪——“作为一种广泛流行的文化产品,电影面向的是广大的观众群体。每个人都有权利对电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无论是正面的赞赏还是负面的批评。观众对电影的感受是非常主观的,他们的喜好和情绪都是自然而真实的反应。”
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联合主办,北京电影家协会协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评论》杂志承办的首届“青年影评人论坛——通与变:数智时代的电影批评”于北京电影节期间举办。参加论坛的嘉宾包括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刚、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导演李睿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左衡,制片人、独立影展策划人杨城,编剧冉甲男,《深焦deepfocus》创始人、制片人、发行人赵晋,影视自媒体《布衣探案》创始人周嘉桐等。本场论坛由知名影评人、专栏作家周黎明担任主持。
影评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新媒体时代,影评作为一种写作主体,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吴冠平有一个非常好的总结: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影评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影评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信息收集的平台;其次,影评成为观众寻找共鸣的空间,观众通过影评了解是否有人的观点与自己相符;最后,影评还承担着指导观众如何进行电影选择和购票的角色,尤其是对于预算有限的观众来说,影评成为了他们决定是否观看某部电影的参考。
从影评人的角度来看,影评实际上是一种创作活动。今天,我们拥有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了,表达的媒介也变多,例如短视频等成为当下最新兴的媒介,这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表达途径。在新媒体时代,视觉化表达,尤其是视频论文式的创作,不仅受到年轻群体的欢迎,而且在商业上也具有潜力,能够吸引流量。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影评人的语言究竟是基于对作品的真实评价,还是为了追求流量而作出的表述?
吴冠平以学者的视角表示:“就个人经验而言,我不将视频评论视为传统意义上的评论,而更倾向于看作是一种话语创作。我更期待当今的影评能够成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它应基于文字,源于对语言美感的追求和对思想表达精确性的要求,从而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评论。影评不仅要提供独特的视角,满足观众的期待,而且可能从作品本身延伸开来,触及更广泛的话题。这便是我对影评当下的理解,或许这也反映出我作为一名较为传统的写作者所希望坚持的某些原则和价值观。”
赵晋表示,非专业的影评人也能在柏林、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上购票观影,并可以对所观看的电影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论。这种现象表明,我们正处于一个传统精英影评人和普通观众影评人之间的过渡时期。一些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或普通个体,即使他们不是专业影评人,也可能对电影有着深刻的见解。这其中,不乏在法国、德国等地学习电影的学者,他们拥有电影学术视角,提供了特殊的评论角度。
在当下的社交媒体时代,很多以的图文/视频分享为主的平台实际上已经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影评人。这些平台特有的标签,例如#野生影评人#,正体现了这一现象。
“冠平老师等人负责的学术刊物,他们的评论通常从电影史的角度出发,通过纵向的历史视角对电影进行深入分析;而像我们这样的新媒体平台,我们的影评则更强调‘现场感’,我们身处多元文化和多语言的环境中,这使得我们的评论自然而然地带有这种多元文化的特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影评不仅仅是对电影作品的个人感受,而是融入了对电影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我们认为,这种多元文化的土壤为影评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讨论空间。”
近年有一个趋势,看电影时常不仅仅是为了看一个好看的故事,而是为了一些“有用”的“附加价值”。 “情绪营销”因此越来越成为电影营销的主流。移动互联网大面积侵入大众生活,口碑的不可信程度愈发提升。不论是kol还是koc,好口碑皆可被营造和伪装。
电影营销开始转向大众评论的问题不仅仅是评论的多元化,而是因为自媒体的出现,观众的选择电影的方式不再依赖于专业引导,而是基于数据和口碑。这也导致了观众在选择电影时,往往不会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而是通过他人的选择来影响自己的选择。
李刚称,大众评论在这个时代变成了分众的意见领袖,引导不同层次的观众选择不同层次的电影。
作为创作者得李睿珺认为,观众和影评人的洞察力能够揭示出连创作者本人都未曾察觉的作品层面。“这种来自外部的解读不仅为电影增添了额外的意义,而且有时还能启发创作者,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作品中未被觉察的美学价值和潜在方向。”
影评人和电影节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作为这种启发和发现的媒介。他们不仅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电影,还能提醒创作者发现作品中的潜在可能性,甚至影响他们未来作品的美学方向。这种互动是电影艺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促进了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沟通,并推动了电影语言和表达方式的创新与演化。
因此,影评人不仅是电影作品的批评者,也是创作者的合作伙伴。通过影评人的见解,创作者得以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发现自己可能未曾注意到的创作倾向和美学追求,从而在未来的创作中有意识地发展和深化这些元素。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影评?
左衡有一个知名的观点:“电影理论家、评论家在电影生态中往往是‘马后炮’的角色,但一个真正好的批评者,他也应该是‘马前卒’,应该把建设性批评的声音想办法介入到生态前端去,如此才能弥补很多事后的遗憾。”
站在电影生态角度,观众的评论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电影作为一种广泛流行的文化产品,它面向的是广大的观众群体。每个人都有权利对电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无论是正面的赞赏还是负面的批评。观众对电影的感受是非常主观的,他们的喜好和情绪都是自然而真实的反应。
在电影评价的多元化环境中,观众的声音尤为重要。它们不仅反映了电影与大众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能为电影制作者提供反馈。电影评价不应受限于专业人士或批评家的领域,普通观众的意见同样重要,因为他们是电影的最终消费者和电影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编剧,冉甲男认为,“现在在这个时代互联网时代,我们不宜仅依赖评论家了,我们所有的观众的声音呼啸而来,这就是最直接的反馈。”
作为短视频的创作者,周嘉桐喜好研究热点背后不同的视角,他认为,即使是碎片化短内容的时代,随着观众阅读和观看的内容日益增多,他们开始不满足于表面的娱乐和刺激,而是渴望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观众不仅仅想知道内容表面上发生了什么,更希望了解作品背后作者的思想和表达的核心。这种对深层含义的追求不仅适用于短视频或影评,同样适用于电影本身。
以春节档的电影为例,观众在观看了《飞驰人生2》《热辣滚烫》和《第二十条》等影片后,他们的推荐不再仅仅是基于电影的娱乐性,而是基于对导演意图和作品深层次价值的认识。当观众向他人推荐某部电影时,他们的推荐往往带有某种情感色彩,这种情感可能源自对电影主题的共鸣、对导演艺术表达的赞赏,或是对电影所传达的深层信息的认同。
因此,观众的推荐行为本身反映了他们对电影的深入理解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这种推荐超越了单纯的娱乐层面,触及了电影作为艺术作品的本质,即电影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这也表明,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他们对电影的期待也在增加,他们也希望通过电影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豆瓣作为一个文化产品评价平台,曾被视为提供公正评分和评论的权威场所。近些年豆瓣评分屡屡引起争议。杨城介绍,早期豆瓣的用户群体可能相对单一,评分相对真实。但随着平台的普及和商业利益的介入,豆瓣的评分开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公正性受到了质疑。目前,对于任何具有商业潜力的项目,如电影、电视剧或书籍等,制作方或发行方往往会在营销预算中划拨一部分资金用于所谓的“口碑维护”。这种做法可能包括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或操控评分,以提升作品的市场表现。据观察,豆瓣上的评分可操纵的范围大约在0.1分到0.8分之间,这表明了评分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
这种现象引发了对评分可信度的担忧,也让人们对于如何获得真实、客观的评价感到困惑。随着评分系统的可信度下降,观众和消费者可能越来越难以依赖这些评分来做出文化产品的选择。因此,业界和公众都在寻求更为透明和公正的评价机制,以确保文化产品的评分能够真实反映其质量和价值。
陈刚称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数据时代将专业评论和大众评论结合起来,创建一个对话平台。
实际上国外很多评分网站诸如烂番茄平台即提供了两种评分机制:专业影评人评分和观众评分。在多部影片中,可以观察到影评人评分与观众评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并不局限于商业片或艺术片。在过去几年中,西方影评界有时会出现一种趋势,即当某部影片启用了备受瞩目的演员或导演时,影评人往往会给出较高的评分,而普通观众的评分则相对较低,有时平均分差距可达20多分。影评不应单一依赖于专业影评人的声音。观众的反馈同样重要,它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评价标准。
在电影评价的过程中,多元化的声音有助于形成更全面和平衡的影片评价。因此,听取不同背景和立场的评论者的意见,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丰富的反馈,从而对电影有更深入的理解。 这也表明,电影评价不应仅仅成为专业人士的领域,而是一个开放的讨论空间,普通观众的意见同样值得重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价值和影响力是由广泛的观众群体共同塑造的。因此,电影评价体系应当更加包容和多元,以反映不同观众群体的真实感受和观点。
周黎明最后也总结道,批评的繁荣与创作的繁荣密切相关,这一点在电影行业中尤为明显。影评的多样性和深度往往取决于电影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和质量。只有当市场上涌现出更多优秀的、甚至是带有争议性的电影作品时,影评人才能有更多的素材去分析、去评论,从而推动批评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对于中国电影业,乃至全球电影艺术的繁荣,我们都抱有美好的期待。我们希望看到更多高质量的电影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能够娱乐观众,还能够激发思考、引发讨论,为影评人提供丰富的批评对象。
同时,我们也希望影评人能够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类型的电影,为观众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和观点。在这种互动中,电影作品、影评人和观众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电影生态系统。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影评人的创作灵感,而影评人的批评和分析又反过来促进了观众对电影的理解,提高了公众的电影审美水平。这样的良性循环有助于推动整个电影行业向着更加成熟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