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舒:好小说离不开“六力”

“小说经常会提出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没有在小说中出现,它更多的是让大家一起发现。”日前,由静安区图书馆与静安区作家协会主办的“静安讲坛”现场,作家、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薛舒和读者分享一部小说的诞生。

什么是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与散文、诗歌、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在薛舒看来,好的小说离不开“六力”——想象力、观察力、故事力、语言力、情感表达力、情怀的力量。

薛舒从2002年开始发表小说,以其独特视角和细腻笔触创作了小说集《成人记》、长篇小说《残镇》,长篇非虚构《太阳透过玻璃》等近二十部书籍,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奖项,并被译为多种语言。今年1月出版的长篇非虚构纪实作品“生命两部曲”《当父亲把我忘记:隐秘的告别》和《生活在临终医院:最后的光阴》,引发了广泛关注。

薛舒从国内外小说的起源谈起,以小说的诞生过程为主线,结合自身丰富创作经验,分享了对于小说创作的认识和思考。比如说到想象力,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突出例子,“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天马行空的想象和黑色幽默的荒诞,令人印象深刻。

一个人的观察力强不强,够不够敏锐?“有敏锐观察力的,往往注意到细节变化的特征,他从大合影照片中能寻找蛛丝马迹,这就是观察力的一种体现。”比如,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说“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这就是托尔斯泰强大的观察力所观察到了人与人关系之间的总结。

故事能力意味着写故事要有起承转合,“起”就是故事从什么地方开始,“承”人物水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转”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合”故事结束。“故事能力是一种天赋,也可通过后天练习提升。”

在薛舒眼里,漂亮,干净、准确,才是好语言。她援引作家王安忆经常说的一句话:“写小说就好比织毛衣,语言就是这个毛线的质地,独特的、辨识度高的、精致的才是好的语言。”一针一针织起来就是写小说,毛线就是语言,款式(蝙蝠袖、宽袖、束口)是小说的结构,“没有好的语言只有结构或情节,这个毛衣织好了,如果质量不好是经不起时间也经不起细看的。”

讲座结尾,薛舒引用了作家史铁生与广大文学爱好者共勉——“小说的任务是发现困境,解决困境和总结真理的荣誉不属于我们”。

据悉,本次讲座是今年静安区图书馆“阅读阅美”世界读书日系列阅读推广活动之一。未来,静图还将举办50余场丰富多元的读书活动,邀请广大读者共享阅读之美、品芸香之馥、伴成长之乐、觅读书之趣。

  作者:许旸

文:许旸图:主办方编辑:王彦责任编辑:李婷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