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无言》:再上台阶的东北刑侦剧

2024年1月14日刊 | 总第3480期

紧跟《繁花》华丽收官,腾讯视频x剧场第一季重磅剧集《黑土无言》上线了。

追看六集后,一种不同寻常的满溢感,让人不吐不快。

这是一部以东北小县城为背景讲命案追踪的刑侦剧,也是一部映照城市化进程过渡期北方县域众生相的生活剧。它的确有线头繁杂的案情、一再反转的真相。但在命案主线外,它还携带着黑土地的纵深记忆,复原了人情社会交往的暧昧感,探照了东北小城市民的集体性格。

开局平稳、不动声色,你可以说《黑土无言》是老派扎实的刑侦剧。但看主创在不知不觉间编织出的关系网,数那些匍匐网下又想极力挣脱的人物命运,说《黑土无言》是极致人性的写真剧,也很恰切。

5天,透视东北小县人际网

刑侦剧,顾名思义要对刑案侦破的演绎有条分缕析的呈现,对真凶缉拿的过程有严谨妥帖的摹写。

严格说起来,以大案要案为原型、追求纪实感和奇观性的刑侦剧,曾经是中国电视剧的看家本领。它们长于抓取代表性凶案,展现真实搜证过程,以警察破案的高超智慧性为主要价值主张,征服了一批批观众。

然而,在剧本杀和各类推理游戏深入文娱生活的当下,观众对刑侦剧的要求已然变化。停留在案件搜证、推理的奇巧层面,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高阶需求。想把观众留住,要深潜案件发生的时空纵深,要深刻洞察案件中的人,要把案件和人性情感结合起来拍。

说回《黑土无言》,它指向的显然是观众的高阶要求。这部剧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蹊跷的红桥集团三尸命案,而是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纵深感。

时间上,主创在案件发生时间和讲述故事的时间结构上,都有巧思。

《黑土无言》的核心案件,发生在2005年东北县城澜河撤县划区前的关键节点。这是一个能把案件中的人卷入时代发展进程的时间点。

对以红桥集团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来说,那是民营企业崛起和地产开发进入快车道的前夜,也是各方“神通”交缠、抢占发展先机的混战期。在这个时间节点发生的命案,被害人还是红桥集团的老大严红桥,这就暗示了案件的复杂性和可能牵涉的多方利益。

对以关宇(陈建斌 饰)为代表的澜河警务人员来说,“撤县划区”也是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关宇之所以多年留守澜河,就是希望能找到对抗地方势力的“支点”,尽自己的力量让澜河老百姓感受到秩序的重整,看到改善生活的希望。

“撤县划区”带来的规则透明性和发展新机遇,是他苦盼已久的。严红桥案不破明白,澜河很可能就要背着历史的“包袱”进入发展新阶段,这是关宇不想看到的。

在故事讲述时间上,《黑土无言》则利用刑侦剧的“限时破案”桥段,限定了5天的倒计时。

在有限时间内,《黑土无言》顺序推进案件侦破过程,同时通过倒叙、插叙,补足涉案角色的人物前史,用假设来模拟案情可能发生的情况。这种打破时间线性的故事讲述法,既符合案件侦办的实际进程,又增加了叙事的层次性和复杂性,让盘错在澜河人际大网上的这桩命案,越发扑朔迷离。

空间上,《黑土无言》则拍出了小县城的“厚度”。

这个“厚度”首先体现在视觉符号的丰富性上。

冰封的澜河,倒映着河岸的灯火,静谧又显得深不可测;黑土地上到处是半融的积雪,让小城面貌显得冷峻;杂乱的街道和老旧民居,略显简陋但却不失生活气息;民营公司办公楼、洗浴中心、ktv……也都有着独属那个年代的味道。

小县城的“厚度”还在于熟人社会相互交织的人际关系。

人人都认识,都多少有点关系。就如澜河经济龙头红桥集团和王牌集团,两家公司实控人实际上是前夫妻关系。

不过虽然大家都认识,但在利益之争面前,难免有着知人知面不知心的疏离。在人情世故中,也会有言不符实的社会表演。最重要的是,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中,情理交织将带来最剧烈的撕扯。

《黑土无言》拍的是独属于2000年代东北小城的刑侦故事。这是它确认创作独特性的第一步。

不是杨四的杨四和守护澜河的关宇

人物的悬疑感,是《黑土无言》让我心生触动的第二个关键要素。

一般来说,刑侦剧中,案情的复杂性和悬疑感是创作的“最大公约数”。

比如,放到《黑土无言》的红桥集团三尸命案中,犯罪嫌疑人怎么闯入集团,以什么顺序完成三杀,三桩命案的作案手法,以及是否为一个人作案,这些是一般刑侦剧会重点讲述的情节。在侦破过程中,警察如何通过走访调查、技术侦查、嫌疑人审讯等手段,带着观众一步步走进真相,是爽感的主要来源。

但《黑土无言》并没有沿着这条通途走。

它在第一集开头就让胡军饰演的嫌疑犯杨四露了脸,第一集结束时杨四就被带回了刑侦大队。第三集就让杨四交代了连杀三人的犯罪“事实”。后续的情节主要围绕杨四是否是真凶,以及他的犯罪动机展开。

《黑土无言》的罪案侦破,是通过追踪“他为什么犯案”而不是“他如何犯案”这个问题,逐渐靠近隐藏的巨大真相的。

这就让剧集,从情节悬疑走向了人物悬疑的更高层次。

具体到杨四身上,看完前六集,笼罩在他身上的迷雾反而愈加厚重。他和杨雪松之间究竟是亲生父子还是继父继子的关系?他承认犯案是不是为了保护杨雪松?甚至,他是不是真的杨四?如果他不是杨四的话,为什么要冒名来到澜河生活?真的杨四又去了哪里?

同样让观众看不清人物真相的,还有《黑土无言》中最具有大boss面像的王牌集团的老板王萍。

很显然,作为严红桥被害后的最大获益者,她与这桩命案脱不了干系。但她左手做慈善、扶孤贫、经营球队,右手对抗其他地方恶势力推进大学落地建设,嘴里还说着“这么好的澜河,之前都被人糟蹋了”的豪言壮语,实在让人看不清她的底色是白还是黑。

另外,把犯罪嫌疑人写出层次难,要把警察塑造得真实合理,更难。但《黑土无言》做到了。

陈建斌饰演的关宇,从出场就是个兢兢业业的刑警队长,但他不是一个标签式的好人。《黑土无言》在塑造这个人物时,没有废笔。哪怕开头的一个电话,低血糖时吃的一颗高粱饴,在后续剧情中都有叙事上的细节呼应。

他的身上也藏有秘密、存在心结。比如,他为什么对南方城市夏州如此抗拒,连警察通知他去接妻子落叶归根,都要把对方骂成骗子?再比如,他为什么一直拒绝到市局的提拔,为什么一直不愿意离开澜河?为什么他孑然一身,把当警察当做自己人生的全部使命?

故事推进到第六集,关宇的个人前史还没有完全打开。但我们可以推断,他之所以离不开澜河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己要守护的人和事。这样一个披着坚硬外壳,却注定内心有柔软之地的刑警大队长,必然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有十说一,游刃有余

最后还想集中说说《黑土无言》的“满溢感”。

刑侦戏如果是一,那《黑土无言》是先有了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真实把握的“十”,才把这个“一”讲得有意味。这也就是《黑土无言》在刑侦戏份之外的“无言”的部分。

它的“满溢感”也来自于这个与时代进程、社会真相和人性真实相关的“十”。

比如,它在讲故事的同时,给主角们造了一座城。

在这其中,它展现了本世纪初东北县城的经济生活结构;它摊开了近关系的县城人际交往和其中的摩擦、缝隙;它还打开了大量的百姓民居生活细节。

当我们看到民营企业老板王萍、小情侣杨雪松和陈小明,以及刑警队长关宇,先后在包子铺登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境下,看着同一台老旧电视里的新闻报道时,我们能明确感知,这是一个虽然边缘但却即将被时代洪流推动、改造的小城,而生活其中的老百姓的命运齿轮也即将转动。

简而言之,《黑土无言》以刑侦故事为探针,抽出的是一个东北社会市井生活的真实切片。

再比如,它在塑造典型人物的同时观照集体性格。

杨四的极致性格,与东北特殊发展阶段下社会环境的暂时失序,以及极致环境下造成的粗粝性格有关。但在他粗糙的人物表象下,对妻子、儿子炽热的爱,以及能为这份爱所做的自我牺牲,又与冷峻环境下人越发张扬的生命力和对秩序、正义、善良的渴望相连。

再比如,关宇的执着,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诠释,也是故土难离的热望,黑土小城虽然小,但也是一群人“根”在的地方。这里有他们想要守护的记忆和想经营的未来……

就事论事,难以腾挪。有十说一,才能游刃有余。

自“东北文艺复兴”口号在剧集领域喊响,以东北为背景的刑侦剧、悬疑剧作为特殊的细分类型,取得了瞩目的艺术成就和市场成绩。

不过,这一细分类型发展到今天,用单纯的冰雪视觉奇观,或者案件的烈度和离奇已经难以征服观众了。像《黑土无言》这样把空间和地域、地缘和性格紧密联系,先造城再说事儿,先摸集体性格底色再写典型人物的方法,很有可能是此类刑侦剧创作发展的下一站。

文/铁皮小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