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中华文脉,坚持守正创新,记者了解到,国内第一个以民族戏曲为核心的成规模定期举办的民族艺术展演盛事——第十四届东方名家名剧月如约而至,3月15日至4月19日再度绽放。
本届东方名家名剧月汇聚上海淮剧团、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上海京剧院、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上海昆剧团(按院团演出顺序排列)等多家院团,囊括京剧、昆曲、越剧、沪剧、淮剧、曲剧等9台11场精品剧目。海派佳作集中亮相,古老的戏曲艺术迸发出新的时代价值和文化内涵。
东方名家名剧月自开办以来,始终以“推动民族戏曲在当代壮行”为宗旨,聚焦新剧目、展示新成果、培养新观众,践行着“每个中国人,一生中至少看一场戏”的初衷,迄今为止,已有超过百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相继在此登台。
经典传承俘获新观众
3月15日,上海淮剧团淮剧《金龙与蜉蝣》传承版将作为开幕演出亮相第十四届东方名家名剧月,该剧由国家一级演员陈继云领衔主演,这是该剧时隔15年再度登陆东艺。《金龙与蜉蝣》曾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囊括40多个戏剧奖项,成为大满贯获奖剧目,被誉为“新世纪戏曲的曙光”。
淮剧《金龙与蜉蝣》传承版
4月19日,由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黎安和沈昳丽担任主演的昆剧《墙头马上》将作为闭幕演出亮相东方名家名剧月,再现古典爱情的悲欢喜剧。昆剧《墙头马上》根据白朴作品改编,是京昆大师俞振飞一生中排演的第一个昆剧新剧目,多年来一直是上海昆剧团保留剧目,在不断打磨和创新中代代传承。
黎安、沈昳丽
新剧种开拓观众视野
每年引入一个新剧种是东方名家名剧月的传统,今年,河南曲剧将与沪上观众见面。曲剧又称“高台曲”“曲子戏”,是在河南曲子和踩高跷的基础上,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发展形成的传统戏剧,是中国八大剧种之一、河南第二大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月16日、17日,大型曲剧《鲁镇》将首登东艺。该剧由陈涌泉编剧、张曼君执导,曲剧新秀李晶花、杨帅学领衔主演,巧妙地将鲁迅的《狂人日记》《祝福》《阿q正传》《孔乙己》等作品糅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空间“鲁镇”,鲁迅笔下不同人物在这个空间里进行时空对话,构成多重的“看”和“被看”的场景。全剧多线交织,虚实结合,狂人的执着、鲁定平的反叛、鲁四爷的虚伪、祥林嫂的无助、宗族势力的邪恶等环环相扣,刻画一幅病态社会里的众生相,表达对美好时代的呼唤,成为对鲁迅原著改编的一次创新。
沪上院团尽显风采
3月23日、24日,上海越剧院将带来“上越四大经典”中的《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云集红楼团多位实力演员。其中,《西厢记》由上海越剧院袁派花旦陈慧迪、徐派小生杨婷娜、傅派花旦盛舒扬、张派老生吴群联袂献演。《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上海越剧院范派小生王柔桑饰演梁山伯,傅派花旦盛舒扬饰演祝英台;张派老生吴群饰演祝公远。
3月31日,著名演员舒悦领衔,以别开生面的沪剧说唱秀开场,朱俭、程臻、沈佳妮、万子涛、江紫珊等上海沪剧院优秀演员将联袂呈现经典沪剧折子戏《日出·重逢》《三看灯》《芦荡火种·智斗》《抢亲奇缘·定情》及各具特色的沪剧十大流派联唱,一展“上海乡音”风采。
上海沪剧院“沪韵风华”
4月12日至14日,上海京剧院三台大戏将轮番上演。余派坤生、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珮瑜将与裘派花脸名家、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越(特邀)强强联手,带来京剧《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这是继8k全景京剧电影《捉放曹》之后南北两位名角再次深度合作。
王珮瑜
《杨家将》中,“京剧王子”傅希如尝试“一赶二”,一人分饰杨继业与寇准两个角色,与花脸名家唐元才饰演的潘洪一角在戏中的“较量”颇具看点。文武兼备的梅派青衣李国静将携手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叶派小生杨楠带来吉祥戏《凤还巢》。
《杨家将》
《凤还巢》
东方名家名剧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为指导单位,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报业集团为主管单位,浦东新区文化和旅游局、澎湃新闻、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