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导演手记(二)| 从细微处看见万千变化、万千气象

脚上带着泥的故事才有地气,心里装着人的故事才有真意。三集系列纪录片《千万工程》虽已结束首轮播出,但片中的故事依然在回响。节目组是如何捕捉一个个动人的瞬间、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言谈以及一张张乡村表情的?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导演手记。

节目剧照

葛俊伟


从一支烟中得到的启发



当拍摄进入中期,脚本在反复磨合、反复重写的过程里逐渐清晰起来,摄制组也慢慢明确我们要拍什么,怎么拍。而细节是最可以让人咂摸出些滋味的。
在拍摄湖州长兴渚山村时,我认识了第一任“河长”,已经退休的老村长吴满棠。当拍摄进入第三天,我们与他混熟后,原本中规中矩的他开始慢慢吐露出些苦水。“2003年的一次调解工作,我与几位村干部上门,条件困难的村民递过来一支低廉的,发霉变质的烟,我硬是咳嗽着抽完了整枝烟”,吴满棠看着村里的河道继续说道:“当初如果不抽那枝烟,村民可能会认为我看不起他,而调节工作也可能因此陷入僵局。”这样的事情,在村一级干部的日常工作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尽管这个内容最终没有被采用,但是让我们找到了方法,学会了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捕捉到细节,也理解了大选题里“大”与“小”的一体两面。
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取舍中我们完成了整个拍摄,有许多遗憾,更有无数收获,我也经历了在重大选题里,从混沌走向清晰的嬗变过程。

右二 葛俊伟工作照

张馨尹


从一个塑料袋中复见江南



我们导演组一同走过浙江11地市、30多个乡村的山河湖海,希望用接地气、沾土气、聚人气的“小切口”叙事方式,去转动“千万工程”二十年乡村蝶变的时空齿轮。
被我们亲切地称作“裘妈”的鲁家村村主任裘丽琴,在谈及“美丽乡村”评比时,当村民看到路边的塑料袋,马上捡起并紧紧攥在手中,村民的热爱家园的举动,让“裘妈”红了眼眶。她说,只要干部和群众心往一处使,曾经卫生评比全县倒数第一的鲁家村,也能成为走向联合国舞台、被世界点赞的示范村。在“信访多、垃圾多、苍蝇多”出名的雅里村,村党支部原书记王永芳说,现在家家户户庭院里种满了绿色盆栽,对美的追求和对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村民自然而然的自觉行为。
从“吊车尾”到“示范村”,从“垃圾收集”到“美丽庭院”……一件件小事,串联起一个个真实的人物和故事,二十年“青山绿水“也随之具象了起来。

右二 张馨尹工作照

沈涵


从一场篮球赛中感受乡愁



作为一个城里长大的孩子,乡村于我而言是模糊又陌生的存在。怀揣着忐忑,在和浙江乡村近距离接触之后,在了解乡村二十年的变化后,留给我的是欣喜和感动。
在诸暨市安华镇中心广场,里三层,外三层,人流把露天球场围得水泄不通。各个村子的篮球爱好者纷至沓来,老女老少集结出动,为村子队伍摇旗呐喊。陶朱街道城山社区队,压哨投进最后一球,闯入诸暨“村ba”八强。我们对这支队伍的记录,持续了2个月,一路见证他们夺冠。“在诸暨,人人都会打篮球”“村子的比赛,多远都要赶回来”……村里年轻人们对篮球赛的热情,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没有丰厚的物质奖励的篮球赛,吸引着年轻人回来的动力是什么?我想,这种真实蓬勃的乡村生命力,就是生生不息的乡土文化和割舍不下的乡愁!

沈涵工作照

陈舒娴


从一道菜中品味万千变化



新建村的早晨,在淡淡海风气息中醒来,太阳还没从山头的水库边升起。画春园的后院里,一只漂亮的公鸡转了两圈脖子,扇了两下翅膀。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十多年前,公鸡煲是画春园农家乐开张的第一个菜。从当年的“一桌客人”到如今每天生意爆满,袁家姐妹对于“大公鸡”充满了别样的感情。于是,这只“大公鸡”就成了我们片中特殊的“男一号”。拍摄《千万工程》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我们总在不同的故事中寻找有趣的细节。比如陈家铺的猫和狗,徐岙底的羊,采卢村的稻田和云彩……
我们相信看似无用的小细节,恰恰是最有生命力,最能放大情感渲染的元素,从中能看到“千万工程”给浙江乡村、给村民生活带来的美好景象。

陈舒娴工作照

来   源 | 节目组

责   编 | 徐慧芳
编   审 | 庄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