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都过了半个月,白敬亭的颜色之争还有炸裂的新后续?

真的要笑鼠,正月都过半了,没想到出自春晚的《春山学》,依然热搜不断,还有新的后续…

前两天白敬亭直播,被问到春晚彩排时有没有什么趣事。他先欲言又止说趣事可太多了,但不好和大家分享。

而旁边工作人员小声提示“扇子、扇子”,小白接过话茬后,工作人员继续“是魏大勋先把扇子甩出去的。”

小白急忙拦着:“这能说吗?这不能说,这不好说…”

对此羊不好发表意见,请看网友辣评

咱们回到最初的起点。

作为宣传贵州地方美的《上春山》,以青山绿水为背景色,伴舞服装也是绿白配。

三位主唱中,开场就站在c位的白敬亭穿着黑色套装,魏大勋和魏晨则以白色系为主。

很多人看直播时只觉得中间那一抹黑有些突兀。

和初春新绿的主题氛围及浅色系基调的整体舞台不太搭。但也没多想,以为就是这样设计的。

直到网上吵起来了,才反应过来确实有些奇怪。

当把黑衣服p成白色,是不是画面一下就和谐了不少?视觉感受也更舒服。

在《春山学》的最新教材里,有粉丝问白敬亭为什么自个儿穿黑色。

小白:额…支支吾吾含糊不清,随后转移话题。

而对于白敬亭穿黑色,贵州的朋友表示不满。称一般只有上山祭祖才穿黑色,大过年的不吉利。

但也有网友反驳说,大多数地方上坟是穿白色

不是等等,原本只是讨论画面舒适度,怎么都上升到风俗习惯及审美偏好这个高度啦?

白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简单的颜色之一,好看、高级又百搭。

但白色也很矛盾,它既代表光明、圣洁、纯净,又容易让人想到病态、贫贱、奸诈…

作为中国传统五方正色之一的白色,为什么有人觉得高贵,有人觉得晦气?有人追捧一度以白为美,有人忌讳唯恐避之不及?

白色在色彩体系和深层寓意上,又有多少是我们不曾认真了解、但深受其影响而不自知的?

今天羊就带大家一起研究「白学」,

不是白姓艺人哈,是白色审美。

白之正向色

你说的白是什么白?

《淮南子》中所著:「色者,白立而五色成矣。」

古老的东方哲学中认为,白色为万色之源,是化育天地万物的基础。

最简单也最复杂,最纯净也最丰富,是以不变涵纳万变。

为啥这样定义呢?因为白色是一种虚无的颜色,它只有亮度,没有色度。

大多数辞书中,对白的释义首先是「像霜雪一样的颜色」,正是霜雪由阳光反射后呈现出来的视觉印象。

姐妹们可以将白色简单理解为,光的颜色。

我们都知道,光是五彩斑斓、瞬息万变的。

在古代色彩观里,白并不是单一色彩,而是拥有无限色相,代表所有的亮色和浅色。

国色中的白色系(部分)

传统中国色色卡中,白作为春秋时期就定下的五方正色(青赤黄白黑)之一,有着意蕴丰富的色系划分:

凝脂、汉白玉、缣缃、二目鱼、鱼肚、明月珰、缟羽…名字风雅又别致。

而「白」字早在甲骨文里就出现了,作为白米粒的象形。

甲骨文字典

在以白为部首的汉字里,有许多白的引申义。

「皎」形容月之白,「皙」描述人之白,「晔」表达草木开白花的样貌 。

孟子辩论中提到的三种白,也分别对应特定的字:羽之白为「白雀」,雪之白为「皑」,玉之白则谓「皦」。

曹魏白玉杯 洛阳博物馆藏

在古诗词中,也对白进行了细致表达。

苏东坡的《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东方既白,一种东方黎明时分,太阳即将跃出地平线,天空呈现蓝蒙蒙中透着一点白的颜色

白居易的《琵琶行》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陆游的《夜汲》也写道,「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

月白,是一种白色在月下所呈现出泛青的颜色,《红楼梦》里林黛玉最爱这款色号。

白色之美,不止在于千变万化的色彩本身,更反映着中国人的审美偏好和东方哲学智慧。

在我国古代,白色最初拥有比较高的地位。像神话传说里的上古神兽和仙气飘飘的神仙,大都是白色系。

历史上,商代纣王尤其崇尚白色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汤乃改正朔,易服色,尚白,朝会以昼。」

殷商登上王位后新颁三项法规,其中一条是变更服饰,重要场合以白为主色调。

商代之所以将白定为国色,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按照老祖宗的「五行学说」,商朝的属性为金,而金对应的星辰是太白金星,其色为白。

金星光色白,是最明亮的天体,也被古人称为启明星

其二,白色在商代被看作吉祥的颜色,认为其代表纯洁与高贵。常用于朝拜、祭祀等重要场合。

商王通常穿着用丝绸制作的白色长袍,刺绣精美龙、凤、鸟等神话动物图案。

不光是服饰,殷人的旗帜、器物,驾车的马,祭祀用的牛、羊、猪、狗也以白色为主。

这件商代流传的白陶,就是殷商贵族祭祀所用的圣洁之器,比肩青铜器。

白陶刻饕餮纹双系壶 故宫博物馆藏

而以白色为贵的殷人,还会把一些罕见的白色兽类视为吉祥的象征。

电影《封神》里,九尾白狐就被当作是祥瑞。

(自动脑补费翔老师的商务英语:你们都说白狐是妖孽,她明明是祥ray)。

不过到了周朝,白色成了禁忌色,多用于丧葬之上(后面再展开说)。

再后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流行过白色,被引申为贤明、清正。

西晋张敞撰《东宫旧事》载,「太子纳妃,有白縠白纱白绢衫,系紫结缨。」

当时的皇帝常戴白纱帽,官员流行配白色衣带,太子大婚也穿白色丝质喜服。

西晋壁画

不仅如此,白色与儒家思想中的正直、诚实,道家哲学中的无欲无求、返璞归真亦相契合。

儒家士人常常选择白色衣物,希望以此显示自己的清正高尚品质。

电影《英雄》里,白色象征对刺秦大业的忠诚和执着,也彰显着哀悼的肃穆

白之负面色

与孝关联带上凶丧之意

本义是明亮、洁净,且地位高至正统的正色白,为啥会和凶丧产生关联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封神》提到的史实。周灭殷商后,白色成为朝代更迭确立正统性的牺牲品。

擅长卜卦之术的西周信奉五行更迭,相生相克。商主金,崇尚白,而周主火,专克金,所以周朝崇尚赤色。

西周红玛瑙项饰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藏

要体现红色的崇高地位,白色自然就被放到了对立面,被视为不祥之色。

慢慢被形容到各种平凡之物上,甚至成为凶煞之物的代名词,例如丧葬的礼服,又例如某些让人忌讳的事情。

同时,建立在礼法制度之上的周代,在当时丧葬礼仪形成规模,对丧葬服装也有严格的规定。

其冠、衣、裳履皆取白色,按服丧重轻、做工粗细(生麻布、熟麻布、粗白布、细白布)、周期长短分为五等。

周代五服制度

那时候条件有限,一切都以最简便的方式进行,便用不需要任何染色处理的葛、麻来降低成本。

慢慢地白色作为丧葬礼仪过程中的典型代表色,世代流传成为一种约定俗成。

白色的贫贱之意,也取自中国传统服装颜色的等级。

古代由于染色技术限制,只需漂洗即可获得的白色,成本最为低廉,成为下层百姓常服的颜色。

姐妹们都会背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白丁就是指代没有学问的普通百姓。

白色向负面方向转变,在汉语中也所有体现。许多和白色有关的词汇,逐渐带上了消极色彩。

例如一穷二白、白日做梦;也有表示奸诈和狡猾的:唱白脸、白眼狼…

在京剧中,奸诈阴险的角色都是白色脸谱

以白为美

追求白皙肤色的当代审美观

我们总说,如今盛行的白瘦幼审美是畸形、不健康的。

然而追求肤色白皙,已经是中国流传几千年的审美观了。

传统文化中对于肤色的偏好,在文学、戏剧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古语有云「一白遮百丑」。白皙的肌肤作为衡量女性美的标准,并且仿佛是一种上层社会的特权。

早在商代,就有女性往脸上敷铅粉来增白提亮,效果不错但是有毒。

《诗经》里也提及「手像春荑好柔嫩,肤如凝脂多白润。」追求白嫩细腻的皮肤质感。

中国传统仕女画中也体现出,当时的女性刻意在额头、鼻梁、下颌擦白粉,以此提亮肤色。

白色也作为显贵的身份象征。

因为白色很容易脏,需要花费时间精力打理,所以古代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肆意穿白色、用白色。

与此同时,贵族往往不需要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因此皮肤也相对比较白皙滑嫩。

如今流行的「白富美」一词,也是将白色与富贵色进行捆绑。

德化白瓷适合烧制圣洁的白衣观音 最美中国白

长此以往,这些以白为美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影响着如今对白皙肤色的审美偏好。

不过的确,肤白常意味着貌美。白净的肤色可以掩盖其他容貌上的不足,弥补不够精致的五官。

整体来看,白色既简单又复杂,既正向又负面,色彩万千寓意多变。

但其实,颜色本无意,全凭人定义。是我们人,赋予了它们吉凶、富贫、美丑。

作为最纯粹的颜色,白色展现着它作为万色之源的包容性和独特美学,可以任由我们释放无限想象力,去肆意展示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