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元重磅发声

重磅发声!谈产能过剩、光伏技术之争——独家对话光伏龙头掌舵人刘汉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冯尧

过去一年,光伏行业显得有些“分裂”。

从宏观产业角度来看,行业景气度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及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的提升,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143万吨、622gw、545gw、499gw,分别同比增长66.9%、67.5%、64.9%、69.3%。

但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内卷和产能过剩也随之出现。处于上游的硅料、硅片端最先吃到行业红利,同时也最早感受到“寒意”。

2023年开年之后,硅料的价格经过短暂反弹,继续加速下行。硅料价格在去年6月短暂见底后有一定回升,到了11月8日再度下跌,跌破6万元/吨。同为上游的硅片也紧密跟随硅料的价格走势。

光伏上游环节,经历了如同“过山车”一般的价格走势。

在行业玩家方面,虽然整个产业仍处于上升通道,但部分环节的企业盈利状况却难言乐观。近期,即使是部分头部企业也延期或减少了电池片、多晶硅项目的投产,亦有“半路出家”的跨界玩家黯然离场。   

行业剧烈波动中,市场自然出现不少分歧,也产生了不少争议。这一背景下,行业龙头的研判往往会成为市场的“风向标”,为业界指明方向。

基于此,在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基金报对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进行了独家专访。作为通威集团的掌舵人,刘汉元在专访中谈及多个市场广泛关注的话题,其中包括光伏技术路线之争、一体化模式与专业分工模式之间的权衡,以及市场广泛关注的产能过剩问题。

对于技术路线之争,刘汉元认为,topcon可能成为2024年、2025年的主流产品结构。同时,通威未来会对各种已有技术路线继续提升,继续对前瞻性的技术路线研究,“小试、中试,都会有所组织、有所参与。”

谈及经营模式的权衡,他认为一体化也许有优势,但在一体化和专业化分工之间,行业内更应该彼此理解,有所为、有所不为。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们想为大家当好‘车间主任’”。

对于产能过剩问题,他认为,在市场条件下,产能过剩是常态,而短缺是非常态。“所有的投资和需求都是不断地平衡、过剩、再平衡,周而复始地螺旋式运动。”

有意思的是,在卸下通威股份董事长职务、交出“指挥棒”后,刘汉元对通威股份年轻的管理团队表示出高度认可。刘汉元坦言,在接下来的日子,或更多扮演“幕后者”角色:“我们更多是看大方向,以及约束哪些事情不能做。”

一、

如何从水产饲料产业转向光伏行业?

中国基金报:您带领的通威股份已经成为光伏行业的一面旗帜。回过头来,在通威上市初期,为什么突然将“船头”调向光伏赛道,毕竟这与公司原有的水产饲料行业相去甚远。

刘汉元:回顾通威发展历程,社会需要什么,能在其中贡献什么,做好什么,这是我们选择行业最终的一个落脚点。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发展需求。

通威两次的产业选择,都是当时社会的最大需求之一,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周期里,也必然是不会衰减的需求。

早期解决“吃鱼难”问题,深耕水产饲料产业。在环境恶化、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大力推动光伏产业布局,打造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条,并全球首创“渔光一体”模式,实现新农业和新能源高效协同。一个着眼于最基础的食品安全,一个着眼于未来的能源安全。

2002年,我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就读emba,毕业后连读经济学院dba工商管理博士,博士论文为《各种新能源比较研究与我国能源战略选择》。当时,中国的雾霾问题还未被重视,我们已经在思考未来中国能源的机会在哪里。当把煤炭、石油、水能、风能、核能等研究了个遍之后,我们就发现,光伏发电这种最短路径、最大储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成本极其低廉的未来能源,几乎是唯一选择。   

经过理性的分析和科学判断,最终于2006年进入光伏产业。而且,随着产业规模逐渐上升、成本逐渐降低、转换效率进一步提升,光伏已成为各类能源生产方式中成本最低的,没有之一。

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产业对中国的一次能源转型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从产业角度有效地支撑中国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实现;二是在这一轮全世界生态低碳高质量发展过程当中,中国将牢牢成为牵引全人类能源转型的第一大国,促使我们整个国家的产品走出去、产业走出去、资金走出去。         

中国基金报:回过头看,通威转型非常成功。在通威转型之后,不乏上市公司成功转型切入光伏行业,但更多企业并不太顺利。作为转型成功的先驱,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刘汉元:企业发展要时刻保持认真、清醒,不能够单凭想象去进入一个行业,要选择和社会的需求、未来发展相协调的潜力行业。关键还要真正研判,自己能否在这个行业里像钉子一样进得去、站得住,并思考能否持续处于前三。

此外,对于企业来讲,要穿越各种发展迷雾、杜绝各种诱惑、应对各种质疑,战略定力极为重要。   

中国光伏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来自全球的激烈竞争。十多年前,中国光伏产业处于市场、核心原材料和核心技术“三头在外”的境地,发展过程中接连遭遇欧美双反、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打击,曾一度陷入发展瓶颈期。

光伏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投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技术研发方面,通威投入了大量资源。

今年上半年,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将建成使用,项目由实验室、光伏检测中心等十大模块组成,新建研发车间面积超过70000平方米,主要开展新型电池和组件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与中试,为下一代高效电池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和专利储备。         

二、

谈一体化、专业化分工模式:

想为大家当好“车间主任”

中国基金报:我们看到,通威自从迈入光伏行业后,从多晶硅料环节向下游扩张,延伸到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完成了一体化的布局。在您看来,一体化布局是否就是通威未来的最佳经营模式?

刘汉元:曾经大家对分工和一体化有很多纠结。在目前的环境氛围当中,大家认为一体化更有优势。通威在2022年、2023年也基本完成了一体化的进程。从最早的多晶硅到拉棒切片、电池、组件,再到现在正在完善的工业硅环节,通威在行业里可能是一体化链条最长、各环节连得最通的企业之一。

通威有所延伸,是想在配套协同上形成一个规模成本、交易成本、组织成本领先的全球供应链。但通威仍然一直强调对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合作伙伴的重视,一直倡导行业有效分工协作,使客户之间、友商之间能够有所长、有所选择,在自己所精所强的方面做大。   

所以,在别人所专所精的地方有效配合,理性地适当控制,营造“有所为、有所不为;你为我好、我为你好”的商业生态。

一体化也许有优势,但在一体化和专业化分工之间,大家如何能够彼此理解,有所为、有所不为,把自己所专所精的做强、适当做大,支持别人也把所专所精的做强做大,行业里维持合理的竞争力度,相互有所分工和协作。这是2024年摆在所有行业同仁面前需要回答的命题。

如果这个命题答得好,中国光伏既能保持全球竞争力,又能有足够的理性和良好的商业氛围和生态,不仅在国内发展得更好,也会在走向全球市场的时候,在推进全球能源转型的时候更理性、更高效。

中国基金报:最近几年,通威也在部分环节积极与同行合作,包括2017年就与隆基合作投建多晶硅产能、2020年又与天合光能合作,后面又与晶科、京运通也在多晶硅产能方面实现合作。在多晶硅料环节已经具有较大市场份额的背景下,通威为什么还会选择这样的合作?

刘汉元: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五六年前,甚至更长时间,我们一直倡导行业分工和互相协作。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我们参与国际和国内的竞争?什么样的态度能够使协作合作得更好?值得行业同仁一起探讨、一起推动,至少一起来尝试。

在三四年、四五年前,我们在所专、所精、所长的高纯晶硅环节,向前三、前五组件生产企业等行业主要的参与者,全面开放股权合作。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我们在某一段做得比较强,别人在某一段做得强,如果别人支持我们把这一段继续做大做强,我们支持别人把拉棒切片、组件环节做得更大更强,事实上这是一种有效的合作和分工方式,能够对行业生态产生很积极的影响。

所以,隆基、天合也参股了我们的高纯晶硅环节,晶科、京运通也参股了我们的环节。我们想为大家当好“车间主任”,大家能够背靠好的产品品质,有竞争力的成本和规模化的优势,面向国际市场去施展拳脚。这样大家有所为、有所不为,会让合作真正产生有效的、积极的行业意义。

过去这样做,大家也共同感受到了合作的意义、成果,以及投资的收益。现在,大家的看法是,这样的分工合作仍然是正确的,它和一体化并不矛盾。甚至在一体化过程中,如果把分工合作做好做强做大,能够有效支持、支撑后面的一体化,更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

三、

谈技术路线之争:

topcon或为近两年主流结构

中国基金报:当前类似在电池片环节延伸出不少技术路线,除了topcon之外,还包括异质结的hjt和背板bc电池,尤其是bc电池,去年在市场中讨论得也比较多。您怎么看待电池片环节的技术路线选择?通威未来会怎么做选择题?

刘汉元:近两年,特别是2023年,n型产品的比例从年初很少一点到年中明显上升,到年底基本上可能2/3、3/4已经是n型的topcon。大家也看到异质结技术也在2023年获得了10个gw、20个gw、30个gw可能的投资和投入,产品的转换效率也有所提升。   

在这个背景下,2024年初topcon成为电池主流的n型产品结构,2024年销售占比可能还会明显上升,产品的转换效率也有可能会明显上升。在这个过程中,topcon可能成为2024年、2025年的主流产品结构。

异质结、ibc等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10个gw、20个gw以上的投入量、投资量。如果产品效率跟上,成本、良率能够兼顾,也会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2022年和2023年,钙钛矿的复合应用研究也是如火如荼,转换效率有的达到甚至超过30%,带给行业很多转换效率、未来发展空间的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使电池面临不断的设备、技术的迭代,也可能使投资过程的风险,尤其是产线沉默的风险、成本沉默的风险、被淘汰迭代的风险加大。

所以,行业同仁也好,新老参与者也好,都要注意这部分可能导致的风险,谨慎参与技术路线的选择,投资规模力度的确定,才能够使我们抓得住机会,又能够回避风险。

对我们而言,目前正在抓紧扩建和完善创新研发中心,该项目已于去年11月30日在成都双流开工建设。建成后的创新研发中心,将会形成国内和全世界晶硅电池研究最集中的领域,并对各种已有技术路线继续提升。对未来前瞻性的技术路线的概念研究、小试、中试,都会有所组织、有所参与,更好布局技术路线的走向、前瞻的路径、商业化应用技术的落地。

四、

谈产能过剩:

市场条件下,产能过剩是常态

中国基金报:去年光伏各环节的产品价格都出现剧烈波动,最初也是由多晶硅料和硅片环节向下传递,市场中“产能过剩”的声音也比较多,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例如,在多晶硅料环节,您觉得当前市场价格是否已经处在合理范围之内?

刘汉元:现在业内普遍认为,光伏产业在新一轮的热潮过后出现了产能过剩。也许理想的状态是偏非理性的,但用市场的规律去看,它却是非常正常的。

市场条件下,产能过剩是常态,而短缺是非常态。所有的投资和需求都是不断地平衡、过剩、再平衡,周而复始地螺旋式运动。市场的事情尽可能交给市场办,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发现需求和平衡需求,以及投资、减少投资、扩大投资的反反复复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当下的情况很正常。

面对这样的情况,对于企业而言,一是练好内功,我们的多晶硅生产环节,要思考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消耗水平再降低、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产品的质量再提高、什么样的速度加快转型,能够更好地适应后端对产品质量和结构的需求,使我们能够参与行业里面更多的机会。

对市场而言,什么样的方式能够使行业更加理性地面对阶段性冲击,在这个过程当中彼此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行业的协作合作,使这个过程可能更好更温和,能够顺利度过,内外都值得我们共同思考。

而且,与一个未来还具有足够成长空间的新兴行业相比,今天的过剩和新的平衡,仅仅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波浪而已。   

如果大家稍微理性地再去做一些计算就可以发现,30年的时间要实现人类的主要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光伏行业需要的规模可能是今天的10倍以上,而且10倍以上的空间不是100年、1000年实现的规模,而是30年以内要大量应用并完成的能源转型。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今天所谓的过剩和平衡都是短暂的,从长远来讲,能够有效地推动能源转型才是本质需求。无论从政府、行业、产业的方方面面去看,都应该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今天的客观事实。         

五、

谈接班:

原本计划在45岁完成这件事

中国基金报:早在2018年,您就卸任通威股份董事长职务,通威的管理层实际上已经实现“交棒”。从运行的数年来看,您觉得效果如何?是否符合当初预期?在交棒之后,对于您个人而言,后续还有什么打算?

刘汉元:原本我的计划是在45岁完成这件事,但已超期9~10年才完成。人员的年轻化、团队的梯级化,是公司长治久安,也是人才适当搭配的合理需要。

现在,通威的核心管理人员大部分是70后、80后甚至90后,他们年轻人干事情,干得比我想象的还好,干得比行业预期的还好。他们也有信心和兴趣继续干好,公司团队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整个团队的融合能力很好。

所以,只要他们能干好,我就百分之百地支持,创造条件让他们干得更好。未来,我们更多的是看大方向,以及约束哪些事情不能做。

编辑:乔伊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