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拍大尺度影片, 为什么大家只记住王晶? 因为他有这个原则

相信一些年龄大的网友,还记得当年的香港电影。那时候我们大陆的娱乐业还不够发达,而香港的电影正处在辉煌期,着实给那时候的观众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难忘的回忆。

而且当年的一些电影,甚至要比现在的还好看,他们不仅仅拥有敬业的演员,还有一些很有想法和才华的导演,王晶就是其中之一。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王晶的名字,也记得他与周星驰的喜剧,还有一些“晶女郎”的花边新闻。事实上,用现在的目光来看王晶,他应该算是一个商业导演,而且家中三代人做电影,也为王晶培养出了独到的眼光,和敢做敢说的个性。

王晶一直是快人快语的,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以前的台湾资本,常常对香港电影进行限制,王晶甚至在媒体前公然怒斥他们为“汉奸”,并表示:“我怕他什么?什么东西?我从来不怕这种人,我的电影好,自然有人看,电影不好,你不骂我我也死了!”

话糙理不糙,一个电影人,本身就应该靠作品来说话的,观众们自然会选择他们喜欢的电影,而不受喜欢的电影,自然会消亡。

当时编剧王海林很赞赏王晶,还对他表示敬意。王晶只是淡淡的说,这是他应该做的。

当时香港的治安情况并不是太好,有一些人找王晶拍戏,王晶也不敢拒绝。但是他很聪明,找来的人很多,他肯定分身乏术,所以他只跟最强的大哥合作,这样别人也没法说什么。有的人说王晶电影烂,王晶回答:我只是将商业片拍到了极致。

这与那时候的大环境也是有关的,如果抛开环境单揪个人行为来讨论,是不客观的。当时的香港有很长一段时间都靠大尺度来维持人气,那时候的观众也淳朴而又直接,你拍别的,没有人看。王晶作为商业鬼才,自然也知道如何取舍。他的“晶女郎”也是在那时候出名的,而他也确实做到了拍一部红一部。

不过当时对手很多,王晶能脱颖而出,也是有自己秘诀的,那即是他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那就是:不能做到让女性观众讨厌的程度。怎样区别风流与下流?我想可以从女性的反应中看出答案,前者使人娇羞,而后者使人厌恶。王晶的话表面上可能给人一种讨好女性的感觉,其实细品其中意味,懂的人应该要会心一笑,觉得确实有些巧妙的。